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超维科技纪元 > 第三百六十四章 通信球

第三百六十四章 通信球

作者:岭南仨人 返回目录

一秒记住!!!【狂沙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


,


随着对面的量子虫洞,定位在另一个通信球体上,设定好的同步移动动量系统,让两个通信球之间的量子虫洞恒定下来。


同步移动动量系统的作用,是解决两个通信球的相对位移,让两个通信球之间不会因为位置出现不会,而导致通信中断。


因此通信球必须具备强大的同步移动动量系统,不然难以保持两个通信球的恒定通信。


钟培才看着稳定下来的通信球,向众人说道:“开始进行下一步测试吧!”


“好。”李维说完,便编辑好一条短信,直接点击发送。


通信器内部的光子信号发器,向量子虫洞发了大量光子流。


与此同时。


小行星带的新君士但丁堡卫星城中。


负责配合这一次通信实验的实验室,他们连接通信球的仪器上,接收到一股光子信号,光子信号解码器就信息翻译成为文字。


[这里是月球,新君士但丁堡收到请回,时间:5/05,15/37,24/21]


实验室的研究员看了一眼一侧的时间显示器,顿时惊呼起来:“一秒钟不到。”


[蓝星北平时间:5/05,15/37,24/37]


通信传送过来的时间,仅仅只用了0.16秒。


要知道,此时小行星带的新君士但丁堡卫星城与月球直线距离为5.7亿公里,光子需要1900秒才可以从月球到达小行星带的新君士但丁堡卫星城。


研究员立马编辑信息,将通信时间的况一起反馈过去月球实验室。


……


滴滴!


[这里是新君士但丁堡卫星城……]


李维看着反馈回来的信息,特别是看到通信时间之后,整个人都在微微颤抖。


在一侧的黄明哲看到这一幕,便知道量子虫洞通信已经初步可行了。


压下血气翻滚的心,李维又测试了通信的信息传送量。


一番测试下来,发现单次信息传送,可以做到每秒850g的极限,比起现在通用的中微子通信差了非常多。


但是可以支撑一般的虚拟网络会面和替机器人工作。


之所以没有采用中微子流作为通信载体,主要是中微子流不容易通过量子虫洞,会造成通信信息缺失。


另外光子通信也不是没有潜力可以挖掘的,要知道微波的频率0.3ghz~300ghz,而之前黄明哲研发的太赫兹通信300ghz~1000ghz。


频率往往代表着电磁波的信息承载量,微波通信顶天就300g每秒,太赫兹最多1000g每秒。


但是电磁波之中,还有一些超短波存在,比起大名鼎鼎的x线、伽马线。


尽管x线、伽马线的衰竭非常快,而且容易杀伤生物,但是此一时彼一时。


量子虫洞通信又不需要长距离,只需要电磁波在几米之内来回传送即可,而且新人类目前的材料,也可以实现伽马线的调频、发、接收。


自然是要使用信息承载量庞大的高频电磁波。


量子虫洞通信的前途还是可以的,和量子通信比起来,也可能是不分上下,甚至还有一些优势。


例如量子通信需要量子纠缠对存在,这导致量子通信只能作为内部通信,对方必须要量子通信器,才可以相互通信。


而量子虫洞通信却可以不需要通信器。


实验了一番通信信息传输速度之后,李维他们进入了第三阶段的通信测试。


,


在半个月之前,实验室已经委托了三艘飞船,给他们做辅助实验。


这三艘飞船,一艘在复仇女神虫洞附近,距离月球实验室378亿公里;第二艘飞船在土星的卫星,第三艘飞船是一艘水星科考飞船。


飞船上面并没有通信球,只有太赫兹通信接收器和一台激光通信器。


只见实验室的量子虫洞通信球内部,先解除了和新君士但丁堡的通信恒定,然后根据刚才摸索出来的定位规律,再一次激发量子虫洞。


这一次量子虫洞出现水星附近,误差只有几十万公里,量子虫洞感受周围的引力况,同步反馈到实验室仪器上。


研究员们根据周围的引力况,迅速锁定了太阳、水星以及附近的航天器,再一次将双方的距离拉进到一万公里之内。


随即李维启动光子广播,让那艘科研考察飞船做出一组飞行机动动作。


在量子虫洞同步引力波感应中,其中一艘飞船做出了相对应的飞行动作。


“确认成功。”


量子虫洞和科考飞船的距离迅速缩小,不到五分钟时间,科考飞船和量子虫洞之间的距离只有几百米。


李维将编辑好的信息,通过太赫兹波发过去,科考飞船顿时接收到。


不一会,在水星附近的科考飞船上,那台激光通信器上,一道伽马线流发向量子虫洞。


科考飞船是通过引力波感应,确认量子虫洞的位置,从而精确的将伽马线流入量子虫洞中。


为了保证伽马线百分百进入量子虫洞,伽马线激光通信器的激光流横截面半径达到了10厘米,确保可以覆盖量子虫洞。


滴滴!仪器的伽马线警报响起,专门准备伽马线信号接收器,将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啪啪啪!黄明哲一边鼓掌,一边给他们祝贺道:“恭喜你们实验成功。”


实验室里面一片欢呼雀跃。


李维按耐住激动的心,又陆续进行了土星距离的通信测试、复仇女神虫洞附近的通信测试。


两次实验都非常成功。


尽管量子虫洞通信的作有些麻烦,而且只能单通道通信,但是对于缺少超光速通信的新人类而言,这是一个突破进展。


特别是固定式的量子虫洞通信球,这是集通信、定位于一体的设备。


黄明哲给了钟培才一个眼神,俩人随即走出了实验室,将空间留给年轻人去欢呼。


走廊上。


“老钟,你们尽快完成通信球的技术整合,第一代通信球可以准备投入使用了。”黄明哲吩咐道。


钟培才拍着口说道:“理事长放心,我们会尽快完成,让所有飞船和卫星城都用上便捷的即时通讯。”


“那个李维不错,可以多培养,后或许可以独当一面。”黄明哲继续说道。


与有荣焉的钟培光笑道:“哈哈,那小子是不错,就是缺乏锻炼和经验。”


“老钟,你就多费心点。”


俩人又讨论了一会通信球的一些问题,比如缩小尺寸、采用伽马激光通信、如何快速定位之类。


谈论了一个多小时,黄明哲才退出替机器人,返回蓝星的体之中。


他一回来,就将量子虫洞通信项目给提级,又给服务委员会那边发了一份函件,说明技术的一些概况。


量子虫洞通信技术对于此时的新人类而言至关重要,服务委员会连夜组织了研讨会,很快就通过了立项会议。


,


,


,


,


,


,


,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