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重生之娱乐天王陆晨 > 第722章 巧立名目

第722章 巧立名目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相声节目给观众打开了一扇风趣的大门,这种搞笑又隐喻生活当中谁都会遇到的官僚作风,看得观众欲罢不能。


笑声还在观众们的脸上,马上捂嘴让自己安静下来,屏息静气的继续观赏。


实在是语言类型的节目,一个分心,一点噪声,就会干扰到观看的体验。


现场观众都安静了下来,没有人再发出一点声音,就连年龄小的孩子也看得津津有味的。


牛津:“里头那点儿事儿嘛!


里头那点儿事儿就不是外头那点儿事儿,


外头那点儿事儿也不是里头那点儿事儿;


我要光给你说外头那点儿事儿,你一辈子不懂里头那点儿事儿;


我要让你懂了里头那点儿事儿,那我就太外头那点儿事儿了,我这么一说,你是不是懂点儿事儿了?”


“哈哈!”


“哈哈!”


全场爆笑!


说好的不发出声音,认真的观看相声节目的,实在是太好笑了,憋笑憋得太辛苦,实在是憋不住了。


这绕口令绕的,不仔细听你会觉得这都说些什么啊,细细的品下来,你会发现,这点事,那点事的,其中都富含着深意。


更有一些脑袋瓜子活络的年轻人,一心二用,观看的同时不忘上网去分享自己的快乐。


“大家快去看苏江电视台的春晚,他们出了一个相声节目,太有意思了。”


“哈哈,笑得我眼泪都出来了。”


“简直了,谁写的台词,台词写得太好了,这台词有些官员听了,估计会瑟瑟发抖了,真是太有材了。”


“这相声的台词,真是没谁了,笑死人不偿命的。”


“别怪我没有提醒过你们啊,不去看苏江电视台春晚的相声节目,明天你去拜年聊天时你连话都接不上。”


相声节目?


还很好笑?


官员听了会瑟瑟发抖的相声?


没听说过还有相声这档子节目啊,但是……


爆棚的好奇心让一些观众再也无心观看其他台春晚的节目。


顿时有很多观众满怀期待的调台,


“李立山:不行,我还是不懂事儿……你才不懂事儿呢!


牛津:这种事儿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李立山:是不是?


牛津:在这方面,我特别佩服我们科长,他算是全琢磨透了,没他办不成的事儿!想办什么事儿,打个报告就成了。


李立山:报告得批呀!


牛津:同样想办一件事儿,你打个报告批不下来,我们科长一打准能批。


李立山:这么有把握?


牛津:比方说吧,天热了,你家里想添置个电扇。要让科长知道了,肯定说:


“打个报告吧,


啊——你打算要几个电扇哪?”


李立山:一个还不够可以的!


牛津:


“我想一想怎么措词啊……好——!”


大笔一挥,刷刷刷,报告递上,领导一看,批了,


电扇扛你们家去了。


李立山:是啊?那我要想添置彩电


牛津:


“打个报告吧,啊——?你打算,要几个彩电哪?”


李立山:俩!


牛津:


“我想一想怎么措词啊……好——!”大笔一挥,刷刷刷,报告递上,领导一看,批了,


两台彩电扛你们家去了。


李立山:我想要摩托车呢?


牛津:


“打个报告吧,啊——?你打算要几辆摩托车呀?”


李立山:仨!


牛津:


“我想一想怎么措词啊……好——!”


大笔一挥,刷刷刷,报告递上,领导一看,批了,仨摩托车扛你们家去了。


李立山:我想娶媳妇儿。


牛津:


“打个报告吧,啊——?你打算娶几个媳妇儿啊?”


李立山:……六个。”


“哈哈……”


看到这里,观众早已经笑成了一团,学着前面的词儿比演员还先一步地说:“哈哈,打个报告吧!


我想一想怎么措词啊……好!”


“厉害了,这相声说得66666啊!”


笑声中,继续:


牛津:


“我想一想怎么措词啊……好——!”


大笔一挥,刷刷刷,报告递上,领导一看,批了,六个媳妇儿扛你们家去了。


李立山:我想进公囧安局。


牛津:


“你自己去好啦!”


李立山:这怎么不打报告啦?


牛津:“你已经娶了六个媳妇儿啦!”


李立山:像话嘛!什么就打报告?


牛津:反正不离的事儿,他都能给你打个报告。


李立山:那办这事儿上头也不会批呀!


牛津:这就得说我们科长会打报告。


李立山:这里还有学问?


牛津:嘿!人人都会打报告,报告之中有奥妙,奥妙全在一个巧,巧立名目是诀窍。


李立山:巧立名目?


牛津:讲究干什么事儿啊,


他都能给你找出个深远意义来,


这意义写得越重大越好批。你要是领导,让你拿着他这报告哇,是非批不可,都不敢不批!不批,你觉着这责任就担不起,觉着要犯政治错误,觉着自己……该退居二线了。


李立山:你具体地说说。


牛津:那例子可太多了!我们科连科长四个人,那天,我们仨一合计,想出去撮一顿儿。


李立山:馋了。


牛津:我找着科长:


“科长,群众肚里没油水了,是不是找个地方——撮一顿儿?


李立山:科长怎么说呀?


牛津:


“打个报告吧,啊——?想撮一顿儿,撮……昨天不是刚撮了嘛?”


“科长,昨天撮的是猪肉,今天群众想撮羊肉。”


李立山:吃的还挺全。


牛津:“在哪儿吃啊?选好地方了嘛?”


李立山:那就上“东来顺”吧!


牛津:


“想涮一下子啊,好,我想一想怎么措词啊,……嗯,吃羊肉……吃羊肉,这是回族的习惯,咱们可惜都是汉族人!


汉族……哎!


汉族人吃羊肉,这里就有一个民族团结问题!


……


嗯!这样写!”


“领导,冒号儿,为了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为了促进民族团结,为了加深民族感情,我们急需吃八斤羊肉……这个提法是不是欠妥呀?”


李立山:不是欠妥,胡说八道!


牛津:


“我再想一想啊……吃羊肉……羊肉……这个羊肉报告是最难打的了!……哎!今天是什么日子?”我说:“x月x日。”


“哎呀!今天要是个节日就好啦!你查一查,x月x日难道一点纪念意义都没有嘛?”


李立山:那查日历吧。


看到这里,全场哄堂大笑,这名目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