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仙缘非缘 > 第三百章 地宫(感谢大家的推荐票~)

第三百章 地宫(感谢大家的推荐票~)

作者:来打可爱多 返回目录

而后,


海大富见自己已然无缘道碑,便是将注意力挪到了岛上其他的地方。


整个岛屿虽是不大,方才埋着道碑的一片区域也已被海大富搜刮过一趟,但依旧有许多地方还可搜出不少的好东西。


许应没有同他一道去搜,只是将神识探入储物袋中,试探地想要询问一些东西。


道碑一开始摆的储物袋是诚前辈所在的那枚,诚前辈毕竟是许应最早认识的古兽残魂,他本能地更愿意相信诚前辈一些。


然而,诚不知道是之前受伤过重的缘故,还是有些恼怒许应不经他许,将真獬豸一并放出来的事,诚前辈所在的整个储物袋静若无声。


没办法。


许应只得将道碑重新挪到了法所在的那枚储物袋中,后者倒是干脆,依照碑石上记载的云篆,直接便是传声念了起来:


“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


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


水有兽焉,名曰蛊雕,


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


山元百二年蛊雕出鹿吴,祸乱北穹一隅。


有真人曰“出九”,不啻其行乃擒之,制以标本,伏于地宫,以示……”


因为残破的缘故,法前辈说到末梢处便直接戛然而止了。


大致意思许应也能听得明白,应当是记载着早期一桩元婴修士擒拿古兽蛊雕的事迹,这蛊雕既然能被元婴真人擒拿,想必在古兽中也不算什么厉害的一类。


前面记录的多是蛊雕的形貌、习、出没轨迹;中间则是一些用途,便是说蛊雕为人捕获之后能做什么;最后则是一桩鲜活的案例。


整体来讲,这枚道碑记录的东西有些平平无奇。


但它的主要作用还是通过辨别,让现今的修士得以认识到云篆这种灵文字的使用。


“前辈你说这后头残缺的内容应当会是什么?”


许应对着储物袋里的法传声问道。


“还能是什么?无非便是那放着蛊雕标本的地宫位置、事的缘由、地宫的一些注意事项罢了。


不过……你若真去了地宫,且记得将那蛊雕的精血给我。


碑上所言蛊雕既已被那‘出九真人’制成了古兽标本,它一磅礴血气自然也被‘出九’炼制成一枚精血元珠,如无意外那精血元珠应当会存放在标本四周,用以稳固标本形貌。”


许应想了想,却是开口拒绝道:“不瞒前辈昔唤醒您的一些精血都是用的诚前辈的分量,我心中本是打算将下次所得的精血一并还与他的。


这次若有所获,也当先考虑于他。”


这话许应说得真心实意,虽然也有提防獬豸法的成分在。


储物袋中那枚法所待着的黑石忽而颤颤以表不快,但紧接着还是传音道:“给那头蠢物作甚?你不是有头鹰类灵宠吗?


倒不如把精血给它吞服,也胜过给那蠢物浪费了好。


它是鹰类妖兽跟脚,按理来讲属于天鹏后裔,你若是给它蛊雕精血吞服,必然会有奇效。”


许应一听好像也有道理,当即传音道:“晚辈替灵雀谢过法前辈。”


“嘿嘿……”


边笑着,法也是隐匿了踪迹。


好巧不巧,另一边海大富便又是发现了一处地方。


“许道友快些过来看,此处好像有道入口。”


入口?


许应也是当即赶了过去。


海大富发现的入口离着道碑不远,十之**可能是道碑里记载的那处地宫所在。


如此一想,许应不脱口说道:“海道友当真是福星啊!竟然每每皆有奇遇。”


海大富也是大笑,“哪里来的福星之说,若不是许道友引我来此,又怎会有此番机遇?”


二人皆是赞笑。


不过许应却是不能与他纷说,此处是地宫,自己已从道碑上得知如何如何。


他只是建议道:“海道友,不若我等下去一观如何”


海大富见识不多,经验却是丰富。


当即自储物袋里取出一打符箓攥在手中,上头有照明用的火符,也有探路用的傀儡符,亦然有一些防的五行盾符。


都不是什么名贵的符隶,却胜在品类齐全,探险入危倒是实用得很。


有海大富这种队友,许应自然不会走在前面,他只是一路跟在海大富后,若是他还像之前那般表现,再行出手也是不迟。


海大富看着许应有些唯唯诺诺的样子,当即大跨一步,轻拍口,讪笑道:“许道友放心,先前与那血鲨首领斗法,与那金银城黑厮打斗,皆不是我擅长的地方,故而有些为难。


此次探险事宜,许道友且安心跟在我海某人后,一应事我海大富皆是熟络得很!”


许应也不知道他是真的行,还是假的行,只是拱手说道:“那便有劳海道友了!”


“哈哈……放心,放心!”


说着,他便是一道白芒法术将地宫入口打开,自顾自地跃了下去。


周遭都是那种黑漆漆的古灵木,不透光甚至还有阻隔神识、真元的功效,许应将灵雀放了出来候在入口处。


“许道友快下来,底下好像没什么机关阵法。”


许应顺着海大富的呼喊俯看了一眼,底下确实已经亮起了照明符箓的光亮,许应也是御使真元飘落而下。


手中忽而也是多出了一打低阶符箓。


之前在迷雾海与血鲨盗首领斗法时,他便把上威力可观的攻击符箓尽已用完。


如今手上的这打符箓,都是类似于方才海大富手中一般的实用符箓,也是许应一直备在边的。


修真界中走南闯北经验丰富的可不止是散修,散修的经验可能更多地贴近于他们个人的况。


但修真宗门代代传承之下,早已把从古至今的大部分可能遇到的况汇集成册,薪火相承警示一代代弟子门人。


道理虽是陈于玉简,却具有极大的普适,也容易为普通弟子接受。


最早入门时候,也就是在黄原谷的三年时间里,大部分入门的万松门弟子皆有学习这些老一辈修士传承下来的野外经验,自然也都能铭记于心。


入口至底,大概落了不到半息功夫。


由此,许应也能推断出这地宫大概的离地距离。


下面原本是有些漆黑的,但好在二人皆有照明符箓傍倒也不在意这种漆黑感。


更何况哪怕见不着实物,作为修士也有神识作为自己的第二双眼睛。


刚一触地,


许应便是径直走了过去,先与海大富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