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在聊斋写小说 > 第八十七章 四大名著[五千字大章求首订,求月票]

第八十七章 四大名著[五千字大章求首订,求月票]

作者:蜀三郎 返回目录

新书还没印刷完毕,余掌柜又一次来到郭北县。


这次,一口气订了七千册。


其中包括两千册还未印刷完毕的《三言二拍:警世通言》。


看样子,销路已经打开了。


而且这一次,余掌柜还带了一个客人过来。


“顾公子,鄙人给你介绍一下,这位乃是我们金华府最为知名的戏班班主……”


“在下严长青,久仰顾公子大名!”


严长青抱拳施了一礼。


“原来是严班主,久仰久仰!”


顾鸣微笑着回了一礼。


这话虽是客套话,但严长青之名他的确听宫正提起过。


宫正说,他这一生最钦佩的同行便是严长青。


并说,严长青本姓张,原本是金华府名门之后,从小便喜欢戏曲,家里却一直希望他通过读书步入仕途。


哪知,书倒是读的挺多,却无心仕途而痴迷于戏曲。


最终与家人闹翻,被无情地逐出张家。


虽说戏曲颇受人们欢迎,但戏子的地位却十分低下,被归于下九流之列。


张家乃金华名门,又如何容得下家里多出一个戏子?


被逐出家门之后,严长青拜入了一个姓严的名伶门下,姓氏也随着姓了严。


被逐出家族就意味着他的姓氏也被剥夺,总不能有名无姓。


事实证明,他的确有唱戏的天赋。


短短两年便成为金华府名角。之后没多久,又娶了一个戏班班主的女儿为妻。


老班主亡故之后,他便接手了戏班,用了不到三年时间,便令之成为金华府名气最大,最受欢迎的戏班。


“呵呵,顾公子,严班主可是特别喜欢看你写的西厢记。”


“对,在下一字一品,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越看越是喜欢。


而且在下还听说你们郭北县的宫班主,用你所写的故事编了一台戏……”


“杜十娘。”顾鸣笑着接了一句。


严长青点了点头“对,这本画册我也看过,真的很不错,很适合编成戏曲。


所以在下这一次来是想与顾公子知会一声,在下打算将西厢记编成折子戏。


还有杜十娘那个故事也想编一出戏,不知顾公子有何高见?”


“高见倒谈不上,严班主要改编戏曲我肯定是支持的。


不过,届时宣传之时需要注明戏曲出处,因为这涉及到一个版权问题。


所谓版权,意思就是说本人是故事原创者……”


顾鸣大略解释了一番,意思也不复杂,严长青一下便听懂了。


“呵呵,在下能理解,毕竟书是你写的。


其实这事我听同行提起过,故事真要精彩的话,支付一些银子也是应该的。”


“哈哈,严班主能理解就好。不过,之前听宫班主提过你的事,说实话,我真的很佩服你的坚持与执着。


这样吧,不管你想改编我写的哪本书,每本只需要象征性支持一百文即可。”


一听此话,余掌柜不由爽朗大笑:“太好了,严班主,途中鄙人就给你讲过顾公子乃人中龙凤,非一般人可比。”


“那是……”严长青报以一笑,随之冲着顾鸣长揖手道:“那就多谢顾公子了。”


“严班主不用客气,等以后有机会了,我便到金华府看你编的西厢记戏曲。”


“随时欢迎顾公子前来指点……”


一番客套之后,余掌柜又聊起了书的事。


“不瞒顾公子说,鄙人已经在姑苏府那边找到了销售渠道,下一步可能还会加量。


你这边能备货的情况下,尽量多备一些。”


“太好了,有余掌柜这话,在下一定多备些书……”


聊得差不多了,余掌柜起身道:“今晚由鄙人作东,邀请你们文星书斋所有人聚一聚。”


“余掌柜,你远道而来自然是由我来作东,哪有让客人作东的道理?”


“顾公子你就别跟鄙人争了,下次来再由你作东好了。”


彼此推让了一番,最终还是余掌柜一再坚持,请大家去醉仙楼热热闹闹喝了一台酒。


当晚回到家,顾鸣洗了个澡,然后回到房间盘坐到床上,下意识点开系统商城界面。


目前,他有40点积分可以兑换商品。


之前本想凑到50积分时直接兑换3级技艺符。不过,今天余掌柜的到来,又让他改变了主意。


不如趁着势头节节攀升,再写一本书。


于是,便点开书籍查看。


等级升到秀才之后,商城的书籍也增加了一批。


其中有四本最为特别: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


没错,正是前世耳熟能详的古典四大名著。


其实这四本书就原著来说,与纯白话文还是有区别的,应该算作半白话半文言。


特别是红楼梦与西游记,更是有大量的诗词歌赋穿插其间,为整本书增色不少。


这四本书,每本需要40积分兑换,正好够换一本。


另外,系统特别注明说这四本书是没有经过系统改动的,也就是原著本。


如此一来,顾鸣就得稍微费一点工夫修改了。


说起来,聊斋世界的背景与顾鸣前世的历史背景有不少共通之处。


诸子百家争鸣、千古一帝秦始皇、楚汉相争、三国争霸、隋唐……这些历史几无区别。


传承而下的四书五经也是一样的。


但自大唐开始便拐了个弯,一些历史大事件或名人有重合的,但也有不同之处。


最大的区别就是,前世不少传世名篇、名诗、名词、名曲,在聊斋世界几乎没有,这就给顾鸣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因此,这四本名著想要重写的话,还是要作一些改动,以便与这个世界的背景相贴合。


思来想去,顾鸣觉得目前还是写红楼梦比较适合。


这本身就是一个架空的故事,还带了一点点神话元素。


剧情就不用多说了,经典中的经典。


总之,顾鸣相信这本书既然能够在前世成为传世之作,那么在这个世界一定也可以。


先按原著的风格重写编写一遍,以后有机会再出一版文言文版,也省得一些自命清高的读书人叽叽歪歪,鸡蛋里挑骨头。


不过红楼梦相对来说字数就多了,百来万,等全本写完时间有点久。


所以,顾鸣决定采用连载的方式,将全书分为五册,一册二十余万字。


写完一册便发行一册,如此一来周期便大大缩短了,他也没那么累,不用成天急着赶稿。


说起来,红楼梦、水浒传在顾鸣的前世曾经被禁过。


那都是当政者闹的文字狱,生怕书中内容在民间引起风波。


比如满清时代有个著名的文字狱冤案,一个叫徐骏的翰林官员写了首诗,诗中有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结果,却被认为是存心诽谤大清,治了个大不敬律,判斩立决!


不过当朝开明的多,只要不是故意抹黑朝廷,不涉及到当朝重臣,朝廷一般不会管。


这就让顾鸣少了许多顾忌,有了极大的发挥空间。


……


当晚,顾鸣花40积分兑换了红楼梦,并开始抄录与编写。


总之尽可能地贴近这个世界的背景,也好让人更加有代入感。


如此一来,书写的速度可就比以前慢了。


不过顾鸣倒也不急,毕竟他对这本书是有野心的,不求快,力求精益求精。


并且,不知不觉也开始融入一些自己的东西。


就算是文抄公,也得努力成为最好的那一个。


总之,这本书的精髓与核心不会变,他所做的无非就是一桩锦上添花的事。


第二天上午,宫正也陪着严长青、余掌柜来到书斋。


一见面,宫正便冲着顾鸣揖礼道:“顾公子,鄙人与严兄商议过了,想在你这里搭个戏台,免费上演一出杜十娘,权当回报。”


闻言,顾鸣惊喜不已。


“太好了,多谢宫班主、严班主。不过,我也不能让你们白演,该付的酬劳还是要付的。”


“不用不用……”


宫正坚持不收钱,并说一会便派人过来搭台。


“行吧,要不这样,戏台搭到外面,毕竟院子不够大。”


“没问题!”


商量就绪之后,宫正当即回去叫人过来搭台。


同时又在城里张贴了几张告示,说是今晚在文星书斋外面上演杜十娘,届时金华府名角严长青也将登台献技。


消息一下子便如插了翅膀一般传开。


毕竟严长青名气很大,一众戏迷又如何肯错过这难得的机会?


下午。


顾鸣正在院中招呼几个熟人,苏灵匆匆走过来,小声道:“老爷子来了。”


“哦,在哪?”


“应该快到了……云儿也跟着一起来了。”


“呃?”


一提云儿,顾鸣难免有些尴尬。


苏灵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不由抚嘴直笑:“你是不是担心聂小姐不高兴?”


顾鸣一本正经道:“她才不会那么小气。”


“也是,毕竟你俩都订亲了。说起来,云儿上次的确很伤心,也怪老爷子考虑不周,让她当众丢了个脸。”


“可不是?当时我一点思想准备都没……”


苏灵不由笑了笑,小声道:“假如说,你当时没有认识聂小姐,会不会答应与云儿订亲?”


“你猜?”


“切,装模作样……杜夫人来了,我去招呼一下。”


苏灵匆匆迎向院门口。


过了一会,曾天成果然带着小夫人、云儿以及丫环一起来到院中。


“曾老爷,曾夫人,云儿小姐,欢迎欢迎。”


顾鸣乐呵呵上前相迎。


“哈哈,今天人挺多啊?”曾天成下意识瞟向四周笑道。


“是啊,大家都等着看今晚的戏。”


“云儿见过顾公子。”


云儿盈盈福了一礼,脸微红,似有些羞涩。


“云儿小姐不必多礼。”顾鸣微微抬手。


这时,聂小倩走了过来。


双方分别见了礼,客套了几句,聂小倩不由亲亲热热拉过云儿的手:“早就听闻云儿小姐内秀外慧,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聂小姐过奖。云儿也听说聂小姐才貌无双,早就想结识一番……”


见状,曾天成欣慰不已,抚须而笑。


顾鸣同样也很欣慰。


因为他看的出来,聂小倩并由虚情假意,更不是吃醋什么的。


女人吃醋无可厚非,但有事没事成天吃醋那就真成妒妇了。


聊了一阵子,二女大有成为闺蜜之态,开始以姐妹相称。


片刻后,丫环泡了茶过来。


品了几口茶,曾天成便忍不住问:“听说新书快要印好了?”


“对,后天差不多。”


“到时候一定要给老夫留上几本,能亲笔题个名则更好不过,哈哈。”


“放心,这个完全没问题!”


小夫人由衷道:“顾公子的书真的是让人不忍释卷。”


“对对对,老夫以前从不看白话本,但顾公子写的书,一定要看。”


……


傍晚时分,戏曲还没开唱,照北街已经熙熙攘攘。


特别是书斋外面,更是不知围了多少人,大家都想早点来占个好位置。


今晚的戏,虽说严长青并不是唱主角,毕竟他之前没排过这出戏,只能算是友情客串一下。


但就算如此,依然为这台戏添彩不少。


毕竟是金华府名角,人的名,树的影,一众戏迷只求一睹其风采。


天色一黑,宫正便走上台,并邀请了严长青与顾鸣一起上台隆重介绍了一番。


严长青走到台前拱手一圈:“感谢各位乡亲父老对严某的厚爱,今日应宫班主之邀上台献个丑,还望大家不要见笑才好。”


这般谦虚之词当即换来了如雷掌声。


轮到顾鸣时,同样也拱手一圈,并朗声道:“我谨代表书斋全体人员向大家致与真诚问候,同时广而告之,本人的新作这两日便要开售。


这本书包含了三十余个小故事,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谢谢!”


台下,又是掌声如雷。


接下来,正戏开演。


台上,锣声、鼓声、唱腔声。


台下,不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气氛十分热烈。


曲终谢幕,掌声依然经久不息。


对于演出的效果,顾鸣是十分满意的。既为书斋拉了一定的人气,同时也借着这个机会宣布了一下新书上架的消息。


相信开售那天,又将会是一场火爆场面。


回到家,顾鸣照例先完成三次写作日常,随后继续再创作红楼梦。


差不多写到半夜时分方才倒床休息。


第二天,严长青又一次来到书斋,虚心地向顾鸣请教改编方面的事宜。


他比较感兴趣的便是西厢记,故此,讨探最多的便是此书的剧情与人物。


对于这出戏,顾鸣也是很感兴趣的。


毕竟严长青的名气与戏班规模要比宫正大的多,一旦西厢记火了,说不定会慢慢传遍整个江南。


可以说,这是双赢的事。


故此,很是用心地与严长青探讨,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倒也让严长青受到不小的启发。


又等了一天,第一批《三言二拍:警世通言》终于印刷完毕。


余掌柜先带走一千册,余下的一千册等下批印好之后从镖局托运。


至于书斋这边,可谓盛况空前。


书还在大车上没卸下来,店铺内外已经有百来人排队。


并且,还有不少人陆陆续续涌来……


“咦?顾公子又准备写新书了?”


“天啊,他都不睡觉的么,这写书的速度也太惊人了……”


“多写一点不好么?我还嫌不够看呢……”


一进店,便有不少人看着墙上悬挂着的一幅醒目的字画热议纷纷。


画上是一男一女依偎在一起,并分别标注了名字:贾宝玉、林黛玉、


左侧,书写了一行字:新书《红楼梦》正筹备中。


右侧,题了一首曲词: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太美了~”


“好想看这本书……”


“董生,这本书什么时间开售?”


“各位,顾公子说这本书正在构思中,而且他还要准备秋闱,故而要等上一段时间。”


“理解理解,我等在此预祝顾公子乡试中举!”


“多谢,回头一定向顾公子转达大家的好意……”


当天,上门买书的顾客络绎不绝,一直持续到近夕食时分,人流方才开始稀落。


日落时分一清点,各类书籍共计售出八百余本。


其中《三言二拍:警世通言》占了大半,近六百本。


这是开业以来最火的一天,想必接下来的几天就算比不上今日,但也应该差不了太多。


现在,整个县城的书生几乎都到文星书斋买书,包括近郊的也是。


另外两家书铺已经门可罗雀,只能咬牙打价格战,甚至是进一些地摊书籍拉人气。


这样做多少会吸引一些贪便宜的人,但对文星书斋几乎没有太大影响。


简单来说,去文星书斋买书的人有可能大字不识一个,甚至全家都不识字。


他们买顾鸣写的书只为了求个心安,求个平安。


还有一部份人是奔着县令大人的面子去的,哪怕多花一点钱也无所谓。


除了书籍,其他书生寄售的书画势头也不错。


如此便吸引了更多书生前来寄售书画,还能在诗画社结交一些朋友,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