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异世掌天庭 > 第五章 封神

第五章 封神

作者:大世无争 返回目录

褚严与王正卿相对而立。


“时间到了么?”


王正卿平静的问。


“时间到了!”


褚严伸手一招,王正卿顿时觉得自己身子一轻,好似身体摆脱了什么枷锁。望向一旁倒在地上的另一个自己,王正卿不免惊讶。


“这是……”


“这就是死亡么?哈哈,倒是,人呐,难免一死。”


王正卿似洒脱,似放纵,又似解脱,大笑起来。


等他笑过,褚严才接过话来。


“可有眷念?”


“小时家贫,吾在城南的家中苦读,如今想起,甚是怀念故居。”


“可是这里?”


褚严挥手一抚,两人来到头天住过的那座残破的庄园之外。残垣断壁,碎砖破瓦,似在述说曾经的辉煌。


“小时不是……”


王正卿沉默片刻,这才说道。未等说完,褚严含笑挥手。残破的庄园散去,出现眼前的,是一座破旧的小院。


王正卿激动的哽咽,指着那小院,久久不能言语,只是不断的点头。沉默一阵,仿佛在做缅怀。老头又缓过神来,悠然神往。


“虽是家贫,但那时父慈母爱,我也发奋图强,心无旁骛,苦读经书,却只希望有朝一日,能富贵还乡,给父母一个安生的好日子。”


“那可实现?”


“实现了!”


褚严手在一挥,又恢复了先前的庄园,只是不再残破,焕然一新。亭台楼阁,仆从围绕。王正卿又仿佛回到那时,在其间时光转换,能见二老含笑而终。


“还有眷念否?”


“有!”


褚严明了,手再一挥。两人出现在一处野渡,旁有一间小屋。


“寒窗十年,我进京赶考。与子崇兄相遇于此。相逢恨晚,谈古论今,通宵达旦。又共立志,相互扶持,涤荡世间,恢复清明!”


随着王正卿呢喃般的回忆,两个年轻的身影站立在木屋之前,有如志士,昂然登船。


“还有……”


褚严手又一挥。


金銮殿上,挥舞笔墨。年轻的王正卿得中状元,跨马游街,志得意满。


“再来……”


王正卿也受到感染,豪迈之气顿生,向褚严呼喊道。


“我先点翰林,后又主政一方。贫寒子弟,当知民生困苦。吾披荆斩棘,还一方清明。”


犹如一轴画卷展开,生平得意之事在其中缓缓流动。画卷中,王正卿勤政一方,百姓安居,政治清明。


随之一转,金戈铁马。王正卿站立高墙,挥斥方遒,真乃平生兴事!


“陈朝大军来攻,一月连破三关,进抵京都。群臣犹如小丑,心惊胆寒。陛下亦有远走之议。我力排众议,领军抗敌,终败陈军。恢复大胤千里山河。”


再度转换,先帝榻前托孤,领旨辅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群臣莫不拜服。王正卿却依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逾越。对幼帝恭敬有加。


“畅快,畅快。”


回忆到处,王正卿顿觉酣畅淋漓,这是他这辈子的顶峰,无愧先帝,无愧本心,如有酒,当浮一大白。


“可还有眷恋?”


“无了!无了!此生无愧呀!”


“那可有惦念?”


“有!”


褚严点点头,“那便去!”


瞬息之间,两人落在一处山间,荒凉冷清,正对着一处坟墓。


“此乃你好友刘子崇之墓!”


王正卿大惊失色,悲从中来,跌坐到地上。


“原来,原来子崇兄已经,已经先我而去了。”


还没来得及从悲切中醒来,画面一转。正是刘子崇弥留之际。抓着家人的手,奋声疾呼:“逆乱朝政,宵小横行。我恨,我恨呐!正卿贤弟,正卿贤弟……”


这一次,王正卿沉默了许久。这位好友去时,依旧不忘初心,可惜有心无力,抱憾而逝。


“那再来……”


褚严不等开口,画面再转。


冰天雪地,数十衣衫褴褛之人,奋力的抬着数根巨木。几名军卒手持皮鞭,绕行在队伍之间。不时皮鞭挥落,就能听见一声哀嚎。


两人落在其中一队面前,其中一人,年方四旬,头发杂乱,嘴唇干裂,但目光坚定,神色清明。


“至儿!”


王正卿心中一痛,轻声呼唤。然而他却毫无感知,从两人身前走过,只听见厚重的喘息声中,他依然不停念叨着。


“孝则事父,忠则事君。行无害,言无难,和而……”


一个军卒走过,听见这似呢喃之语,哈哈大笑。“以为你爹还是那个当朝宰辅么?不过一犯官之子而已。罪孽深重!”


其他几个军卒听了,也跟着大笑起来,甚至有些苦囚,也跟着一起在笑。


王正卿之子却毫不在乎,依旧自顾自的背诵着,渐行渐远。


王正卿没有追上去,而是露出欣慰的笑容,连连说道:“好,好,不愧我王正卿的儿子。君子有其骨啊!”


画面再一转,两人回到原地。


褚严再次发问。


“可有恨?”


“无恨。想我一生,有过贫贱,享过富贵,得过权势,谁人一生有我精彩。既然无憾了,当然也无恨了。只是,还有一点点的怨气。”


“说!”


“子崇兄之恨,我还放不下。终究有些耿耿于怀!”


褚严点头,笑着说道:“如此,那我给你答案。”


说话间,两人出现在一贫寒之家,一间陋室,一名学子!


“十年之内,此子当为状元。二十年,位及宰辅。他会涤荡朝堂,还大胤一个朗朗乾坤!”


“好,太好了。此当告慰子崇兄之灵。”


“可都了了?”


“了了,了了。”


刹那间,王正卿身上的青气大盛,犹如一柄巨大的长枪,刺破滚滚红尘,无数污浊之气被青气一扫,化作云烟,消逝无踪。


“刚刚好!”


褚严大笑,看向已经淡然的王正卿,正色问道:“既已无憾无恨,可忘初衷?”


“济世救民,吾所愿也!”


“那敕你此间神明,护卫一方平安,你可愿?”


王正卿木然,不可思议。


“你可愿?”


在问,王正卿变得恍恍惚惚。


“你可愿?”


褚严三问,振聋发聩。恍如醍醐灌顶,王正卿瞬间醒悟过来,微笑答道:“我愿意!”


“好!”


褚严大笑一声,伸手向天,大呼道:“敕令来!”


一道白光划破天际,落到褚严手中。


“秉天庭正法,封神敕令,苍山县城隍,立。”


话语落下,白光骤然爆发,裹住含笑而立的王正卿。一道青白色的光柱交相呼应,逐渐扩张开来。隐约间,天上风云变色。


似有狂风突起,卷走片片浊气,又有乌云压顶,压制恶念冲天,最后暴雨落下,涤荡此方天地。


王正卿站在暴雨之中,青白光芒穿云而过。风吹不起头发,雨打不湿衣衫。


“立!今日,吾为苍山城隍!”


随着王正卿一声大喝,青白之光化作一片茫茫之气,围绕苍山县境一转。


刹那间,风停,云散,雨消。一片清明的天空中,有隆隆之声。


“有王正卿者,苍山县人。得忠厚孝悌之义,造福苍生。今寿尽,得封神明,进苍山城隍位。生者可求平安,亡者可定功过,妖邪无犯!”


无数苍山县民,都走出家门,看向天空。


“王大人成神啦!”


人人欢呼,瞬间无数县民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响彻苍山。


苍山县城隍―王正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