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秦凡周雨兰无弹窗 > 第370章 姜城尘封的记忆

第370章 姜城尘封的记忆

作者:全文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爸,您放心吧,明天我去送秦先生,伊清来照顾你。”


“不用送我,你们都留下来。”秦凡连忙说。


“诶,小秦,这边到机场还有不短的距离,让他开车送你们,比较方便。”


张老摆摆手,他的目光又落在伊清身上。


这是他未过门的儿媳。


“伊清,等我身体好了,就去找你爸,把你俩的事给定下来。”


伊清笑了笑,难得地露出一丝羞涩。


“张伯,不着急的,您先安心养病。”


“你是不急,可这个臭小子急呀。”张老说。


顿时,病房中传出一片欢笑声。


“好啦,张老需要安静休养,我就不打扰了。”


“张老,那我就走了。”秦凡提出告辞。


“好~”张老点头。


张丰和伊清留下照顾张老。


房学林和秦凡并肩走出医院。


“秦先生,就此一别,你还会来京城吗?”房学林问。


“会的,等不了多久?”


“嗯,来的时候一定告诉我。”房学林笑着说。


秦凡来到京城,是李老委托他接待的秦凡。


通过一个多月的交往,两人早成了医学上的忘年交。


秦凡莞尔一笑,“呵呵,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房会长,有机会来海州,那里有不少朋友。”


“嗯~”


两人握手告别。


秦凡见时间还早,就给袁梦打了个电话,准备先去一趟她家里。


因为袁诚国有东西要带回临海去。


他和袁诚国、那娆、袁梦闲聊了一会。


最后是袁梦开车送秦凡回的小区。


晚饭后。


秦凡估计姜天睿已经下班,这才拨通了父亲的电话。


只响了几下,电话就接通。


“凡儿,你要准备回去啦?”姜天睿问。


其实,他也在等秦凡的电话。


张老的手术成功实施,也预示着儿子即将离开。


他舍不得孩子走,可秦凡的心在临海。


“嗯,爸,明天我就回去了,您和爷爷要保重!”


“我们知道的。”姜天睿顿了顿,“凡儿,你不见你爷爷?”


秦凡苦笑一下,“暂时不了,现在还不是时候。”


“爸,您不要太操劳,我们一家会团聚的。”


“好!放心吧,爸的身子骨还好得很。”姜天睿说。


他自然不知道秦凡说一家会团聚的深刻含义。


秦凡在电话中和父亲姜天睿告别。


而京城的老四合院中。


默默关注他的爷爷姜城,正聆听陈途的汇报。


“张老的手术很顺利,肝脏已经恢复正常。”


陈途笑着夸赞,“老爷子,您国医圣手的荣誉是后继有人呀!”


姜城毫不掩饰心中的喜悦和自豪,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


“嗯,小凡的思路很大胆,敢想敢做,换作是我,是敢想不敢做。”


他现在一颗心都放在了秦凡身上,姜家后继有人,他能不高兴吗?


“老爷子,小少爷明天就可能返回海州去,你不见见他?”


姜城哪有不想的,可最终还是摆摆手。


“算了,现在不是时候。”


“他也该回去了,海州医馆的事情也多,就三个医生坐诊,还有临海那边也离不开他。”


“哦,老爷子,我还没给你说,小少爷医馆里有个日国医生。”


日国医生?姜城微微皱起眉毛。


“哦,多久的事?”


“据传来的消息,是小少爷来京城前才去的。”


“叫什么名字?”姜城问。


“叫小泽织二。”陈途俯身说:“最早是在港都与小少爷认识。”


“小泽?小泽家族,小泽家族。”姜城接连念了几次。


“老爷子…”


姜城摆了摆手,陈途知道老爷子想到什么,便停止了说话。


“难道是他的后人?”


姜城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几十年前。


那是七十年代初期,华夏与日国恢复建交,华夏正处于百废待兴之时。


那时的日国的确对华夏做出不少帮助。


善良的华夏人,本着一衣带水,暂时忘记历史的恩怨。


从各个方面展开全面交往,其中就包括中医学。


那时的姜城才三十几岁,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


这天,扁鹊堂来了一位客人,和姜城的年龄差不多大,人很清瘦。


“请问,你是姜城姜先生?”


“是的,你是?”姜城问。


“你好,姜先生,我叫小泽太郎,是华日友好联合会推荐我过来的。”


叫小泽太郎的日国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介绍信。


姜城早在几天前就接到相关部门的通知,说有外国医生前来交流学习。


四大医学家族都分别有所接待。


姜城接过介绍信一看,见真是华日友好联合会的,上边还有相关部门的批示。


他连忙热情地接待。


“哦,原来是小泽先生,快请坐!”


“前几天就接到通知,说你会前来交流学习。”


“谢谢,我们昨天才到的华夏。”


小泽太郎很有礼貌的躬身行礼,这才坐下。


姜城给对方倒上开水。


“小泽先生,你是研究汉方医?”


“是的,姜先生,汉方医有很多都是来自华夏,算是一脉相承。”


“还请你多多指教!”


“呵呵,各有所长,大家相互交流学习。”


那时的小泽太郎是非常诚恳和谦逊,便在扁鹊堂住下。


这一住就是一个月。


他白天参与中医诊断,闲时与姜城探讨医学。


因汉方医和中医除了名字不同,实际上很多古方都来自华夏。


那时的姜城还比较单纯,再加上大环境的影响下,根本没考虑太多。


竭尽全力地帮助小泽太郎查证古典医书,补全小泽太郎手中的好几个古药方。


毫无保留地和对方探讨在治病方面的诀窍。


而小泽太郎也从姜城的口中得知姜家正是扁鹊一脉。


更有中医圣殿的医学藏书。


他眼馋得不行,多次试探,可姜城守住底线,只探讨,不对外开放。


交流结束后,小泽太郎再次回到日国。


没多久,日国方面就发来邀请函,邀请华夏中医到日国访问交流。


其中,就有姜城。


在日国,姜城受到小泽太郎的热情款待。


如此来回地交往几次,两人也成为医学上的朋友。


无意中一次喝酒,小泽太郎从姜城口中得知扁鹊老祖的传承中,有天眼一说。


但是姜家数代传人都不知如何开启。


小泽太郎知道后,悄悄查证了无数华夏古籍,在很多典故中,书籍中都提到扁鹊的天眼。


他坚信古人不会无缘无故留下文字。


后来,他又从道教的书中,发现有血脉传承的说法。


便一直隐忍下来,守着这个秘密,等待时机。


直到有一年。


东瀛株式会社开发出多种汉方新药,投入到市场,还申请各种专利。


宣扬汉方医是日本国医,根本不承认来自中医。


姜城这才发现那些配方都是他帮助小泽太郎补全的。


并且,有很多思路都来自于当时的交流。


他也意识到小泽太郎是狼子野心,暗中窥探中医精髓。


便从此断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