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能无限推演 > 第13章 推演丹方

第13章 推演丹方

作者:稻谷满仓 返回目录

一个时辰之后。


沈墨汗透重衣,筋疲力尽。


他收功站住,将换下的脏衣服和浸染了药汁的汗巾,一起泡上皂角,搓洗干净。


这时。


心中一块大石才算落下。


沈墨熄灯上床,唤出属性面板。


力量:1.55


速度:1.5


体质:1.45


精神:1.59


积分:700


除了精神项外。


其他各项,经过这半个月的苦练,特别是每天还服用一枚气血丹的情况下,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现在。


沈墨的力量、速度和体质,都已经超出了一般的成年男子。


即使在外院学徒中,也是名列前茅。


毕竟。


沈墨付出的每一份努力,在系统的演化下,都会转化为积分、点数。


真是没有一滴汗水是浪费的。


而别人。


是万万不可能办到的。


当然。


变化太大,难免会惹人起疑。


在对战、演练的时候,沈墨一直都是隐藏实力,不显山不露水,表现得极为普通。


“咦,推演目标竟然又多出一个。淬体丹!这个万物推演系统,看来不止可以推演功法,连其他物品,比如丹药,也可以推演。”


当看到推演项后面,又增加了淬体丹时,沈墨真是大喜过望。


他立刻点开说明框。


“淬体丹,启动推演,100积分。”


要求的积分并不高。


看来之前推演系统对气血丹毫无反应,是气血丹连最低的推演标准都没达到,实在是上不得台面。


“推演启动。”


沈墨在心中命令一声。


意识恍惚一下,脑中随即多出一道信息。


正是淬体丹的丹方。


通筋草,向阳花,剑齿苋,百年龟甲粉…………。


足足三十九样药材,而且越到后面,药材就越罕见珍贵,有几种药材,沈墨听都没听说过。


“原主虽然读书多年,但看的都是科举文章,杂书涉猎极少。何况,涉及武道的书籍,一向秘而不传,只在武者间流通。这方面的知识,我目前还是很匮乏。”


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这半个多月,沈墨他们除了习武练功,其他涉及武者的常识,了解得并不多。


沈墨在心中暗暗将这事记下,想着以后一定要找机会,多多增长自己的见闻,补充知识才是。


花费了100积分推演淬体丹。


沈墨现在还有600积分,不管是烈雷拳还是疾风腿,都可以选择其中一项推演。


沈墨沉吟一下,决定暂且搁置。


他还记得上次推演军体拳时,即使面对实力高出自己一大截的阴鬼,在推演启动的霎那,带来的爆发力和杀伤力也是极为惊人。


这600积分,完全可以留作不时之需的杀手锏,当作底牌来用。


反正只要推演启动,功法就会立刻转化为身体本能,完全不用担心熟练问题。


“希望这次沭阳之行,可以成为一个转机。等我再回柳城时,不必像今日这般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还有死去的丁五、丁七。


虽然这半个月,没有他们的同党出现。


但沈墨心里,始终都没有忘记这两个人。


随着他对这方世界了解的深入。


沈墨感觉这二人身上的疑团,真是越来越大。


从他们的姓名,还有当时的对话推敲,这二人毋庸置疑,肯定是属于某个组织。


但不管是丁七还是丁五,身手真的是非常一般。


不说比不上白管事。


就是现在的沈墨,也足以和他们一战。


那个组织,为什么会派这么两个身手平平的人?是这二人偶然发现了原主的身份,还是有备而来,故意为之?


这其中的原因,不弄清楚,沈墨实在是难以安心。


偏偏他现在孤家寡人一个,消息来源极为闭塞,如同井底之蛙一般。


沈墨越想,真是越睡不着。


但明天还要早起赶路,他只能强迫自己合眼,在心里数着绵羊催眠。


一夜半睡半醒,极不踏实。


五更天一到,沈墨就爬了起来。


先练霸王九鼎。


后练烈雷拳、疾风腿,连刀法也演练了一番。而外面的天,终于透出微微晨曦。


“小墨,起来了吗?”


沈墨刚把包袱收拾好,外面就响起周虎的叫门声。


沈墨开门。


原来周虎是过来喊沈墨去他家吃早饭的。


临近新年,却要背井离乡地分开,饭桌上的气氛,很是哀伤不舍。


周大婶刚把元宵盛到他们碗里,眼泪就落了下来。


“当初不让你们去报名,你们不听。现在可好,连个团圆年都过不上了,我……”


“娘,咱不是说好,不提这个的嘛。再说,清河镇离柳城又不远,说不定我过年的时候,还能回来呢。”


周虎被分到了清河镇。


从柳城出发,用不了一个时辰就能到。算是他们这批人中,被分到的最好差使。


而沭阳。


据带队的王松涛说,能在天黑前赶到,就算他们幸运了。


结果。


他们还真是不太走运。


走到一半的时候,从早上就一直阴沉沉的天空,突然乌云压顶,竟劈里啪啦地下起雹子。


拳头大小的冰雹,不仅砸得车篷哐哐作响,连拉车的健马也呜呜痛叫,隐有暴走迹象。


车夫忙向王松涛请示。


“王公子,咱们得赶紧找个地方避避,要是惊了马,可就麻烦了。”


“这鬼天气,大冬天的下雹子,个头还这么大,真是邪门,肯定又是那浊……”


其中一位青衣见习弟子忍不住抱怨。话没说完,就被王松涛一记凌厉的眼刀制止。


浊?


会不会是徐老之前提过的浊潮呀?


沈墨心中一动,敏锐地捕捉到最后那一个浊字。


而王松涛则已经指挥后面的马车跟上。


“我记得前面林中有处亭子,可以先去那里避避,等冰雹下完再走。”


即便是夏日下冰雹,也是来得突然,去的匆匆,不会持久,何况是冬天。


众人在王松涛的引领下,穿过林中小道,果然没走几步,就看到一处颇为老旧的石亭矗立在林间。


车夫赶紧牵马奔了过去。


沈墨他们紧随其后,进到亭中躲避。


这会儿,雹子已经小了不少,只有豆粒大小。雨丝夹杂其中,却有越来越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