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将军世家多了个技术宅 > 第二百五十七章 研究院竣工

第二百五十七章 研究院竣工

作者:夏季稻谷香 返回目录

送走千夜离,汴京恢复一片平静。


最近宋书书很高兴——研究院,终于完工了。


占地百亩的研究院,修建的很好看。


按照宋书书要求,修建了十二个实验室和研究所,其中军工实验室、电力实验室、生物实验室、材料实验室、基础工程研究所、数学研究所已经装进去了,剩下的空着。


除了实验室和研究所,按照宋书书的要求,还修建了教学场所。不仅用作教学方面,以后还有成果的发表、颁奖、开会都在这里。


教学楼和实验室后面,空着的是大块的试验田,什么有杀伤力的实验,还有什么种子实验,都可以在这儿做,放得开。


还有两区宿舍楼,可以容纳至少三百人的住宿生活


再有就是图书馆,一建就是两栋四层高相互对立。


这是宋书书要求建造得最大的地方。


一栋用来收集普通的书籍,面向所有人提供借阅。


一栋用来陈列研究内容、数据和资料,仅供内部使用。


当前只有面向群众的图书馆装满了,里面的书籍大部分来自傅总的捐赠。里面甚至有绝版书籍。


宋书书一直认为从长远来看,教育和民族意识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中心轴。


拿一个简单的例子,地球文明时期的德国。


他在历史长河中,世人最先关注的大概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闪电战。


为什么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有勇气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其背后和教育有着紧密的关系。


德国是首个实行普及教育的国家,这个时间可以追溯到地球元年1806。并且在之后明确颁布法律,所有儿童接受四年基础教育。其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使得德国成为当时文盲率最低的国家,培训处的优秀工人托举起它的制造业。


这让德国的工业和科技实力都位于世界前列。


美国当时几乎可以被称之为暴发户。之所以能够在二战如此厉害,因为他在二战开始前并未参战,大发战争财、广收全球顶尖的科学家,迅速占领科技制高点。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爱因斯坦最开始是德国人;二战之后美国的研究性学院几乎是按照德国的大学打造。


宋书书觉得想要将整个国家的实力都提升,傅玄在教育上不下点儿血本是不行的。


不仅仅是要下足本钱,还需早日改革。


传统的四书五经自然是不能满足这种模式的发展,将理科、工科加入进来,实行双轨制教育是最好的方式。


如果她是皇帝,这事儿早就做了。


但这不是傅玄是皇帝嘛,宋书书看向旁边厚着脸皮跟来的傅玄。


“为何看朕?”


“哎。”宋书书叹了口气,就这悟性,还得提点啊。


啪——


宋书书脑门儿被傅玄用扇子拍了一下,“没事学什么故作深沉?”


宋书书:……瓜皮。


见宋书书呆在原地,傅玄停下脚步,“里面的不看了?”


看!


怎么不看?


宋书书先一步进了屋,这房子里面的构造,不是还得瞅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