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制药师系统 > 第093章 每天多提取一点就发财了

第093章 每天多提取一点就发财了

作者:二将 返回目录

经过的周文的劝说后,侯保国答应留下来做科学研究了——被研究。


朊病毒本身就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病症,何况侯保国的病情又极其特殊,有着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让秦海涛他们帮着侯保国办理入院手续,周文和杨立群商量了一下。


随后又打电话给出差的张曙光,把情况告诉了他。


张曙光闻言自然也是一百个赞同。


三个人联名向上面申请研究课题,包括侯保国的补助。


把这件事处理好之后,周文也开始忙论文任务的事情。


三篇scI,说实话,本来是非常有难度的。


不过王辉耀的话倒是点醒了他。


作为《水稻蚜虫的基因改造技术》的实际明人,他本人只有区区一篇毕论被scI收录;


反倒是国内的一些基因工程学教授,借着这个机会,前后已经表了上百篇论文,其中有十几篇被scI给收录了呢。


你说这叫什么事?


接下来一段时间,周文白天工作做任务之余,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写论文了。


说实话,他一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或者说清高,不愿意“啃老本”。


可是想想,表论文不仅能完成任务,而且也能推动基因改造技术的产业化展,算是一举两得了,何乐而不为呢?


他把之前的研究数据全部翻出来,然后加上一些基因工程方面的国际前沿理论知识,花了十天时间,炮制出来三篇论文。


这些论文很水,基本上大同小异。


对于水稻蚜虫基因改造技术的再研究,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不过谁让他是水稻蚜虫基因改造技术的第一人呢,他现在就是这方面的权威。


既然连跟风的那些论文都能被scI收录,如果不收录他的,那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嘛?


周文简单修改了一下论文,然后把论文分别投给了国内三大生物核心期刊。


《细胞研究(英文版)》、《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以及《中国科学》


仅仅两天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和《中国科学》便给周文回复消息,初审已经通过。


而《细胞研究(英文版)》的主审人之一,中海市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寅 ,在3o号上午给周文打来电话。


“周医生你好。”


“您好张教授……”


简单寒暄了两句后,张寅斟酌着说:“你的论文我看了,还是有些太单薄了……”


如果换着一般人的话,张寅堂堂《细胞研究(英文版)》主审人,根本不可能打电话过来。


不过周文却不一样,他的《水稻蚜虫的基因改造技术》,是近些年来国内生物界屈指可数的几项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更难得是,还是实用性技术。


张寅非常看好周文,觉得他未来能成为中国基因工程领域的代表人物。


也正因为如此,张寅看不得他水论文,才特意打电话过来。


周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好的张教授,我知道了。那篇论文写的确实有些着急了,我回头再好好琢磨一下吧~”


“那行,回头论文如果写好了,你可以直接打我电话,我帮你把把关,这个号码就是我私人电话。”


“麻烦您了。”


“不客气……”


挂断电话,周文也并没有放在心上。


他心里很有逼数。


对于《细胞研究》审核不通过,他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毕竟几天时间水出来的论文,质量能高到哪去?


能通过两篇,已经不错了。


更重要的是,任务奖励那么高,系统可能让他轻轻松松就完成吗?


只是这样的话,他还要继续写基因改造论文嘛?


如果不写基因改造技术,又写什么东西呢?


线状病毒和eIV当然也能写,但是这里面涉及到一些治疗方面的东西,他不方便透露。


如果言之无物,纯粹靠猜想的话,那这样的论文想表在scI上面,还是很有困难的。虽然他精通理论基础。


周文一时间有些头疼……


晚五点半。


侯保国正在病房里晚饭。


经过杨立群的再三沟通,侯保国的补助到底是申请下来了。


这段时间,侯保国一直就待在检测中心的隔离病房里。


每天有人过来定时给他做检测,隔三差五还要抽血化验。


平时没事的话,他可以看看电视,病房里有网路电视。


也可以到楼下固定区域去转转。


一日三餐都是送到病房里面的。


对于这样的生活,侯保国本人很满意。


他说,自从父母死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对他这么好过。


他表示,如果可以的话,他想一辈子留在医院里做研究工作——被研究。


周文临下班前,和杨立群一块过来看望侯保国。


“今天感觉怎么样?身体没有什么不适吧?”杨立群问到。


侯保国满脸的胡渣子以及乱糟糟的头都剃掉了,露出一颗光秃秃的脑袋,以及千沟万壑的脸。


听到杨立群的话,侯保国摇摇头,“没有,都很好。”


说话间,侯保国本来正常的脸色,突然变得扭曲了起来,明显是控制不住的想笑。


这不是应激反应,而是侯保国大脑里的朊病毒造成的。


周文说:“你记住,如果在没有情绪波动的情况下想出笑声,不要忍,尽管笑。”


“嗯……哈哈哈……”


周文在侯保国笑的时候,打开真视之眼去看侯保国的大脑。


暂时没有什么变化。


那些变异蛋白质分子,侵蚀正常蛋白质分子的度很慢。


杨立群嘱咐了侯保国平时的一些注意事项,然后便跟周文一块离开了……


7月31号上午,药物研究所。


陈若冰花了一个小时写完一款新药临床试用评估报告,保存后站起来伸了个懒腰。


走到窗口边看了看,今天天气很热,才九点钟,外面树上的知了,已经热的“吱吱叫”了。


就在这时,陈若冰看到周文开着电动车,从东面慢慢悠悠的过来了。


陈若冰转身拿起桌上的手机出了办公室。


临床药物研究所大楼只有五层,一楼是办公室,实验室在二三四五楼。


陈若冰走楼梯来到三楼,周文正好从电梯里出来。


“陈主任,早啊。”


陈若冰笑呵呵道:“都九点了。”


“是嘛~”周文看了眼墙上的挂钟,笑道:“还真是~刚去检测中心做了个电镜观察,忙忘记了。”


陈若冰点点头,随后笑道:“对了,昨天做了几组新药测试,dna都用完了,能不能麻烦你再提取几株啊?”


周文笑道:“行啊,没问题。”


说着周文去了实验室。


陈若冰也跟了过去。


到了实验室,周文立刻动手提取dna。


陈若冰就在旁边看着。


周文双手十指非常灵巧,就像一双会跳舞的精灵般,弹奏着优美的旋律。


看他提取dna,简直就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陈若冰感觉自己都快爱上他的手指了。


“怪不得你提取的dna浓度那么高呢,你这双手,简直就是为实验而生的。”陈若冰感慨着,“要是你每天能再多提取一点,你就财了。”


正在做实验的周文,转头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什么啦?”陈若冰楞了一下,反应过来后说:“我说你这双手,简直就是为实验而生的啊。”


周文摇头说:“不对。后面一句。”


“后面?噢,我说你要是每天能多提取一点,你就财了。”


周文一脸奇怪的问道:“为什么这么说啊?”


陈若冰笑着说:“因为你提取的dna浓度高啊,很多科研院所都会抢着要的。”


周文楞了一下,然后才明白过来陈若冰说的什么意思。


“握了棵大草……”


——


ps:对不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