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体验派影帝 >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个搪瓷盆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个搪瓷盆

作者:黑色的单车 返回目录

“这部电影的票房,恐怕要不成了吧。”


程青嵩跟自己的学妹一起看电影,学妹表示很安心,因为程青嵩是个公开出柜的家伙,而学妹鲍菁菁也跟程青嵩比较的交心。


他们俩几乎是同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来。


《黄金时代》这部片子在票房上,很可能难有作为。


但是,他们俩人又几乎同时认定。


“向阳演的还行。”


“万倩的表演算是到位吧。”


男的说男的,女的说女的,虽然,那个男的不是一个正常的男的,但也还算挺有意思的。


为什么这么讲呢?


他们俩都算是有一定水平的影评人,看过的电影太多太多了。


就说表演这个方面,其实,在有些时候是很难定义的。


比如,以戏剧来讲,那么,表情夸张一些,带有喜剧感,这是非常适合舞台的。


而以电影来说,因为要增加代入感,所以,尽量的做到朴实无华,尽量减少夸张的表情跟动作,这算是一般情况。


当然,也有那种就是要浮夸,就是要夸张,甚至干脆漫画式的表演。


比如日本就几乎全部的影视剧都是以夸张的漫画式表演为主。


当然了,也不是完全没有正常向的,相对来说少一些,不过,在某些领域,他们还是力求真实的,比如一些老师的爱情动作电影,那就越真实越好。


但说到底,就算是日本的情况,那也是有许多原因的,一方面这个国家的人真的是太喜欢漫画了。


另外一方面,就跟黑泽明有关系。


黑泽明的电影里面,漫画式的表演,其实隐藏的比较深,但是,他的电影里面,角色的脸谱情况,非常非常的明显。


日本以后的影视导演,大多喜欢学他,所以,脸谱式的角色层出不穷,这当然就需要表演方面更夸张一些了。


漫画式,本来就是夸张的嘛。


而这部《黄金时代》,这确实是一部电影,而且,不是日本的,是我们中国的国产电影。


其叙事手段,就给人一种很不好演的感觉。


因为一个角色出来,他都要先讲一段念白。


很明显是正对镜头,也就是‘看着观众’,给观众讲故事。


这种很像打破次元壁,但又不像。


因为如此叙述,仅仅是在讲故事,并非是在跟观众们交流。


那么,这部电影是带着舞台剧特色的文艺片?


还是将一出舞台剧,给放在了大银幕上呢?


所以,懂行的就能想到,这里面的演员,到底应该是以夸张的漫画式表演,还是以朴实的表演来诠释角色呢?


要知道,这很是考验演员的功力。


因为,前一秒还在对观众们讲话,下一秒就要进入戏里面,演角色了。


这可完全不同。


就陈青松跟鲍菁菁看来,这部电影里许多的演员,都有一个问题。


不是那么的顺。


好吧,其中最为让人纠结的是老白。


白展堂,他演的没什么毛病,可是一看到他出场,就想到了葵花点穴手,而不是一个左翼作家。


而向阳跟万倩,他们两人给观众的感觉,最为和谐统一。


就算是对着观众念白,可接下来,你还会觉得,他就是电影里的那个人物。


声调,神态,动作,甚至更多细节的东西。


特别是万倩的萧红。


她一开头就对自己的一生做了个小总结,转而,就成了东北的一个大姑娘。


这个转变很顺畅,没有让人物割裂开来。


而向阳的萧军,他的表演……不装。


萧军与萧红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曾经这样探讨问题。


“对于爱情的哲学,你怎么看?”


“没什么看法,爱就爱,不爱就丢开”


“那要是丢不开呢?”


“我最近喜欢上了楼下的一个姑娘,当她给我一个微笑的时候,我觉得什么威胁都没有了。”


就这个话,听上去确实很是洒脱,当然了,有人可能也觉得这有些渣。


但萧军讲出来,很是坦然。


嗯,就如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而已。


而在之后,有一个非常小的细节,也体现出了萧军是这种说到做到的人物。


两个人要离开东北了,萧军还去见了那个程涓,对她亲了一口。


跑了。


这算是什么呢?


而离开时自然要搬家,要去的地方很远,搬家就等于把不要的东西给扔掉。


其中有一个搪瓷盆,这个东西,是两个人到了新的住处之后买的第一个玩意。


平日里,用这个盆喝水,还用这个盆洗脸。


好吧,这年头都这样,物质贫乏时代,这算是干净的了,还用那穷苦人家用马桶,洗干净了再淘米的。。。旧社会,全家人穿一条裤子的都有。


可是,这东西不能要了,只好卖破烂换钱。


那收破烂的老头人不错,不过,就在要离开时。


萧红看着那搪瓷盆从老头的车上掉下来,而萧军,完全没有在意。


这只是一个小细节,但也说明了很多东西。


萧军就是那种,不爱了就丢开。


搪瓷盆以前是功臣,啥都干。


可已经不需要了,那就不会多看它一眼。


就算是对程涓也是如此。


萧红则是不一样,她更加的敏感一些,更在乎以前的东西。


就好像他们俩第一次见面聊的东西。


萧红更加不想放下,就算是这个搪瓷盆。


这一幕里,萧红与萧军两人有小争执。


萧军拉着她,赶紧走。


萧红颇有些不舍。


向阳跟万倩俩人一句话都没有,但,所有的动作表情,细节之处,已经是千言万语。


就好像是在说。


“那些东西都不需要了。”


“可那个盆从破烂车上掉下来了。”


“掉下来就掉下来呗。”


“那个盆我们一直用着来着!”


“以后再买个新的呗。”


“我还想要那个。”


“上面的搪瓷都掉了,你喝水的时候不怕喝进肚子里?”


“不怕!”


“被墨迹了,走吧。”


“不走!”


“你不走我走了。”


“你……唉。”


程青嵩跟鲍菁菁俩人几乎都可以通过这一幕,来想到这些对话。


真的就是如此。


向阳与万倩两人的表演,就是给人这种感觉。


确实有些厉害。


而这个搪瓷盆事件,似乎就定下来了两个人日后的种种。


他们俩之后去见到了鲁迅先生,得到了鲁迅先生极大帮助。


《生死场》出版了。


额,就是出版了。


这实在是让北电的学长学妹影评人组合看的有些懵。


出版了,那倒是给一点市场反馈,以及这小说的影响,对不对?


没有,完全没有。


当然了,他们俩完全能看的明白。


在许老师的心里,她应该就觉得,这是完全不需要表达的东西。


所以,我的电影就不需要了。


其实,回想起来也算是不错。


因为《黄金时代》这部片子,竟然有3个小时的长度。


这么长,似乎就很难安排那些了。


再后来,萧军与萧红分开,他去打游击了。


之后的萧红就跟端木蕻良结婚了,而她。。。


萧红跟萧军在一起的时候,怀着的孩子是汪恩甲的,跟端木蕻良在一起的时候,怀的孩子是萧军的。


就算是如此,端木蕻良依旧跟她结婚了。


这里的表现手法倒是让两人很认同。


毕竟这种事情,还是侧面烘托一下就得了。


再之后,战乱对萧红的影响越来越大,那个提着箱子,于废墟中茫然四顾的海报,就在这里了。


知道她生命的最后又遇到了骆宾基,这位奇女子在1942年1月去世。


这部电影也就结束了。


确确实实的一部人物传记电影。


程青嵩跟鲍菁菁其实很是纠结。


他们觉得这部片子是很好的,叙事方面很有散文诗的感觉。


非常文艺。


但是,票房方面,估计不会太好。


三个小时的时长,在加上整体的节奏偏闷。


就算是里面有影帝以及影后级别的表演,估计也很难了。


等一下,人家万倩还不是影后呢。


那么。。。


他们俩人似乎现了什么,但似乎又觉得没什么。


《黄金时代》到底应该怎么样呢?


“我会回去给吹一下的。”鲍菁菁竟然这么说了。


程青嵩感觉很有趣,“你的意思,这个不够我们金扫帚奖的?”


对,金扫帚可是评烂片的奖哦。


“嗯,这要是金扫帚,那……”


“行,我明白。我接下来准备去看看《私人订制》。”


“那个片子,《甲方乙方》的续集吧,应该没问题的。”


“是吗?”


如此,学长学妹就这样的分手,各忙各的。


不过,鲍菁菁真的就回去吹一波?


她留了个心眼儿。


之前人家向阳跟万倩不是说了嘛,还有个话剧《萧红》。


她就很想看看这部话剧,然后再来写影评。


至于程青嵩这个家伙,他就忙他的破金扫帚奖吧!


几乎是跟《黄金时代》同步的,话剧《萧红》也在京城的剧场上演了。


这个剧场是个不大的小剧场,叫做蓬蒿剧场。


就在中戏不远处。


鲍菁菁来到了这里,已经坐了不少的人。


那么,这个戏……


鲍菁菁没看多久,她整个人都惊了!


话剧叫《萧红》,但是,这个话剧舞台的幕布上,却播放着《黄金时代》的片段。


这是什么意思呢?


很快的,她就明白了。


等萧红出场,她就全懂了。


因为这第一幕,叫做《弃儿》。


《弃儿》是萧红的第一本小说。


小说进的就是一个怀孕的母亲,把孩子弃掉的故事。


萧红在里面演这个母亲。


没错,就是说。


万倩饰演萧红,而萧红饰演自己小说里的母亲。


鲍菁菁忍不住在心里想着:


这话剧谁编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