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学魔养成系统 > 252 不是说半个小时不带喘气的吗?

252 不是说半个小时不带喘气的吗?

作者:给您添蘑菇啦 返回目录

临考前的晚餐,比想像中的更冷清一些。


自助餐厅中,多数都是出差、开会的商务人士,基本没几个参加竞赛的熟脸。


还是两位二中的同学端着盘子过来同坐,李峥才知道黄櫺骐请大家吃鱼的事情。


好像是黄櫺骐在楼上的中餐厅包了几桌,专门请参加决赛的同学聚餐,食谱里面还有大家最关心的西湖醋鱼。


二中男生吃着简餐摇头道:“说是让大家好好备考,补充营养,考出好成绩什么的。”


“就很恶心,瞧不起谁呢。”女生一脸不屑。


“嗨,钱多撒出一些,他开心就好。”李峥倒是无所谓,嚼着炒面问道,“一会儿我俩跑步去,晚上好睡个好觉,你俩去么?”


“好啊。”男生连连点头,“就怕晚上失眠呢。”


女生不好意思地说道:“这个,我很菜的,只能跑个800米。”


“没事,我带你。”李峥呵呵一笑,“别管别人,按照咱们的节奏走,考出配得上自己的成绩就好了。”


“嗯!”女生着急忙慌吃了起来,生怕被落下。


林逾静在旁边唔不做声,只在心里默念了100个“渣渣”嗯。


……


酒店顶层的套房里,两位俄国老师告退后,女助理才凑到了窗前眺望远方的黄櫺骐身旁。


“kevin,中餐厅那边去了不少人,你要不要露个面?”


“李峥他们去了么?”


“没有,他们在吃自助餐。”


“那算了,让那些人好好吃吧。”黄櫺骐摆了摆手,回到桌前,提笔望向满是英文的卷面,“随便请个客,让他们念我好,不要说我坏话就好了。”


“嗯……另外,我们获知了一件事。”女助理俯身道,“复赛的时候,汇湖中学的老师似乎能接触到题目,要不要联系汇湖中学的人试探一下?”


“别!”黄櫺骐头也不抬说道,“他们八成人都觉得我的复赛成绩是假的,这种时候去扯这些事不是落人话头么?”


“可是,他们毕竟是东道主学校,如果对决赛题的方向也有所把控……稍微了解一下,帮助会很大吧?”


“没必要。”黄櫺骐一面敲着计算器一面说道,“决赛要严格、严肃的多,我不相信有人有勇气在这种场合玩花样。”


“那好吧……那你晚上吃什么,我去准备。”


“简单的粥、面就好。”


“OK。”


……


饭后歇了一会儿,开始夜跑,李峥口口声声说要带着大家跑,但实际上,5分钟过后,能跟上他的就只剩下林逾静了。


即便天色昏暗,李峥却还是能看清林逾静吃力追逐的样子,也能听到她那略显狼狈的喘息。


这种场面,可以说是很难得了。


李峥为了欣赏她的这幅表情,也逐渐放慢了速度,小心地保持在林逾静刚好能跟上,却又一定很费力的程度上。


然后时不时回个头,鬼魅一笑,继续跑。


就这么跑了1000米左右,林逾静终于也反应过来了。


“渣……渣渣……你……你成心的……”


“我这么体谅人,你还说我。”李峥背过身放松地跑着,“话说你跑步的样子……”


“不许看!”


“不看,不看……”


又跑了四五百米,李峥感觉林逾静已经快死了,虽然看她脱力的样子很享受,但决赛近在眼前,还是不要冒不必要的风险了。


他这便放慢了速度,假意捂着腰道:“不行了,不行了,岔气了,休息休息。”


林逾静如释重负,这才随他减速,逐渐过渡到散步姿态。


越散路越黑,越散人越少。


气氛逐渐诡异,他们也都沉默不语。


直至走到一处封死的小门前,二人才停住脚步。


“往回走吧。”


“嗯。”


可即便掉头折返,却依旧没看到半个人影。


走了两三分钟,才见一个男生的身影稳稳跑了过来。


“可算追上了。”林逾静叹道。


“不对……”李峥却眉色一紧,“这个姿势,这个步伐,是位高手。”


又近了一些,李峥方才看清来者正是黄櫺骐。


黄櫺骐也看清了李峥和林逾静。


“Sorry……”黄櫺骐忙一捂脸,窃笑着跑了过去,“打扰了……”


林逾静脸一红,低头快走了几步,想快些拉开距离。


李峥也只好跟上:“这人真够烦的,哪儿都有他。”


“好了……别管他了。”林逾静眼见前方灯越来越亮,人越来越多,这便朝旁边的小径拐去,“走这边吧。”


李峥看着面前茂密的灌木微微皱眉:“这边蚊子很多吧……”


瞬间,林逾静一个摆头,送出了吃人的眼神。


“……蚊子多挺好,挺好。”李峥咽了口吐沫,抢先迈入了小径,“我走前面,让它们先吃我……”


林逾静这才舒了口气,跟上前去,背着手随口道:“昨天晚上,蓟大招生老师来找我了。”


“嗨,这不早晚的事儿。”


“没找你么?”


“没。”


“……”林逾静又憋了半天才说道,“要是找你呢?”


“找我干啥。”


“唔……”林逾静烦恼地抓了抓头,“渣渣……”


“哈哈哈。”李峥笑道,“知道了,知道了,不逗你了。签了吧,我也去,我们一起去。”


“嘁……”林逾静一个甩头,美滋滋笑了出来,“要你告诉我?~~”


李峥也便跟着笑了:“蓟大到现在都没找我签约,我其实慌得要死好么。”


“毕竟是复赛只有327分的渣渣。”


“也对,考低了。”李峥活动着手指道,“这次搞不好有比樱湖更大的黑马学校,我就不让着你了啊。”


“???”


“好了,我还要再补3000米才能睡个好觉。”李峥沉吸了一口气,“你先回去休息吧。”


“唔……”林逾静很不爽地琢磨了一下,而后眼睛一亮,“你可以原地蛙跳啊,我给你数着。”


“……这太奇怪了吧?”


“这里又没别人。”


“那我试试看……”


这次,换林逾静欣赏李峥狼狈的表情了。


“20。”


“21。”


“太慢了,渣渣。”


“就这点能耐啊?渣渣。”


“哎呀感觉你都要哭了呢,渣渣。”


……


“78……”


“这就不行了,渣渣?”


“刚才不是很狂吗?不是说半个小时不带喘气的吗?这才几分钟?”


李峥气得骂道:“你又不动!你试试!”


“是你非要来的,我凭什么动啊,渣渣!”


他们并不知道,有个跑步路过的人,站在小树林的入口,已经惊呆了。


“哇哦。”黄櫺骐远远看着模糊抖动的身影,听着二人的叫嚣,惊叹不已,“还有这种玩法?内地的学霸好有情调……”


李峥突然一喊:“那边好像有人偷看!”


黄櫺骐仓惶而逃:“Sorry……打扰了……”


……


这个晚上,大家睡的都很好。


只是有些人醋鱼吃多了,多上了两次卫生间。


清晨醒来,李峥感觉状态很好。


昨晚的运动还真是有效啊。


之后早餐和乘车的时候,杨长乐又带着大家过了一些公式,重复了几点考试注意事项。


8点50分,李峥和林逾静分别步入了各自的考场。


离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理论考试,还有最后的10分钟。


非常讨厌的是,李峥和黄櫺骐被安排在了一起,刚好是前后座。


只是这一次,黄櫺骐的态度有些转变。


变得十分敬畏。


“嗯……这个……”黄櫺骐回过身,支支吾吾问道,“我只是好奇,没别的意思……就是……做的时候……不断的让对方说一些羞辱性的语言……这种玩法很爽么?”


“啥玩意儿?”


“就是……你是不是那种,需要一些刺激才有反应的人……”黄櫺骐小心翼翼地描述道,“比如我们之前,你也是需要一些刺激才回应我……这跟你喜欢的玩法,是不是有相通之处?”


“你到底要说什么?”


“算了……我还是实战吧……”黄櫺骐挑眉道,“考试即将开始,为了进入我的朋友圈,加油吧。”


“你想多了,我已经选好车了。”


“对,就是这种感觉。”黄櫺骐兴奋点头,“就必须这么说话你才理我。”


“神经病。”


“等等,我再试试……”黄櫺骐想也不想说道,“林逾静是丑八怪。”


“你丫敢再说!”


“哈哈哈。”黄櫺骐大笑着拍了拍李峥,“不说了,祝你考出好成绩,真比我高的话,驾照钱我也一并出了。”


“我不懂了,你就这么喜欢往外撒钱?”


“这叫投资。”


不多时,三位监考老师入场,大家都自觉收声。


9点整,下发试卷,考试开始。


李峥接过卷子,深吸一口气再彻底吐出,排空了杂念。


物理竞赛,强者很多,目前已知比林逾静分高的就有两个。


万不可因为称霸蓟京赛区就轻视对手。


即便是前桌看上去很不靠谱的黄櫺骐,也万不可因他学习不好的外貌而小觑。


现在,在这物理圣坛的阶前。


就算认定它只有1%的难度。


也要用100%的认真来对待。


就像第一次化竞一样。


开始审题!


之前陶菲菲已经强调很多次了,物理竞赛预赛、复赛、决赛的难度递进十分陡峭。


眼下一审,果不其然。


6道大题,总共280分,撑满了足足11页纸。


单从题面长度上来说,就已经碾压复赛了。


更关键的是,考试时间只有3个小时。


对某些小说作者来说,就算给他三个小时让他编故事,都不一定填得满这11页纸。


最夸张的还是第6题,光是题面叙述,就撑满了整整三张A4纸!


单题分值更是达到了恐怖的80分。


相当于前几年决赛两道大题合二为一了。


可以说,这是复赛那道“阅读题”的超级加长加难版了。


这道题也瞬间吸引了李峥的兴趣。


只一看,便无奈笑了。


与复赛的那道超级难题一样,这道题同样酷似一篇论文,其内容,完全就是去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中,有关“光捕获(光镊)”的内容。


考生必须在很的短时间内理解透彻,并根据题目要求,做出大量的计算进行解题。


甚至可以说,对于很多选手来说,3个小时的时间,单这一道题,都不一定做得完。


而李峥,很不厚道的笑了。


最后冲刺阶段,他跟林逾静可是从头到尾都在啃论文玩的。


头一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论文……怎么可能不碰?


当然,这位大佬得奖,并非只因某一篇论文,而是表彰他几十年来在激光操纵微粒领域的开创性成果,与其相关的论文至少十余篇。


其中难免有些很深的,牵扯到高精度实验的,现在的李峥和林逾静也啃不下来。


而这次考试,考的只是最基本的原理,是那位大佬十年前就实验确定的基础原理。


因此对于李峥来说,这完全不是一道现场学习题,只是一道普通的应用题,公式还都给你摆出来了,计算量也不过尔尔。


甚至比其它五道题,都简单了一截。


既然已经看到这里了,李峥只好选择从“最难”的最后一道题开始做了。


他也不想这样的……


没办法,他学的实在是太多了。


相邻的考场,林逾静也露出了类似的,不厚道的微笑。


这就不能怪我喽。


两个考场中,监考老师也是第一次看到真题,粗扫了一圈后,眼光都定在了最后一道,颇为惊叹。


“这不难为人么……”


“真让高中生解诺贝尔级别的难题啊。”


“算了算了,毕竟是要选拔顶级物理人才,这道题虽然超纲严重,但需要的东西还是都列出来了的,细啃总能做出来。”


“话是这么说,可考试时间只有3小时啊,就前面五道题这计算量,3个小时,根本都不够做到第六题的。”


“正常,280分的卷子,每年不也没几个上200的么?”


“行了,先转一圈吧,有几个不老实的。”


“走走走。”


于是,两边老师都溜达起来。


要说参赛者的综合实力,其实后一届总是强于前一届的。


究其原因,还是校内外培训强度的提升,竞赛的题型套路固然很多,但也耐不住那么多老师和学生成年累月的把精力砸进去。


可以说,出题组老师,一直在与竞赛培训老师斗智斗勇。


现在,题型上已经很难做出创新了,提升难度的方向主要有二。


其一,便是简单粗暴,人人气而诛之的“加大计算量”。


效果立竿见影,缺点也很明确,那就是“很不物理”。


因此,物竞才有了全国中学生微积分大赛的美名。


另一个方向,便是“阅读理解”了。


找出一些有趣的论文,做出变形说明,现场学习,现场考察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甚至可以说是科研能力。


毕竟,论文和方向太多,且难度巨大,应试机构不可能组织这方面的题海培训。


正因如此,这招才屡试不爽,题也越出越大。


两个考场的老师巡场的时候,多数同学还在怼第一题的计算,但已经能看出一些解题速度的差异了。


与高考不同,这种竞赛考试中,解题速度是非常核心的。


可以说,必须在两小时出头,完成前5道题,才有挑战第六题,冲理论200分的可能。


一个考场中,能达到这个速度的人,也不过寥寥几位。


对监考老师来说,寻找这样的学生,也是监考过程中难得的乐趣。


大家对一对,碰一碰,看谁眼光准能挑出种子选手,那还是很好玩的。


两个考场的老师,也分别在黄櫺骐、祁英男等人身旁短暂驻足。


不错,十几分钟的时间,第一题已经快解完。


而当他们走到李峥和林逾静身旁的时候,却是微微皱眉。


怎么才开始解第一题?


这种力学题,思路上没什么难度的,就是拼微积分算力么。


不是说这个李峥(林逾静)很强的么。


就这?


十几分钟了,就这??


可他们刚要走,身体突然又是一僵。


等等,那是什么?!?!


第六题……解完了???!


我可去你妈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