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苏尘柳采琪小说 > 第466章:她只是途经他的绽放(1)

第466章:她只是途经他的绽放(1)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三年前的大年初一、大风如鼓之夜,有一头雄狮在一群鬣狗的围攻下,凄凉死去。


它伟岸的身躯被鬣狗、秃鹫和中山狼们分而食之。


那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饕餮盛宴。


每一头鬣狗、每一头秃鹫、每一头中山狼都吃得满嘴流油。


三年之后、离家七年的雄狮儿子归来。


它用过去七年磨砺出来的捕猎技巧、开始戏弄和虐杀那群鬣狗、看着它们挣扎和绝望、又在昨天晚上把秃鹫和中山狼们全数咬死。


鬣狗们彻底慌了——因为它们知道,离这头年轻雄狮对他们的最终处决、也就只剩下短短两天,还不到四十八个小时。


它们的生命、正式进入倒计时——


……


第二天,大年二十九。


距离最终清算、只剩下短短两日。


昨儿晚上把秃鹫和中山狼们都送上路后、已经没有任何铺垫工作要做。


所以苏尘这两日都不打算外出活动。


就准备窝在书房看两天书。


看的却不是他喜欢的史书和兵书,甚至不是太白诗、稼轩词。


而是他义父苏定方生前的所有著作。


苏定方下海之前,在君山学府教书育人,是个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大学教授。


那许多年,零零碎碎的,也写了不少东西,只是没有系统整理过。


国朝传统、对一个人盖棺定论,讲究一个“三不朽”。


立功、立德、立言。


在苏尘看来、义父此生、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功业德行都明明白白摆在那里,自不需别人评说。


倒是这立言、他这个当儿子的,可以帮义父做一做。


把义父生前所有著作系统性整理一遍、汇编成文集。


连名字他都想好了——《天地春秋》。


这是一件琐碎事儿,需要他静下心思,慢慢整理。


其实以苏尘手中权柄,只要一声令下,有的是文人才子帮他做这件事。


但他还是选择自己去做——


细细把义父生前著作品读一遍,这个男人四十八年的人生轨迹,全都呈现在他面前。


对苏尘来说,这是一场灵魂的洗礼。


生他者,确实不是义父。


但他能被国相誉为“国士无双、天生圣者”,靠的便是义父十年养育、对他的言传身教、谆谆教诲。


是这个男人,塑造了他的三观。


所以苏尘把苏定方当成自己亲生父亲,并不只是因为十年养育之恩,更因为这个男人塑造了他的灵魂。


这天他早晨六点就起床,简单吃了早饭,便窝在书房整理、一直整理到晌午,正准备吃了午饭继续整理,便有电话打进来。


看了看来电提示、苏尘微微蹙起眉头。


电话是一个许久未见的长辈打过来的——李翰华、李叔。


就苏尘了解到的——


当初四大家族开始围攻义父时,也曾拉拢利诱、甚至威胁过李叔。


李叔却做了跟冯文辉、郑钧、钟鸣、孙越、马琍等人截然不同的选择。


他不仅没有出卖义父。


还坚定地站在了义父身边。


哪怕他的那点身家,跟四大家族比起来,简直螳臂当车。


甚至在苏定方凄惨死去后、李叔都还在一直谋划着、要为义父讨回公道、报仇雪恨。


做朋友做到这个份儿上、李叔绝对对得起朋友二字。


更别说自苏尘小时候起、李叔就一直拿他当半个儿子看、并不比义父对他差。


这也是苏尘极为尊重李叔、极为在乎他感受的原因。


只是因为他跟李文初婚约作废之事、多少有些伤害到李叔。


所以最近两月、叔侄二人,都没有联系过。


看到是李叔打过来的电话,苏尘也就按下了接通键。


“叔……”


苏尘主动打招呼。


他跟李文初这个曾经的未婚妻,是闹得很不愉快。


但此事又跟李叔有什么关系。


“尘儿……”


李翰华先跟苏尘闲聊了几句,然后说出了给苏尘打电话的原因。


“尘儿你知道的嘛,咱们南郡,素来就有大年三十儿吃团年饭的习俗……”


“明儿是大年三十、你肯定是要陪徐姐和红豆丫头的、但是今天叔家里面团年……你得空的话,来吃顿便饭?”


“咱叔侄俩也得有小两月不见了……叔这心里啊,可一直在挂念你……”


“听你说过、此次回来军部只给你了三月假期、眼瞅着你又得去北境戍边……这一去,下次再见,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


李叔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苏尘自然没有不去的道理。


“叔,行,我洗个澡换身衣服,跟着就过来——”


挂了电话、苏尘鼻子有些发酸、也有些自责。


“苏尘啊苏尘,你自诩八尺男儿,俯仰无愧天地……但是李叔许多年来待你如亲子……怎么的、也该时常去拜访看望的……”


他自幼失祜、天生孤苦。


义父去后、这世间值得他记挂的长辈,也就只有义母和李叔二人。


不过一想到要去李家吃团年饭、又忍不住想起了李文初那个丫头、他曾经的未婚妻。


“文初这个丫头……上次被阿兰狠狠教训了一顿,失魂落魄般的离去、铁定大受打击……”


“说起来,我跟她也没什么化不开的恩怨,要不就乘此机会、跟她好好谈谈吧……”


思忖到此、苏尘便起洗澡换衣服,然后叫李存孝驱车带他、往李叔家走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