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秦楚歌姬如雪 > 第334章 不可限量

第334章 不可限量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残阳如血,朝霞映天。


卸掉这满空的灼灼燥热,这片古土一下子便沦为寒霜之地。


西北之地,本就如此气候。


一旦太阳公公下班,城池百姓就要裹上棉袄。


炎云王踏着夕阳而来。


一众鹰眼骁骑堂精锐跟上,带来了炎云王亲自买的橘子、贡果、香火等东西。


更有巾帼榜第二高手马灏,与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一路同行。


沙丘上,坟堆已经竖起,莫老也已安葬。


挖墓坑的章五两人,秦楚歌言出必行,已经放任他们离开。


墓碑是秦楚歌亲自刻的。


他也一并把自己的名字刻了上去。


立碑者:挚友秦楚歌!


秦楚歌接过骁骑堂精锐送来的香火,道了谢。


随着缕缕青烟腾空,现场一片肃穆。


以炎云王为首,百十号人于墓前默哀。


死于楼兰,葬于楼兰。


尸骨与古文明遗迹同眠,英灵安逝。


莫山河,此生无悔!


“头七之后,手刃仇人。”


“老哥哥,走好!”


秦楚歌洒下烈酒,立下誓言。


起身,他走下沙丘。


林欢躬拜,转身跟上。


炎云王诚挚鞠躬。


“兄弟,你是好样的!”


“这世间有秦帅这等人物为你立碑,我为你高兴!”


“请让灵魂安息,护慰这片炎夏古文明遗迹。”


炎云王走下了沙丘。


又有马灏、白发老者和鹰眼骁骑堂精锐上前祭拜。


来到霍家人留下的营帐,秦楚歌眺望远方,静等炎云王走近。


李贤王走到近前,看了眼这一方营帐,疑惑问道:“就你们两人,安营扎寨怎就如此迅速?”


“王叔,这些营帐是霍家留下的。”林欢代为解释。


“霍家的人呢?”李贤王又问。


“黄土底下!”林欢轻描淡写的说道。


李贤王:“……”


他竟然不知,在没来之前,这里经历了一场血雨腥风。


“根据资料显示,古家三小姐带来了一位来自洪阁的海外高手,他名洪坤……”


后续跟过来的巾帼榜第二的马灏,主动开了口。


“洪坤作为洪阁首席大弟子,更是洪金荣的亲传弟子,修为在我之上。”


“他死在你手里,我可大胆猜测一番,你已入封天榜!”


说到这里,马灏单膝下跪。


“马灏,参见天榜高手!”


李贤王再次无语。


只知这家伙没卸任之前握着数枚大印,哪一个拎出来都能砸死一片巨枭。


不曾想,作为武道界权威最高,份量最重的封天榜,他秦楚歌也已经成为其中一员。


细细斟酌!


二十出头的年纪。


他的未来,不可限量!


故此,李贤王也终究释然。


洛元老让自己配合秦楚歌在楼兰城的所有行动,不是没有道理的。


扪心自问,李贤王要向秦楚歌道一声谢谢。


他能当上云州的贤王,不正是因为秦楚歌打废了杜贤王。


“已经卸任六尺之托大印,请起!”秦楚歌挥出一道劲力,抬起了马灏。


六尺之托大印!?


封天榜第六!


马灏险些跌倒栽倒在地。


猜出天榜高手,拜见天榜高手。


马灏于心里必是给秦楚歌安置了一个席位。


抛开前五不提,久居皇家大院,半步不出。


那么,能在江湖中走动,且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只有五位。


按照马灏的预估,秦楚歌大抵排在第九第十的席位。


毕竟,洪坤并非大天位宗师,只是中天位巅峰。


哪曾想,秦楚歌卸任的是六尺之托大印!


“失敬,惭愧!”


马灏垂头致歉。


他的确是失敬了,轻易的给秦楚歌排了封天榜地位。


至于惭愧,亦是肺腑之言。


他五十多岁,修炼半辈子,才打进贤王榜。


面前青年,二十出头,已然位居天榜!


怎能不惭愧?


“我这侄女真是慧眼识珠,你俩相识真是珠联璧合。”李贤王由衷的说道。


“王叔谬赞,是我运气好。”林欢羞涩一笑。


“谦虚了不是?”李贤王呵呵一笑。


旋即,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个白发老者身上,这才想起来带此人来这的目的。


“老李,你来……”


李贤王朝老李招了招手。


这白发老者也姓李,不过并非李贤王的亲戚。


本名李赫的老者,来到了近前。


“王爷……”


李赫向李贤王行礼,也向秦楚歌两人颔首致意。


“这老先生是李赫,跟这片楼兰遗迹有着莫大的关系。”


“我把他请来,对你们进入楼兰遗迹或许有帮助。”


李贤王做了介绍。


“天凉了,进帐谈吧!”


秦楚歌顾及白发老者的身子骨,邀请入账。


李赫,炎云王以及马灏进账,鹰眼骁骑堂精锐留在帐外守护。


煮上热茶,于这茶香飘逸中,李赫开了口。


他先讲了祖上的事情,令秦楚歌没有想到的是,这白发老者的祖上竟是前西域凉史李柏。


而与李柏息息相关的则是,一件重要文物!


此文物名《李柏文书》。


现存于樱花帝国的京都龙谷大学!


这份文书的发现,解开了不少西域古国楼兰王国尘封的秘密。


于这之前,李赫又提到了两个关键人物,均来自海外。


一个是斯文·赫定。


此人是最早发现楼兰王国遗迹的。


不过,当时的考察团有国内人员参与其中,他并没有带走属于炎夏的文物。


另外一个是斯坦因。


此人是第二个进入楼兰遗迹的学者。


他的考察团,掠走了大批文物。


那些本属于炎夏的瑰宝,至今流失海外。


李赫随后又讲到了《李柏文书》。


而发现此文书的人,不是国内学者,而是樱花帝国的一名僧侣。


他名桔瑞超。


此人根据斯文·赫定提供的楼兰遗迹坐标,找到了楼兰王国的遗迹。


在这片荒废的古土之上,仔细搜寻,最终找到了《李柏文书》。


他将此文书交由同行者野村荣三秘密运回樱花帝国,后又远赴其他帝国,与之先前进入楼兰遗迹的考察团进行了学术讨论。


其目的不言而喻,他认为楼兰遗迹还有待开发的可能。


出土的这份文书,并不是终点。


此番学术讨论,引起轩然大波。


公开之后,无数考察团深入西北,让这片古文明遗迹永不安生!


李赫数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西域古文明历史,在学术界很有威望,更是写下了多本著作。


关于楼兰古国的消失之谜,也有他独到的见解。


讲述古国消失之谜之前,他提到了楼兰美女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