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有妖气书屋 > 第四十九章 文章本天成

第四十九章 文章本天成

作者:程砚秋 返回目录

“此乃诗会,这俩货怎么进来的?”


“如此雅事,居然搅进来两只苍蝇,扫兴。”


“范同不会看在县令的面子上,给他们走后门了吧?”


“也有可能是看在李浮游的面子上。”


“哎,你们都不对,今儿这俩人还真是作诗进来的。”


这一位书生在后面,对谢长安他们如何进到快活楼的知之甚详。


几个书生一起回头看这书生,“他们俩会作诗?”


“谢长安作了一首狗屁不通的诗,但架不住有一人——娘的,这人长得贼俊,就是品格不行,自甘堕落,睁眼说漂亮话,愣是把诗给抬了上去,范同不得不放谢长安进来。”


“至于李浮游。那俊人是经营书屋的,从一名不见经传的诗文上抄了诗词残句,混进来的。”


“那不还是范同让他们走后门了。”


这些议论在各处传,很快旁边二楼的单间,冼鱼他们也知道了。


“这范同是越来越没规矩了,什么时候抄诗也能进来了?”冼鱼撇嘴。


这话说的正义凌然,浑然忘记了自己以前也是雇人写诗进来的。


也就是这次,因他跨入了八品,才思见长,这才真正写出一首词混进来。


谢长安的单间内,俩人在看顾白与勾子。


“我说,你们俩斯文一点。”谢长安说。


勾子不以为意,“珠帘挂着,隐隐约约,他们又看不见。”


李浮游翻白眼,“废话,就是因为看不见,才让你们俩斯文点。”


外面的书生,可都以为发出声音的是他们俩。


“说得对。”


顾白义正言辞的指着勾子,“你吃相好点儿,别唐突了佳人。”


说罢,他把一盘酥黄独端到自己面前。


“哎,你,你还说我。”勾子不服气了。


这酥黄肚太美味了,让人上瘾。


顾白轻轻一笑,“我就是佳人。”


勾子翻个白眼,她经常因为自家公子的厚脸皮而无话可说。


外面高台上,孟小溪并没有因为隐约存在的嘈杂而分神。


她全神贯注在琴上,手指上下拨动,红袖翻飞,伴着钗上的珠花晃动,让人目眩神离。


待琴音飞扬时,她轻启朱唇,抑扬顿挫的诗词从她口里唱出,在梁上回绕。


顾白停下酥黄独,勾子想吃,也被他拦住了。


他闭目倾听,颇为享受。


在这个世界,诗词是唱出来的。


唱腔贴近于前世的昆曲,婉转清丽,一唱三叹。


自然,也不尽然相同,有自己的特色。


艺术是相通的。


顾白前世学的就是戏曲,现在听到孟小溪开唱,心一下子被挠到痒处,沉浸进去了。


在他听来,孟小溪在曲上的造诣,可比她的容貌高多了。


她唱起来画面感极强,可以调动人心里各种细腻的情绪,婉转千回。


待一曲终了,顾白忍不住拍手,“妙,妙极了。”


这一声很突兀,尤其拍掌声。


顷刻间,众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在谢长安所在的单间。


谢长安起初有些不适,接着他醒悟过来,本来就很妙啊,为何不能赞赏。


于是,他也学着顾白,拍掌叫好。


孟小溪站起身,轻轻向谢长安他们所在的单间行礼,“谢公子谬赞了。”


作为诗会的主人,在出场前,她已经把所有单间的公子名字记住了。


孟小溪接着又说了几句场面话,顾白都没听进去。


他在抓紧时间用饭。


对顾白而言,前世今生都只有两件事不可辜负,一乃戏曲,一乃美食。


他见到这俩都走不动道儿。


片刻后,孟小溪继续唱起小曲儿,顾白这才不舍的弃了酒菜,静静地听起来。


到了尽兴处,顾白甚至会轻敲桌子,闭目品味。


谢长安、王守义三人对视一眼,最后望着勾子,张口无声:“你们公子还有这雅好?”


勾子撇下嘴。


她会告诉他们,顾白曾有把书屋开在梨园的打算?


她更不会告诉他们,顾白曾言,等他有银子了,一定要自己组建个戏班子。


又几首曲子热场后,孟小溪起身拉开今天的主题——诗会。


顾白对此已经不在意了。


他品着酒,聊着天,心里盘算,觉的《牡丹亭》若由孟小溪来唱,简直天作之合。


当然,他也只是心里想想。


“老顾,老顾?”


谢长安推顾白一把。


“怎么了?”


顾白回过神,不解的看着谢长安。


“靠你了。”


李浮游把手里的纸笔推给顾白。


王守义为顾白鼓劲儿,“老顾,咱们丢不丢面子,出不出风头就看你了。”


原来,诗会开始后,在旁边冼鱼起哄下,几乎所有人,都一致推谢长安他们打头阵作诗。


他们找的理由也冠冕堂皇。


“谢公子既然可以作诗入楼,想必再作一首诗也是极为容易的。”冼鱼隔着珠帘说。


“是极是极,朝闻道,夕可死矣,我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品读谢公子大作了。”


谢长安他们推拖不过,只能硬着头皮答应,让顾白出手。


“就以孟小溪姑娘为题。”李浮游低声提醒顾白。


孟小溪将去会稽郡,到时候少不了拿诗词曲子去扬名。


今番这诗会,正是为此而设。


如此,以孟小溪本人为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谢公子,快点儿,不会写不出来吧?”冼鱼在旁边单间里催促。


这话后面,跟着一群书生在笑,显然想看谢长安笑话的人不在少数。


“我写也成,但还是残句残章。”顾白小声提醒谢长安。


“看我的。”


谢长安扬声道:“哎呀,这个做文章,写诗词,讲究灵感,不是我想写出来就能写出来的。”


冼鱼乐了,“看来谢公子是写不出来咯?也对,谢公子本来就不是作诗的料。看她姐作的那些酸诗就知道了。”


书生们大笑。


谢长安怒了,“谁,谁说不写诗了,只是…”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顾白低声提醒他。


谢长安一时间没听明白,但还是照着顾白的话念出来。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孟小溪双眼一亮。


不少书生也在咂摸。


这诗味道啊。


谢长安见这句话居然就把他们镇住了,不由得有了信心。


他继续道:“所以呢,我们这儿只有个残句残章。”


“不过,你们放心,我们一句残章,也可盖全场!”


谢长安不管结果如何,先把牛皮吹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