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嗯,战场实在是太危险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嗯,战场实在是太危险了!

作者:云绕半山腰 返回目录

三平关城墙之上,萧承拄剑而立,眼神平视前方,一脸凝重之色。


在只有他能够看到的视线之中,巨大的转盘之上,各色光辉一一闪过。


片刻之后,转盘停下,一道蓝色光辉一跃而出。


【蓝色训卡,面涅将军。


卡牌效果:使用后,拥有臣子,狄青。


卡牌说明:天生狄公,辅圣推忠。情存义烈,志嫉顽凶。


狄青,北宋时期名将。出身寒门,年少入伍,因面有刺字,善于骑射,人称“面涅将军”,凭借战功,迁至枢密使。后受猜忌,抑郁而终。


武力91,文学63,智慧82,道德87,年龄29,统御95,政治58,魅力89,忠诚100,野心58】


萧承看清卡牌内容之后,眼睛亮起。


呀,是狄青诶!


出身微寒,累战功,官迁枢密使。以武将之身,还是在北宋,那个武德不甚充沛的朝代,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突破了职业上限的存在啊。


想到这里,萧承突然扭头,看着身边随侍的剧孟,道:


“我朝之中,可有在犯人面上刺青,充入军中效力的条例?”


持剑护卫的剧孟闻言,有些不明所以地回道:


“回陛下,倒是不曾听说过此条刑罚。我朝军人颇受尊重,更有建功立业之机会,历年从军的青壮,从未缺少过。而发配之人,也多是发配往南疆荒芜之地,所以不会充入军中。”


说到这里,剧孟又补充道:


“只听说有游侠儿,或是为了威风,或是为了显示自己身份,才在身上刺青。”


萧承点了点头,道:


“罢了,只是随口一问。”


若是有这条刑罚,萧承第一时间便会让人废去。


保家卫国的军伍之中,若是混杂着罪犯,民间对其能有什么好印象?也不利于萧承即将着手的军制改革。


这个时候,一道急促的马蹄之声响起。一名云国骑兵,快马疾驰进入三平关中。


“怎么回事?”萧承皱眉问道。


身边随侍将校听到萧承开口,立即起身前去问询。


片刻之后,前去将校回来,对着萧承拱手道:


“启禀陛下,探马回报,此前接应陛下的最后一支骑兵,在距离三平关,东四十里之地,被夏国大军咬住,局势危急,特来求援。”


萧承闻言,却是朗笑一声,昂然道:


“既然是为接应朕而身陷敌国的将士,朕岂可坐视不理?备马,朕亲自去接他们!”


其实对于见识过萧承在战场之上大发神威,所向无敌的边军将士,对于萧承要上战场的要求,自然不会阻拦。


听到萧承所言,一众将校眼露炙热,面上难掩兴奋之色,齐声喝道:


“愿随侍陛下身前!”


跟随萧承身后,于战场之上睥睨无敌,踏破敌军军阵,对于一众将士来说,没有什么能够比这更让他们热血沸腾的事情了。


旁人无法看到的视线之中,金手指面板之上,数行小字浮现其上。


【……


佩戴帝卡:西楚霸王-项羽


……】


也不知道凭着自己的手气,这辈子还能不能装上【西楚霸王】的帝卡了。要是不赶紧趁着体验卡还生效的时候多用用,岂不是亏大发了?


而三平关东边四十多里的地方,数百云国骑兵,被一支夏军骑兵死死咬住。


除此之外,远处还有大队夏国的骑兵,在夏军主帅的指挥之下,分出数队,自两翼包抄而来。


前方道路之上,更有提前赶来的夏军步卒,手持铁盾,长枪如林,死死挡在了云军前方。军阵之后,更有夏军弓箭手,弯弓搭箭,瞄准着云军。


夏军包围圈已然形成,只听得“呜~”的悠长军号之声响起,原本死死咬住云军的夏国骑兵,突然马速一减,与云军拉开了距离。


只听得“铮”的一声闷响,夏军弓箭手松开弓弦,漫天箭雨纷纷落下。


云军领头将领见状,不由得厉声吼道:


“不准停马,快冲!”


箭雨密集,他们也只着轻甲,除了借助马速速速冲出箭雨覆盖之地,再无别的办法了!


但纵使为首的将领应对得当,夏军的箭雨纷纷落下,密集无比,还是有不少骑兵,中箭滚落下马。


不过一轮齐射,便立即损失数十名骑兵。


云军将领怒目圆睁,看着前方严阵以待的如林枪阵,却是忽然长喝一声,调转马头,朝左侧包围着自己的夏军骑兵冲杀而去。


这云军将领,到底也是沙场宿将,知道在自己仅有数百骑兵的情况之下,去冲前方军阵,必定是死路一条!


如此局面,唯有调转方向,和两边夏国骑兵缠斗一起,既可避免正面冲击枪阵,也可不让夏军弓箭手肆意倾射。


数百骑兵,在为首将领的带领之下,猛地一个冲锋,朝左侧夏军冲杀而去。


左侧夏军猝不及防,便已然被云军近身。


此时的夏军主将,看着云军如此,眉头一皱,然后令旗一挥。


当即,数股骑兵,齐齐围了上去,将云军尽数包围,眼看便有覆灭之难。


“杀!”


就在此时,震天喊杀之声,忽然响彻四周。


远处,萧承一马当先,锦绣披风随风飘荡,猎猎作响,手中的金色莲花禅杖,挥舞地越发熟络,远远望去,颇为显眼。


身后紧随而来的,是数千士气高昂,精神抖擞的云军精锐骑兵,喊杀着冲袭而来。


杀伐之气,伴随着这振聋发聩的喊杀之声,宛若潮水一般,朝夏军涌来。


夏军之中,有不少三平关溃败而逃,又被重新整编的士卒,看着萧承的身影,以及他手中那显眼的禅杖,这些士卒浑身立时颤抖起来,指着萧承的身影,惊呼道:


“是云军之中的那个鬼神!”


“是他,真的是他。”


“不能和他打,快撤!”


两军尚未接触,夏军之中,便立时有士卒难以遏制心中畏惧,推搡着要朝后撤去。


如此做派,哪怕是未曾见过萧承神威的夏国士卒,也不由得被同伴影响,士气为之一弱。再看云军周身凛冽杀气,心中更是发颤,下意识地朝后退去。


陷入包围,本来已然等死的云军将领,看着远处突然杀来的援军,双眼之中爆发出无比的神采,高声喝道:


“援军来了,咱们有救了!随本将,杀啊!”


数百云军,士气顿时一振。调转马头,朝前方已然有溃散之像的夏军军阵,冲杀而去。


远处的夏军将领,看着萧承的领头冲杀而来的身影,那肃杀凛冽之气环绕全身,冲天煞气不断涌来,恐怖无敌的气势,让他顿时浑身一凉。


此前从三平关逃回来的同僚口中对萧承的描述,顿时回想起在他的脑海之中。


该死,这仗,哪有这么打的?


这云军从上到下,就透着一股子邪劲儿!


将领权衡再三,实在不愿为了这数百骑兵折算太多兵马,当即一咬牙,道:


“命大军让开道路,徐徐后撤!那些云军,不用去管。”


令旗挥舞之下,骑兵部队当即反应过来,远远散开。


而前方维持阵线,直面萧承威势的夏军步卒,哪怕是在将校的催促之下,也难以维持阵型。让开道路,避免交锋,直接变成了溃败,四散而逃。


数百云军骑兵快马疾驰,终于与援军汇合。为首将领,看清领头冲杀的萧承面貌,先是一愣,旋即眼中一红,感激涕零道:


“末将无能,累陛下亲来救援,万死难赎其罪!”


萧承朗笑一声,道:


“此前你等是为接应朕而深入敌国,今日你等遇险,朕也自然要前来接你们回来。你们都是好样的,不曾丢了我云国军人脸面。回去之后,朕要重赏你们!”


撤回来的数百骑兵,纵使不认识萧承,但见将领的称呼,也顿时明白过来,神色动容,看着萧承面露崇敬激动之色,齐声喝道:


“谢陛下!”


萧承挺身战马之上,双眼凌厉,望着远处乱成一片,畏缩着不敢上前的夏军士卒,心中有继续冲杀之意。


他身后紧跟的数千云国骑兵,也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就等着萧承下令,便立时朝夏军冲杀而去。


但就在此时,旁人无法察觉的视线之中,萧承身后那雄伟的金色身影忽然一顿,然后径直化作点点金色光芒,消散于空中。


体验卡,到期了!


感受着体内快速消散的力量,萧承有些不舍地砸了咂嘴。


没有【西楚霸王】这张帝卡,失去了那无与伦比的武力,萧承顿时勒住战马,不再前进半步,同时立马换上了【大理太祖】的帝卡,以保证自身安全。


嗯,战场之上,实在是太危险了!


萧承花了片刻功夫调整了一下心态,然后身形一挺,伸手指向前方夏军,傲然道:


“众将士看看啊,夏军如此废物,却还胆敢犯我疆土,当真是不知死活!三平关今后到了我军手中,夏国西南诸地,便仍由我军驰骋!今日归国好生歇息,修整完毕,再给朕前来,将夏国闹得天翻地覆,血债血偿!”


萧承说话之间,已然用上了内力,声音清晰地传到了云夏两军耳中。


一时之间,夏军将校,有人面色铁青,愤愤不已。有人浑身颤颤,满带畏惧之色。


反观云军这边,将士们士气更是昂然,齐声山呼道:


“谨遵陛下之命,必让夏国血债血偿!”


对面夏军,听着对面传来的山呼之声,上至将校,下至士卒,皆是呆立,愣愣的没有反应过来。


“那人,是云国皇帝?”


“听这架势,好像是吧!”


“这么说,云国皇帝之前,一直都在我夏国境内?


“难怪大帅下令,一定要将那支假冒我军的云军堵在国内啊,原来是这个原因……”


“云国皇帝啊!得擒敌国君王之功,就在眼前。咱们,是不是……”


“你要寻死你自己去!没听此前军中传言啊,这云国皇帝,此前破三平关的时候,是靠蛮力,生生砸开城门的!”


“嘶,真的假的,这还是人吗?”


夏军主将,紧盯着萧承身影,忍不住握了握腰间佩剑,心中不由有些意动。


若是能将萧承擒获,那可是天大的功劳……


夏军主将咬了咬牙,回想起刚刚在萧承身上感受到的,那恐怖到了极点的气势,终究是没敢下令动手。


此时的夏军主将,生怕之后没办法交代,自然也不敢领兵退去。只能就这么呆立在原地,目送着萧承领着云国大军,缓缓离去。


当萧承领着大军,回到三平关的时候,城墙之上,两道身影便是匆忙跑了下来。


“臣等,拜见陛下!”


老太尉陶艾,带着镇东将军石安,连忙迎了上来。


二人行礼完毕,站起身来。


看着萧承身穿铠甲,被众将校簇拥着,老太尉终究还是没能忍住,开口直言道:


“陛下万金之躯,而沙场之上凶险,实在不能……”


萧承翻身下马,连忙打断道:


“老太尉所言,甚有道理!此前朕无可奈何,只能亲临前线。但如今,边军效死,又有老太尉坐镇,朕若是再以身犯险,实在是置朝野百姓于不顾!所以朕决定了,明日便启程归京,坐镇朝堂之中。”


老太尉话还没说一半,便被萧承给打断了,张了张嘴,将原本准备好的话咽了回去,略带疑惑地看了萧承一眼,似乎是在想为啥自家陛下突然这么配合。


一旁的镇东将军石安见状,连忙躬身一礼,大喜道:


“陛下能够以云国朝野为重,是再好不过了!如今三平关入我军之手,夏国西南腹地可肆意袭扰。夏国吞我疆土之谋,已然落空了。陛下也可安心回朝,坐镇京中了!”


萧承领兵出征之时,他石安是最为担忧煎熬之人。


毕竟若是萧承出了一点事,便是事关云国社稷安危之大事!


既要处理军务,防备夏国、黎朝两方,又要为萧承担惊受怕的。


如此煎熬,一次便已经让他担惊受怕,白头发多了许多。若是再来几次,他这寿数都得折上不少。


萧承眉头一挑,抬头看向中庆城方向,露出一丝轻笑。


当初他夺回权势,手中势力不够,难以彻底掌控朝堂上下,这才对百官、佛门,多有隐忍。


但如今,他已然尽收边军上下之心,又携大胜之势还朝,誓要一扫国中上下的牛鬼蛇神,尽收权柄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