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秦凡周雨兰无弹窗 > 第347章 我是瞎蒙的

第347章 我是瞎蒙的

作者:全文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可他从伊清的气色看,并没有什么反常。


兰妙婧从女助理手中接过轮椅,推着伊清从主席台的一侧上去。


两人来到麦克风前。


伊清清了清嗓子,她微微一笑。


“很抱歉,我的腿不方便,大家都是熟人,我也不客套。”


“这次慈善晚会,邀请了来自京城的各大家族。”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可依旧还有不少孩子…”


她说得不多,也很简明扼要,更没有草稿,完全就是即兴发挥。


“秦凡,伊姐不简单啊。”董梓柔低声说。


“嗯~”秦凡点点头。


这种大院中出来的孩子,每一个都受过高等教育。


从小以父辈为楷模,耳熏目染下,天生就具有领导才能。


俗话说,环境决定一个人的成长。


“柔柔,你送的是什么?”秦凡问。


董梓柔笑了笑,低声说:“我接到邀请函,就送来一对玉碗。”


“那是一个小国的王室送给我的。”


“哦~”


“这么多嘉宾不会人人都有东西送拍吧?”


“嘻嘻,当然不会,以家族为单位,比如晏万和晏文翰,他们只送一件,当然也多多益善。”


“哦,原来是这样。”秦凡说。


现场这么多人,如果谁都送拍,拍到明天也拍不完。


后边的晏万见董梓柔和秦凡说着悄悄话,心中的那根刺更不舒服。


他就想不通,董梓柔明知道秦凡是有家室的。


可她依旧和秦凡很亲近,那种亲近让他感觉受到一种轻视。


一个有家有室的男人,毫无身份背景,凭什么比他堂堂的京城四少,大院的孩子还要吃香。


这时,伊清的致辞结束。


兰妙婧和女助理一起搀扶她重新坐下。


秦凡又再次用望诊法看了几眼伊清。


他没有说话。


所谓“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师不顺路,医不叩门”。


初次见面,他还不会主动给别人说病疾。


何况,假如别人不信,反倒落个没趣。


台上的主持人继续主持。


“各位先生,女士们,现在我们开始进入拍卖环节。”


“所有拍品的收入全部定向捐赠给山区孩子,用于修建希望小学。”


随后,有女助理用托盘托着一个卷轴上来,应该属于字画之类的藏品。


“秦先生,你懂古玩吗?”兰妙婧低声问。


她坐在秦凡的右边,秦凡的左边是董梓柔。


“呵呵,对这个不是很懂。”


“不是很懂那就是懂一点啰。”


秦凡微微一怔,旋即就笑起来,这兰妙婧反应很快,竟然抓他的字样。


“只能瞎蒙一点。”秦凡打趣。


“秦先生,你就蒙一下,说说这拍品。”兰妙婧也开起玩笑。


“秦凡,你就说一说吧。”董梓柔也鼓动起来。


“真蒙呀,说错了你俩可不能笑话。”


“没事,反正不当真的。”兰妙婧点头。


“那好吧。”


秦凡看了卷轴一眼,那种悠远古朴和灵动的气息,只是若有若无。


笑道:“这件卷轴,年代应该不超过百年,可能是近代的卷轴。”


“是真迹不是赝品。”


“秦先生,你是怎么来判断的?”兰妙婧好奇地问。


她见秦凡只是看一眼,都没有等台上的女助理打开展示。


坐在兰妙婧旁边的伊清也来了一点兴趣,竖起耳朵听。


“望诊法的望呀。”


“扑哧”,兰妙婧和董梓柔都低声笑起来。


“秦凡,你太逗了,这是职业习惯呀。”董梓柔说。


伊清也被逗得微微一笑。


她当然知道望诊法是中医四诊的第一诊,可从来没听说过鉴定古玩用到望诊法。


她刚才听兰妙婧说过,秦凡是一名中医。


这时,有两个助理将卷轴打开,那是一幅书法。


主持人拿着手中的小本子开始介绍起来。


“这是民国时期著名学者谭松韵的墨宝,落款日期是1932年,为近代的书法作品,至今有近百年历史…”


听到这里,兰妙婧、董梓柔都齐刷刷地愣住了。


正打算准备喝水的伊清,也猛地停下喝水的动作。


所谓的近代,是指1840年至1949年这个历史时间段。


最主要是,秦凡说出结论时,卷轴还没有打开展示。


你这蒙得也太准了吧!


董梓柔足足发怔了好几秒,“秦凡,你是真懂还是假不懂?”


“董小姐,秦先生哪是不懂,根本就是深藏不露的行家。”兰妙婧说。


秦凡笑了笑,摆摆手。


“当不得真的,我真的是瞎猫碰到死耗子。”


“嘘~”秦凡又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两女这才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伊清没有说话,她眼睛的余光看了看秦凡,她心中同样惊讶。


不过,她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巧合。


台上的主持人继续介绍。


“这幅书法是聂先生送拍,由于我们是无底价拍卖,所以每次出价不低于5000元,有喜欢的请出价!”


嘉宾们都不约而同地顺着主持人的手看过去,那是一个三十几岁的年轻人。


秦凡估摸着这人就是这幅书法的主人。


“2万元!”


这时,聂先生旁边有个青年举着手高声出价。


他一下就将这幅书法抬高到2万元。


紧跟着,和他一起的又有人出价。


“5万元!”


“6万元!”


“7万元!”


几乎没见停留就把价格抬高到7万元。


秦凡忍不住扭头去看,发现都是聂先生旁边的人在出价。


并且,他们出价后,都对着聂先生挑了挑眉目,似乎在暗示什么。


秦凡就有些莫名其妙了。


搞什么鬼,这书法也不见得有这么抢手吧。


董梓柔低声解释:“那是他们那个小圈子的,先将价格抬起来,避免冷场流拍。”


“流拍不是很正常的吗?”秦凡不解。


董梓柔掩嘴低笑,“你不想想来的都是什么人,如果拍品没人出价,是很掉面子的。”


“何况,这是以拍卖形式募捐,反正是要捐款的。”


“哪怕是到最后,是朋友拍走了自己的物品,也比冷场流拍的要好吧。”


听董梓柔这么解释,秦凡总算明白过来。


那几人出价后就对聂先生挤眉弄眼,是告诉聂先生任务完成的意思。


的确,谁也不愿意送拍的东西流拍,有人出价,那自然更好。


没人出价,就相互捧场,还会创造出火热的情景。


况且,这点小钱对于名门望族的他们来说,几乎就是毛毛雨。


少吃一顿饭,少买一件衣服的事。


但是却获得一个好人缘、好名声。


几轮后,终于有另外的男子举手喊出一个价格。


“8万元!”


但是,聂先生这边似乎对8万元价格不满意。


他那圈子的人继续帮忙喊价,“9万元!”


主持人感觉也差不多了,开始鼓动起来。


“还有没有出价的,凑个整数,这一万元对于山村的孩子,可能就是改变命运的大钱。”


不得不说,这种方式还真有效,她话音一落。


开始出价8万的男子就笑道:“10万元,我来凑个整数。”


“好!现在价格是10万元,还有没有那位嘉宾看中谭松韵的书法?”主持人继续问。


其实,她自己也知道,问也是白问。


这种拍卖,只是一种乐趣,一般是不会出现相互间的竞价。


“看来是没有嘉宾出价了,那这幅书法就以10万元成交,一会有助理找你们完成交割。”


这种拍卖显然不同正规的那种拍卖。


秦凡看出,只怕也只有伊清才能号召起来。


随后,就陆续拍出不同时代的字画,还有文房四宝,玉器和现代首饰。


拍卖也进行了一个小时,根本不存在流拍。


现场的气氛也十分火热。


这时,有女助理托着一个多彩的瓷器上来,形如长颈瓶子。


主持人笑了笑。


“这件瓷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陪嫁的瓶子,应该是用来插花使用。”


“它有个很美丽的名称,叫爱情瓶,是见证两情相悦的瓷瓶。”


“瓷瓶上除了传统的并蒂莲、鸳鸯,还有一个奇怪的字。”


“大家可认识这个字?”


这时,主席台的背景图一变,投射出瓷器上的字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