第001章【降临2003(修正)】 第002章【罗晟的互联网思维(修正)】 许勇听到罗晟的说话不禁愣了一会儿,反应慢了半拍,回过神来愕然的望着对方:“等等,哥们你刚刚说什么?注册公司?你……” 罗晟肯定十足的道:“我决定了,从今天开始要从事一份正经的事业,创办一家互联网公司。” “啥?开公司?还是做互联网?” 许勇骤然露出了一脸夸张的表情,以为是不是听错了,在看到罗晟十分认真的表情确定没有听错。 “哥们,互联网泡沫才炸裂多久,死了多少互联网公司你不是不知道,就算你想开公司,那也犯不着找一条死路啊,好不容易发了一笔财,你干嘛急着扔出去,有没有道理?” 这个一个月以来,罗晟已经对目前互联网发展格局做了不少的研究攻克,统计就做了好几份。 罗晟有条不紊的道:“互联网最早诞生于北美,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根据我查阅作为互联网用户统计与分析的全球标准的公司——尼尔森NetRatings,其在2002年全球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全球可以在家用计算机上使用互联网的用户人数增至5.8亿人,业内人士预估现在的全球网民已经破6亿了。” “尤其是以亚太地区为例,网民呈现膨胀式的暴涨,若是按杨基集团的预估,到2005年时,亚太地区的互联网人口数箭从2000年的5500万人,增至1.92亿人,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28%左右,而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爆发,在不久的将来很快就能成为全球互联网用户最大的单一地区市场。” “看来你做了不少研究。”许勇一听如是说道,片刻之后他又两手一摊:“可那又怎么样?” 罗晟一笑,接着便继续侃侃高论:“我认为互联网1.0时代差不多以北美的Napster网站而终结,接着就是去年的互联网泡沫期间催生了社交媒体时代。Napster是社交网络的开端,在我看来,互联网泡沫之后是一个突破性的时刻,互联网的未来应该是一个完全分布式的点对点网络,从中入手,我们可以架空那些大型媒体公司,彼此互联。” 许勇愣愣的看着他:“嚯~~这么凶?架空大型媒体公司?” 罗晟耸耸肩,补充道:“互联网拥有无穷想象空间的世界,想想在此之前,网络本质上相当于‘网页’的文学隐喻,然后是彼此间的超链接,那时候还没有用户的概念呢。这可能开始于2000年前早期的博客时代,围绕个人观点的网站陆续出现。” 停顿了片刻罗晟继续说道:“突然间,你可以想象,也许网络应该还有另一种元素,他是不是可以被组织起来?比如我们俩,我信任你,我想知道你在说什么,这就是早期的博客。” 许勇喜欢刷博客,他思考了一会儿自顾自的点头,说道:“说的倒是有点道理,博客链接很多啊,大多数都跟互联网相关,我们在互联网上讨论互联网,然后连接更多的网络……” 罗晟心中不由得感慨,现在的全球互联网用户才过6亿,而他原来所处的时代,那是高度发达的万物互联时代,几乎一切都可以被数据化,当时的互联网用户总数已经累积到了50亿,基本覆盖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而今来到了2003年,等同于掌握了时代的脉搏,未来的道路在他眼里无比清晰。 听许勇刚刚那么一说,罗晟望着他顺着思路道:“那么你会不会把不同的意见放到一起呢?而那些意见会向你推荐更多的链接,这就像是一种个人的过滤器,而互联网是否也可以像聚会一样热闹?在那些聚会里,你可以找到有意思的线索,那什么才是好线索?我认为他可以是工作、可以是面试,也可以是恋爱等等等等。” “这样一个关于人的网络,那肯定可以带来比雅虎还要多的价值,因为这是一个身处高度审查的社区,其中每个人之间都有着某种密切关系,每个人在这里都有他的理由。” 许勇愕然,比雅虎的价值还高?这可是当今世界鼎鼎大名的互联网门户巨头。 过了一会儿,许勇倒是没有纠结这个,而是思考着,若有所思的说道:“那这里的信噪比恐怕会很高……” 罗晟打了个响指,点了点头:“对,也可以这么说,所以我称之为互联网的2.0时代,一个全新的时代,而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开拓者,我就是。” “又来了,我发现你最近变化了个人似的,动不动就是颠覆、变革挂在嘴边。”许勇一脸无奈的摊了摊双手,又说道:“虽然听起来很燃,但是哥们,现在是什么时候?天天都有互联网公司宣布破产,我觉得没有人愿意听你说这些,你一分钱也不想从风投公司手里拿到,没听业内大咖们说么,现在的互联网上能做的模式基本都已经做了,也就那样了。” 罗晟淡淡的说道:“呵~~,那些所谓的大咖不过只是对互联网懂了一点皮毛而已。” 许勇:“……” 罗晟回到自己的床位上一坐下,自顾自的说道:“你说的貌似有道理,这种感觉似乎在去年最为强烈,PayPal在去年上市,还是唯一的消费互联网公司上市,整理了一份资料显示,今年一共只有六家公司获得融资或类似的结局。” “美国那边的Plaxo公司是其中之一,可以说它就是社交网络的原型,介于互联网与社交媒体之间,Plaxo是一家真正成功的病毒式增长公司,最近因Plaxo获得了一些灵感,琢磨着优化扩散性开发算法。”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使用产品的同时向其他人传播该产品,不是因为人们喜欢这个产品才决定要传播它,而是,人们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向其他人传播推广。” 听到罗晟认认真真有条不紊的说着,许勇立即回归重点:“言归正传,你真的打算要开一家互联网公司?” 罗晟扭头瞄了他一眼,道:“包括但不仅限于此。咱们现在手里有差不多37万资金,而注册公司的资本金最低10万……” 说到这里,罗晟重新起来坐直了,注视着这位便宜哥们,认真的对他说道:“开发Synapse你也有贡献,所以这笔钱你也有一份,我七你三,我拿26万,剩下11万归你。我想咱们一块联合创业,不用你出钱出资,跟着我干就行了。” 闻言许勇沉默了片刻,有模有样的感慨道:“唉,你们城里人就是会折腾,好吧,我答应了。” 许勇很想劝阻他,不过在罗晟坚持决定要这么干也非常爽快的答应了他。 “公司名字叫什么?你想好了没有?” “蓝星科技!”罗晟早就想好了,旋即补充道:“去注册公司之前,的先把顶层设计敲定,也就是公司的股权结构。” 许勇:“采用什么方式?” 罗晟:“采用AB股制度,如此一来即便将来拿到VC融资,股权被稀释了也能确保公司的控制权绝对掌握在创始人团队的手里。” …… 第003章【蓝色空间BlueSpace(修正)】 第004章【截胡一时爽,一直截胡一直爽】 第005章【你是不是偷偷补了课?】 第006章【课程表[×],撩妹神器[√]】 第007章【被老马盯上了?】 第008章【爆红】 第009章【拉投资】 第010章【扩张!扩张!扩张!】 第011章【初创团队】 第012章【故事大王罗老板】 第013章【收购邀约】 第014章【评估】 第015章【隐晦的协议陷阱(三更求推荐、收藏)】 第016章【苛刻的条件】 第017章【一边投资,一边打压】 第018章【下来要做的新项目】 第019章【照片标签功能】 第020章【反响】 第021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第022章【扩充】 第023章【VC投资的是整个赛道】 第024章【这小混蛋故意针对我?】 第025章【四大VC到来】 第026章【商业对赌?】 第027章【这个坑当然要占个位置】 第028章【7700万】 与此同时许成华看向罗晟干脆利落的问道:“罗老弟,这次你想要多少风投资金?出让多少股权?你来说,我们点头或摇头。” 其他人不说话,显然也是无异议,有了前面的铺垫,领教到了罗晟的强势,他们也懒得自己开条件了,反正开了口他要是不满意最后还是一个样,那就省了这个环节,让罗晟自己主动开口,然后点头或摇头就是了。 碰上这种创始人,就甭想要主动权了,要么就别投钱。 罗晟简单明了的道:“按pre-A轮融资后估值11亿来计算,我要7700万元,也即是出让7%的股权。” 许成华和另外三位前来占坑的投资人都不发言,就是默认了,这下刘文他们三个不敢在小觑这个年轻创始人了。 11亿的估值,跟他们的心里最高估值八九不离十,李岩对蓝星科技的估值是10~13亿之间浮动。 听到这话,刘文不禁又一次后悔当初没能抢许成华先一步拿到天使轮投资,让老马占了个最大的坑,出的钱还最少。 好气啊! 100万出让8%的股权,现在7700万出让7%的股权。 不过现在抢坑虽然晚了,但也不算太晚,pre-A轮融资比后续的几轮融资要强的多,只要蓝星科技发展势头好,后续的估值只会越来越高,拿同样比例的股权就不是几千万,而是几个亿甚至更高了,当然风险也会越来越低。 此次出让7%的股权融资7700万,原股东的股权也会相应的被稀释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许成华代表滕讯对蓝星科技投资的天使轮融资,签订了加权平均条款保证优先股持股比例不会被疯狂稀释,同样的,新加入的三个股东也会要求签署加权平均条款以保障后续融资时股比例不会被疯狂稀释。 罗晟自然会答应,大家都一样。 不过投资者要求尽快设董事会、监事会的事情罗晟暂时编了一堆公司发展初期阶段的理由给否了,他说的也有道理,投资者们也就暂时答应他了,反正有《股东协议》做特殊约定保障到也不是什么大事。 刘文说道:“这个估值我是赞同的,也愿意投资,暂时不设董事会、监事会我可以答应,但我有最后一个要求,罗先生你必须答应。” 罗晟:“请说。” 刘文:“蓝星科技已经完成了天使轮融资,但我发现许总似乎并没有要求你设立期权池预留,在pre-A轮融资阶段之前,必须建立期权池以便为今后公司招募人才预留,期权池由你们创始任团队出,还有滕讯,完成这一步我们再进行pre-A轮的增资扩股。” 许成华笑道:“我当时忘了提这个,亏大了。” 三位新的投资人呵呵一笑,仿佛在说:我信你个鬼! 其实是真的忘了,许成华很无奈。 对此罗晟也不反对,点点头道:“没问题,我们拿出15%作为期权池预留,但由我来代持这15%期权池并享有投票权。” 几大投资人也对此表示无异议。 其实天使轮融资阶段,投资人就应该要求设立期权池了,不过许成华当时没有提这个,罗晟当然也就不会傻乎乎的主动提出来,现在QQ掌握的8%的股权也要稀释一部分进入期权池。 这个可就不在加权平均条款之列了。 大致敲定了大局之后,接下来就比较顺利了,又用了二十来分钟的时间,双方讨论出了结果,并达成一致共识,基本确定了蓝星科技在pre-A轮融资之后的股权结构了。 在完成pre-A轮融资后,各大股东的比例分别为: 期权池预留:13.95% 罗晟:65.4534% 滕讯:9.124% 许勇:7.2726% 软银资本:1.7% 创投基金:1.4% IDG:1.1% 其中期权池预留的股权则由创始人罗晟代持。 因为本轮融资设立期权池的问题,滕讯吃了点亏,原本占股8%,设立期权池被稀释了一部分,但完成pre-A轮融资之后滕讯的总持股比例上升到了大约9.1%,成为了蓝星科技第二大股东也是最大的外部投资股东,而许勇成为了公司的第三大股东。 几大投资人按照各自所得持股比例对蓝星科技投资,总共¥7700万元。 从pre-A轮融资后前后可以看得出来,越早占坑投钱越少,持有股权越多,但同时风险也越大; 反过来越晚占坑投钱越多,持有股权越少,但同时承担的风险也越小。 罗晟与几位投资人达成了一致的共识,接下来就是正式的签约仪式了,但不会在蓝星工作室签约,而是决定前往百悦大酒店完成正式的签约仪式。 之前招募新员工的时候,罗晟没有招律师,因为请不起专业律师,现在融到钱了就可以请一个律师团队专门负责公司的法务问题了。 至于本次pre-A轮融资的签约,罗晟不会贸然的签名,合同是VC方拟定的,他需要临时请律师来审核合同,避免合同里面存在陷阱,他自己不想看这些脑阔疼的繁杂条条款款,让专业的律师去解决最好不过,至于律师费可以算进公司财务支出报销。 罗晟的这一切都看在许成华、李岩他们几个投资人的眼里,他表现的实在是太谨慎了,几乎不会让自己放下任何潜在的错误,就算设套多半也会被他发现。 对此,几位投资人既无奈,但又放心了不少,有罗晟这样的创始人掌舵公司,信心又增加了几分。 毕竟只有公司运营的好,投资人才能有利润回报。 利益谈妥了之后,几位投资人对罗晟的态度也转变了,都有说有笑的离开了会客室,一并离开了蓝星科技工作室前去签订合同。 许勇他们几个看到罗晟跟着几个VC出门,连忙逮着了跟上去的艾琳。 “小艾,你等会儿,老大跟那帮投资人谈的怎么样了?看情况应该是谈成了,融了多少钱?”许勇迫不及待的说道。 “7700万出让公司7%的股权,回来你们再问罗哥。”艾琳简单的说了一句便飞快的跟了出去,他是罗晟的助手,此次出去签订正式的合同,自然也要过去。 一位员工听到这个天文数字,不禁砸了咂嘴:“我的天!7700万啊,居然还只出让了7%的股权,上次天使轮融资100却出让了8%,这次7700万居然还少了1%的比例?那帮VC是不是脑阔被门夹了?我错了,我不该质疑老大。” …… 百悦酒店,一间会议室。 房间里一共十几个人,罗晟和4位投资人共同坐在会议桌上,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三个多小时。 艾琳妹纸坐在罗晟右边,而左边坐着一位他从律所请来的律师团队顾问。 此刻的会议室很安静,接下这个案子的律师团队正一言不发默默地审核着刚刚拟定的合同,几分钟过后他们终于合上了文件,负责人看向了罗晟,道:“罗先生,合同没问题。” 闻言罗晟点点头,坐在旁边的艾琳妹纸心领神会一般,把比和公司的公章给了罗晟。 总共是四份合同八份文件,罗晟大笔一挥逐一署名并且盖上蓝星科技的公章,然后双方交换文件,李岩他们拿到各自的合同也完成了署名,再次交换文件各持一份,并相互握手。 此刻罗晟正与软银资本的负责投资人李岩握手,笑道:“李总,收好合同静等将来躺着数钱,这份合同在可预见的未来保守估值数十亿。” 握手的李岩笑容一凝,数十个亿?也即是说蓝星科技未来的市值会达到六七千个亿? 真不知道怎么回他的好,李岩失笑的道:“罗先生,你这个饼是越画越大,越来越虚啊。” 随即签完合同与罗晟再次握手的许成华笑道:“这么说来,我这9个点值五百多个亿喽?” 罗晟微笑到:“期待吧。” …… 第029章【秦微木(第三更求票、收藏)】 第030章【有朝一日方可长期套牢】 第031章【赵总就很郁闷】 第032章【是去还是留】 第033章【深度套牢三十年】 第034章【吃鹅肉】 第035章【给你一个等待期咯】 第036章【你安排就好】 第037章【跟着我投票就行了】 “别闹,现在是上班时间。”罗晟无奈的说道。 不过听她一句什么都听你的,罗晟已经在心里有决定了。 刚刚想要把她推下来,不过艾琳妹纸撅了噘嘴,搂的更紧,道:“我进来的时候把反锁了,这才有地下情的味道嘛~~嘻嘻。” “……” 片刻之后罗晟放弃了,直接说道:“我准备让你进入公司董事会担任公司董事一职,同时我打算让你担任公司首席财务官一职,但前面要挂个‘代理’,试用期三个月,要是能让我满意即可转正,反之,就算你是我女人,也照炒不误。” 原本一副慵懒模样的艾琳听到罗晟给她这样的安排,顿时杏目圆睁的注视着他:“不好吧,以后咱们的恋情曝光了,我会被人在背后说三道四,说我用身体上位,我才不要……” 罗晟不假思索的道:“难道现在就不是吗?” 艾琳:“……” 罗晟笑眯眯的望着她,顺手揽着对方的腰肢,道:“我会跟秦微木打声招呼,CFO这个职务她也能胜任,法务是她的专业,但同时在审计、金融方面也颇有造诣,但我不决定这么安排,我需要她为公司打造一个强大的法务团队。我的意思是,这段时间你可以向秦微木多多请教一些工作上的问题,对你很有帮助。” 听到罗晟字里行间对秦微木不吝夸耀,艾琳妹纸心中醋意渐起,努了努嘴说道:“我可以拒绝么?” 罗晟旋即说道:“人家能力比你强,这点你没法否认不是,当然你可以拒绝,我也不会强制要求,但三个月之后要是达不到我的考核标准,照撸你不误,也包括董事一职,现在一样是‘代理’的,举贤不避亲但不能德不配位,能不能顺利转正要看你的能力表现的如何……所以啊,要想将来不被人说三道四,你就得有能力服众,否则就老老实实回来给我干秘书的活儿,知道吗?” 艾琳默默的点点头,不过心里却暗暗不服,觉得自己未必就比秦微木差,不就是早几年进入职场嘛。 罗晟微微一笑,在那圆润润的翘臀上一拍,道:“好了,你马上去通知秦微木、许勇、还有冯毅,五分钟后开一场人事变更会议。” …… 五分钟后,众人来到了会议室。 “把大家伙叫来,就是说说公司人事变更的问题,股东会已经通过董事会的成立,并设立了九个席位,我有五个席位的提名权。”罗晟看着他们四个说道:“经过考虑,我决定把你们,许勇、冯毅、小艾以及秦微木都提为公司董事。” 众人一听,在座的许勇对这个安排还好,大家也没有觉得任何不妥,他本来就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艾琳早就已经知道了,秦微木显得很淡定,只有冯毅是例外。 “老大,我……我…我被提拔为公司董事?这么高的职务,我恐怕胜任不了啊。”冯毅支支吾吾的说道。 听到这个消息,他非常震惊。 罗晟看到他这般表现并不意外,冯毅只是一个在校大学生,毫无管理经验,梦想是做一个程序员,但罗晟觉得他有做管理者的潜质。 “对你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机会,我会观察你的,提拔你担任董事一职,目前也是代理,跟小艾一样,能胜任就继续呆在董事会,胜任不了我自然会把你踢出去。但是现在,不管能不能,都得给我进来占个坑,不用你负责什么,今后召开董事会,你跟着我表决即可,就这么定了。” 罗晟当初就拍板把事情决定下来,看到老板这么强势,冯毅也只好老老实实的接受了,他现在依然有点迷迷糊糊的,艾琳没去通知他的时候还在忙着维护网站呢,转眼间就成为了公司九大董事之一。 只有冯毅跟艾琳两人的职务是暂时“代理”,而秦微木直接就是正式的董事,许勇也是,罗晟既是公司的董事也是董事长。 “公司需要变得更加正式化,pre-A轮融资之后,我们的财务宽裕了,员工也要进一步招募,首先核心层的管理架构要完善,我这个CEO现在的手下只有一个O,那就是秦微木担任的首席律师CLO。重要的几个O今天补上,公司首席财务官CFO由小艾暂时代理,没办法,人数不够。技术这一块许勇任CTO,冯毅暂时代理首席信息官。” 说到这里,罗晟不由得看向了秦微木,笑道:“秦律师,公司现在急缺一个首席运营官和人事部总监,这个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能不能帮助公司挖一些高管人才过来?” 没办法,公司发展迅猛,通过内部培养一个高级人才没有个四五年的时间基本做不到,全部都从内部员工进行培养是不可能的了,因为跟不上公司的发展速度。 罗晟其实是比较倾向内部培养人才,但这种倾向也是有前提的,便是不影响公司发展扩张的前提下。 秦微木回答看向了对方,答道:“倒是认识不少,有部分高级人才也是从事互联网领域的行业精英,但我不绝对保证会来。罗总,急缺人才另一边也得花些钱委托猎头公司帮忙挖人。” 罗晟点头笑道:“那是自然,不过你要是能喊一些人才过来,能叫来的还是尽快一点比较好。” “了解。” 秦微木点了点头,罗晟相信以她的业务能力,必然存在一个极大的职场圈子,认识的行业精英肯定不在少数。秦微木能加入了公司,不仅仅让公司拥有一个顶级法务人才,同时也间接拥有了她的资源、人脉。 临时会议结束之后,罗晟紧接着又召开了一场全体员工大会,把他和秦微木一起商议制定的蓝星科技股权激励计划予以公布。 想要马儿跑,得先把马儿喂饱。 公司上下全体员工立马就开始兴奋讨论,罗晟不但在全体员工大会上首次公布了激励计划,同时也上调了待遇问题。 秦微木没有加入进来之前,待遇方面不够清晰,而秦微木加入之后,立刻就针对公司的待遇梳理了一遍,给出了相对最为科学也符合公司发展的薪资待遇体系。 …… 第038章【第一轮期权激励公布】 第039章【三亿用户只是小目标】 “对了,你能凑多少钱?” “我?不知道,不知道能不能从家里找爸妈出点钱,我现在担心的是我爸妈不相信我。” “同病相怜啊哥们,15股我都想买,可即便公司提供45%的借款,剩下近四万多我现在也拿不出来,刚刚出来工作也没有多少钱,家里也没有。” “好气啊,什么叫乐极生悲,终于体会到了。” “直觉告诉我,要是错过了这个机会,绝壁要后悔一辈子。” 此刻获得配股的成员都在议论纷纷,由最初的兴奋逐渐变得愁眉苦脸,连工作的心情都快没有了。 过了十分钟左右,罗晟从他的办公室里出来了,一并出来的还有秦微木。 两人刚刚在办公室里长谈了很久,谈的就是跟员工的经济负担问题,说白了就是套路问题,不过这是善意的套路,也是公司与员工之间互相成全的套路。 “大家都停下。” 罗晟来到公共办公大厅,听到老大发话,嘈杂的讨论声逐渐安静了下来,众人纷纷投来目光。 “我看到有大半数的人忧心忡忡,多半是为钱的问题发愁,公司提供了45%的免息借款,但很多人依旧难以凑齐剩下的钱。获得此轮期权配股的都应届毕业生,没有收入,我理解。” 不少缺钱的员工听到罗晟这话都是眼前一亮,难不成老大要帮忙垫付不成? 罗晟再次说道:“决定要买全股但资金不够的人请举手。” 话音一落十多个人举手,罗晟数了数总共有16人,罗晟示意他们把手放下。 “公司处在发展阶段,急需要资金用于发展,所以公司最大的限度就是提供免息借款45%,但是,我刚刚和秦律师又交流了一段时间,也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可以让你们不用去难为情的找亲戚朋友借款。” “你们16人有多少资金缺口,等会儿去找秦律师报备,公司会去跟银行谈一谈,让银行贷款给你们,正常情况下银行肯定不会批给你,但有公司做担保,你们肯定能拿到贷款,我争取把利息谈到10%左右,愿意找银行贷款的就去秦律师那里报备。” “有人可能会在心里想,银行那边的10%的利率,这边回报率只有8.8%,岂不是说着五年的分红不但全都给了银行,自己还要拿1.2%倒贴钱出去。这种情况理论上没错,但是如果真的发生这种事情,意味着公司5年都不盈利,但我可以明确的说,顶多三年公司必定盈利,那么必然亏不了。” “我这句话没有绝对保证,所以决定要买公司的虚拟股权分红,我希望每个人都能要考虑清楚,购买公司虚拟股权分红基本亏不了,但不代表绝对亏不了,世界上也没有绝对赚钱的投资。” 罗晟把其中的问题都讲清楚,其实他们还是可以获得分红的,至少走公司借款的45%是免息的。 说完便示意所有人该干嘛干嘛,他也重回办公室处理自己的工作。 这一整套的激励计划,基本上是秦微木设计完成然后递交给罗晟审批,其实她设计的这套激励方案看起来很复杂,但核心要素一句话就能高度概括:谁花的钱谁操心,下行风险小,上行收益大。 员工花了钱,深知公司好自己才能挣的多,并且不会担心血本无归所以下行风险小,但很大程度能赚大发所以上行收益大。 随着罗晟把话交代了一遍,资金不足的16人纷纷去秦微木的办公室进行报备,公司的全体员工都把15股买完。 时间一天天流逝,公司搬迁到金贸大厦,这段时间终于让公司全面步入正轨,现在公司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完备的内部激励方案也搞定了。 罗晟算是松了一口气,搞定了这些为公司接下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的日子,蓝星科技开始正式对外招聘员工,这一次新扩招的员工不再限制只招应届毕业生。 罗晟把这些工作布置下去,而他也终于把工作的中心转移到了产品身上。 …… 一周后,当天上午,公司高管会议。 罗晟坐在会议室首席位置,与会的还有已经升职为首席财务官的艾琳,首席技术官的许勇,首席律师秦微木,此外还有一位刚刚加入公司的职业高管,赫然是秦微木请来的,叫张博文,现在担任公司的首席运营官。 冯毅也在会议室里。 对于他来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能有一天坐在一家10亿量级的公司高管会议室里。 有时候机遇跟气运也很重要,冯毅没有忘记罗晟那天对他说的话,如果不行,终有一天会被撤下了,冯毅无比珍惜现在这个机会,力求上进,做出改变,直到被老大认可为止。 不过他的职务前面还有“代理”一词,如果能够胜任,罗晟肯定会去掉“代理”二字,如果不能等请到职业高管后,他们就下课。 “公司搬进金贸大厦已经有个把月了,蓝色空间网站的用户在过去一周增加了820万,再一次刷新了用户增长率,不出意外这个月蓝色空间的用户增量奖突破1500万。这是全新的记录,目前整个业内没有一家网站的用户增量能与蓝色空间相媲美,包括QQ。” 会议室里,许勇率先发言,众人也是为之振奋,蓝色空间网站亮眼的增长数据也是让业界为之侧目,外界对于蓝星科技的关注度也是越来越高。 之前爆出pre-A轮融资的消息,让业内和投资界为之轰动,同时也有不少的业内人士对此质疑,多数人都认为蓝星科技的估值太虚高了。 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蓝色空间的增长持续走强,让这种质疑声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小,就现在新用户月增长两破千万的数据,10亿公司名副其实。 罗晟不加思索的说道:“还是慢了点,按这个增长效率来看,达到3亿的用户基数还得要不少年头,这也不过是个小目标而已。” 这话一出,许勇他们都是一呆,如此疯狂的增长老大还不满意? 咋不上天呢? …… 第040章【为什么你总有这么好的创意?】 “这都还不满意?” 许勇忍不住吐槽了,心也太大了,目前全球的互联网用户6亿多,想要在两三年之内让其中3亿用户都成为蓝色空间用户,还是个小目标? 在他们看来这已经是一种幻想了。 罗晟靠着转轮椅,淡定的微笑道:“你们就这点想象力?未来的互联网用户增长会井喷式大爆发,现在我国的互联网用户是1亿不到,但我国还有十多亿人没有接触到互联网,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未来具有无穷的想象空间。” 蓝色空间网站的增长动力来源于照片标签功能,而点赞功能是目前维持用户活跃度最优秀的功能,小小的点赞功能有多大?不但让蓝色空间网站的产品决策因此改变,就连其他的网站也一样。 罗晟说道:“随着点赞功能的腾飞,第一次,我们有了一个真正根本的变化,它改变了用户使用B社群的习惯。pre-A轮融资的时候,我曾经跟投资人说两年3个亿,事实上我心里想的是能更快一点。” 与会的许勇、冯毅等人暗暗咂舌。 罗晟看到他们的信心不足,旋即说道:“两年内实现蓝色空间网站3亿用户数量的目标,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壮举。而我们为之奋斗的,就是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刚刚加入公司的时候,你们谁能想到我们的事业会发展到这个程度,谁能想到蓝色空间网站在短短的三个多月至今已经达到了4000多万的用户注册量了?谁能想到蓝星科技目前被估值超过10个亿?” 说到这里罗晟环顾众人指了指自己,“我想到了,我做到了,并且我依然可以做到!” 这番话顿时调动了会议室里的几位年轻管理者们,信心莫名的就提上来了。 是啊,之前谁也不会想到蓝星科技居然可以被估值成为10亿级别的创业公司,这本身就是个奇迹,而罗晟是这个奇迹的核心缔造者。 那有什么理由不继续相信他能再次缔造新的奇迹呢? “你是头儿,我们都相信,并且坚信。”许勇笑道:“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与会的艾琳等人也都齐齐的将目光聚焦在了罗晟身上,他想了想说道:“想要实现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壮举,蓝色空间网站的态度也该要有一些变化了,之前我们是只为在校大学生服务,但全国一千多所大学,每年进入大学的新生只有限。所以,我们的产品不能只着眼于大学了,向校园之外扩张已经有了足够的理由。” 向校园之外扩张? 众人都默默的点点头,大家这才想起了罗晟曾经说的话,蓝色空间被注入的理想和使命是连接全人类,虽然诞生于学校,但最终不会局限于校内网。 艾琳发言道:“公司搬迁入金贸大厦之后,目前购置了三辆商务专用车、购买服务器以及相应硬件扩充,总共支出330万,账面资金还有7400多万的充盈资金用于扩张。” 任职蓝星科技首席财务官的艾琳,很快就扮演CFO的角色全面负责企业财务审计管理。 “OK,就按照目前既定的策略发展,在本周之内完成公司员工扩招至100人的规模,此外财务室再拿1000万支出用于蓝色空间网站的推广。”罗晟有条不紊的吩咐,与会的管理层也都各自接下他的任务要求,然后结束了这场会议。 罗晟看着艾琳他们都准备离开这间会议室,旋即说道:“许勇,冯毅你们留下。” 两人重新坐回来,最后一个离开的艾琳顺手把会议室的大门一关闭,片刻之后罗晟说道:“仅仅只是把扩张目标从大学转而辐射到全社会还远远不够达到我所要求的增长,我们需要开发新产品来保持蓝色空间网站的产品优势。” 竞争对手renren网背靠滕讯,也打算一抄到底,罗晟算了算时间R社群多半会在六月推出,而且同样也会把目光转移到校园之外。 现在双方已经开始直面竞争,互相在对方的地盘上抢用户,竞争已经进入下一幕,烧钱大战开始了,无疑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刚刚罗晟嘴一张1000万推广宣传费用就划出去了,而且可能还不够。 别看pre-A轮融资拿到了7000多万,一旦开始这种为抢占用户,双方进入烧钱模式,7000多万真的不经花。 何况,蓝色空间不但面临renren网的直接竞争,同时还要面临QQ的间接竞争,双方虽然模式不一样,貌似并不冲突,现在很多用户既有QQ账号,也同时有蓝色空间和renren账号,并且随着不断扩张,类似的重叠用户会越来越多。 那么对于蓝色空间和QQ双方而言,必将在打开产品使用时间上展开激烈竞争,即活跃度的竞争。 用户在浏览蓝色空间的时候,使用QQ的时间就会相对减少,反之亦然,用户使用产品的活跃度非常关键,最能体现的就是直接影响收益。 “老大,我猜你肯定已经有新的创意点子了。”许勇一听罗晟说要开发新产品不由得眼前一亮。 “不用猜,肯定有了。”冯毅笑道。 两人一致的看向了罗晟,后者微笑的点点头,说道:“我决定要让蓝色空间完成一次‘大整容‘’,新的点子,我称之为‘消息流’,最迟在步入秋季末之前完成该项目的推出,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三个月左右了,这个夏末我们启动消息流项目。” 许勇好奇的说道:“消息流?这是什么功能产品?” 闻言罗晟透着信心十足的表情道:“如果说照片分享是蓝色空间的核心,那么消息流就是根本。这是一个颠覆式的产品,是一个病毒营销概念,能让用户拥有化身。” “这个产品,简单来说就是一连串消息,里面有蓝色空间网站发生的一切,只是将状态更新、个人主页变化信息收集在一起。它应该是一个聚合器,收集所有故事,当然里面会有一套新的逻辑算法,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展示给用户看。” 罗晟虽然是公司的CEO,但他没有忘记自己是技术开发者的身份,这才是最大的竞争优势,像他这种技术向的CEO,目前在业内是很少见的,不过在原初世界,公司创始人要是没有技术开发能力,都不好意思创业。 时代不一样,世界都不一样,倒也不用相提并论。 罗晟喝了口水,比划着说道:“里面主要有两个流,一个是你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另一个是网上其他人正在做的事情。它不是静态的,不是无聊的,不是无用的,它应该是持续更新的‘报纸’,也即是说,它能告诉你蓝色空间网站正在发生什么事,我们认为其中有些事情你可能会关心。” 许勇不由得惊叹,他的思维同样也很敏捷,立马就意识到了这个消息流的作用,不由得振奋道:“这个创意太赞了,为什么你总能想到这么好的创意?” …… (Ps:墙裂推荐好基友的书,作者ID“紫苏叶子苏”的《科技垄断巨头》,看名字就知道是同类型的科技文,上架第二天就精品了,墙裂推荐。) 第041章【休学】 第042章【跨界?成立第二家独资公司?】 第043章【许勇的担忧】 第044章【用户的激烈抵制】 第045章【赵总慌的一批】 第046章【反转】 第047章【干脆说要多少钱吧】 第048章【BALT四巨头】 第049章【“云歌”计划】 此单章本书读者务必一阅。 偶然看到第48章的章评论,发现有读者对蓝星科技的融资与股权结构不大明白或者理解错了。 可能不止一两位读者,所以昭灵想了想开个单章说明一下。 但在说这个之前,借这个单章说一下这本书的主题,把想说的都说完,以后尽量不要开单章额外唠叨。 《科技之全球垄断》的核心主题内容是【商业+科技】,前期偏商业,创业为主,设定上主角降临2003年,一无所有,想要玩高科技是要“氪金”的,没有钱大规模投入技术研发很难有突破,因为设定上主角没有获得系统爸爸之类的,只是一个未来的超级天才降临2003年。 如果是想要看主角在2003年这个时代就拿出7纳米级的芯片然后吊打英特尔、IBM之类的剧情,这本书不会有这样的内容,这可是2003年啊。 所以这本书会更加真实一些,主角在这个年代,以他超前的视野格局和本身的天才智慧领先这个年代大约5年左右的技术活商业模式,这样既能吊打竞争对手,会有一点夸张成分也不会过于脱离现实的这个年代,会更加的合理。 例如主角融资,除了自己白手起家,另外就是全球化的目的,想要进入北美市场,通过融资把华尔街绑定,蓝色空间这样的社交网站才能顺利进入当地市场,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像蓝色空间这样的社交网站是很难进入北美市场的,即便是有华尔街这样的“地头蛇”,但也不是不可以在小说里把它写的更合理,但那样可能审核不过,所以昭灵只能在允许的规则之内尽量写到最合理。 可话又说回来,这小说毕竟是虚构的故事,肯定要高于生活,否则就没有戏剧张力了,就变成记事文了,这一点我想读者们也是认可的,就好比秦微木这个角色。 正常情况下,二十二岁的秦微木可能还在读研远没有毕业,但在设定上她是一个精通法务的顶尖律师,而且还是涉外法务的律师,现实中存在这样的人就算是有也是概率超级低,所以才有天才这个词,既然现实中都有极低的概率出现,那小说里面当然可以出现,如果硬是要在设定上抬杠,昭灵也只能苦笑了鸭……o(╥﹏╥)o 而想要把秦微木这个角色立起来,文中的手段是通过对她在法务的专业程度和对主角的帮助把这个美女律师的特点立起来,主角虽然是穿越过来的,但上一世的设定并不是专注于法务的人,他懂一点,但专业程度肯定不如专业人士,而做公司必须要懂法,否则一个细节漏洞可能就会引发巨大的控制风险,所以秦微木这个角色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 欧基靶K,言归正传说前面提到的融资问题与蓝星科技股权控制问题。 首先融资问题,一般进行融资首先要对公司做一个估值,有两种方式,融资前估值与融资后估值,前者对VC有利,因为要出让更多股权,后者对创业团队有利,出让更少股权,现实中一个好的项目,创始人不傻都会选择后面的融资形式。 两者的差别就是,前者VC融资的那笔钱不会被稀释,后者会被稀释一部分。 以书中为例,按融资前估值50亿,融资6亿后估值56亿,融资的6亿是不会被稀释的,而如果按照融资后估值,VC新投进来的钱也会被稀释一部分,那出让的股权肯定就少了一部分,所以现实中的融资案例,如果创始人强势,大多数都是按后面的方案进行。 这个问题应该没疑问了,至于什么加权平均反稀释条款之类的就不多说了。 再说股权结构,主角如何在股权一轮轮稀释的过程中对公司的控制权把控。 不大明白的读者可以回过头去看“第3章”和“第35章”的内容,这里也为懒癌读者大佬们简单讲讲。 这个问题用两章的内容分别梳理了“AB股制”与“三会一层”来完成对公司控制的问题,看懂了这两章就知道股权再怎么被稀释,但主角对公司始终牢牢掌握绝对控制权。 首先第3章的剧情就写到蓝星科技的顶层设计采用AB股制度,这是最基本的框架,所谓的AB股就是同股不同权,B类股1股取20投票权,A类股1股1投票权,假如“小明”是蓝星科技的投资者,占股80%,但因为是80%的A类股,所以小明在股东会的投票权只有17%还不到。 而B类股呢,虽然只有20%,但投票权有超过80%,那么根据一般事项表决需要51%以上投票权即可相对控股,重大事项需要67%以上即可绝对控股,小明只有17%,不仅想要通过一项议案的表决票数不够,连反对一项议案的票数也不够。43 1140 书里面的主角A轮融资后持有57%左右的B类股权,投票权超过了96%以上,这还是把许勇、以及主角代持期权池预留的股权都归类为A类股的情况下。 AB股制度解决了主角在股东会的控制权隐患,其实还是有漏洞,虽然不是颠覆性的漏洞,但还很麻烦,蓝星科技上市,还会对其股权结构进行重组调整,也就一章不到的内容,这里就卖个关子。 最后就是“三会一层”的控制了,这个在第35章进行粗浅的描写,本来这章有5000多字,详细的描写,但发现前面被说少一点“科普”就尽可能的缩减了内容,早知道就不删减了,也就不用开这个单章了o(╯□╰)o。 股权这个东西实际上超级复杂,越往后越复杂,尤其是上市之后,一些流通股在不断的转手交易,你甚至都搞不清某个股东到底是什么身份,背后各种交叉持股。 那么“三会一层”分别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会、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最高监督机构监事会、最高执行机构核心层管理。 股东会不能直接管理公司,所以你哪怕是第一大股东,没有在公司任职的情况下连保洁员都开除不了,如果管理者看中你,也许会给你一个面子开了保洁员。 然后股东会通过授权给董事会管理,董事会对一项议案做出决策再授予执行层去执行,也就是高管层,什么CEO、CFO等乱七八糟各种O。 最后监事会有权董事会和执行层监督,有查账权,可以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核账,对公司管理层提出纠正、警告,有权在不经过股东大会的情况下召开临时股东会对公司高管,比如就罢免董事长进行表决。 公司的“三会一层”是不是很像缩小版的国家机构?对应下来就像人大、常为、记检和国物院。 主角是怎么通过“三会一层”来对公司进行全面控制的呢?剧情推进到现在全都解决了,秦微木在其中也发挥了她的作用。 通过AB股制和一票否决权控制董事会;通过享有过半董事席位提名权控制董事会;通过监事会主要席位由自己人担任(高管不能在监事会任职,但可以由公司内部其他人任职)控制监事会,核心层就不用说了,主角现在就是掌舵者,只要控制董事会,随时都可以开掉高管层的执行者。 如果按照《公司法》的定义,主角是蓝星科技的总经理,即总的经营管理人,CEO或总裁都不是法定的。 总经理的权力是大于CEO的,不过国外又不一样,国外的执行层一把手就是CEO,所以为了能更好的和老外打交道,也用CEO,因为老外的一个CEO听说跟他见面的是总经理,他会觉得你派来的人跟他级别不对等,是一种轻视,有可能就拒绝跟你面谈商务问题。 所以现实中现在是满地CEO, 所以,这么简单一梳理下来,各位读者大佬们应该没什么疑惑了。 主角虽然在一次次的融资过程中股权被稀释,但依然通过对“三会一层”的处理保持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就像文中主角说的一句话不知道还记得不,即:天下不完全归我所有,但完全归我所用。 可能还有纠结分红的问题,其实主角如果贪婪一些,股东也分不到多少红利,因为分不分红管理层说了算,也即是主角说了算。 比如主角在董事会上决定,为了公司发展,今年不分红,作为股东只能干瞪眼,但《公司法》规定公司连续五年盈利必须强制分红。 主角表示好,没问题,那就分一次吧,这五年来总净利润50个亿,这次拿出50万来分红……如果你是股东就问你气不气2333。 《公司法》虽然规定连续五年必须分红,但同时没有规定必须分多少,那就分50万意思意思咯,估计要是股东知道净利润50个亿,比不分红都气人。 现实中例如苹果公司,现金储备2000多亿美刀,连续十多年都不分红。 不仅如此,现在绝大多数上市巨头都不分红的,苹果不分红但是他的股东血赚,只要股票在涨,股东不会在意红利,红利是蝇头小利,按股比分红如果是小股东,收益很低,但股价例如翻一倍甚至几倍,抛售一点套现才是最可观的,所以都喜欢炒股。 就捞到这么多吧,不知道有多少人认真看下来,看到这里的可以扣个1。 就说这些吧,科普式的讲这种内容有时候确实很遭人厌,甚至反感,昭灵也确实没什么资格和权利给读者强灌一些大道理,所以牢骚什么的就发到这,后面就不再开类似的单章解释了,继续更新正文内容。 但是有件事情,就算遭人厌、反感也必须要厚着脸皮不停呐喊……满地打滚求推荐票、收藏、投资打赏冲榜~~~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