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这个娘子太狠毒 > 第十六章 医馆治眼

第十六章 医馆治眼

作者:黑色幕帏 返回目录

“是啊,以前可没给过,吃完就走,现在不收钱都不行,非给,还客气的要命”


“哈哈,这么说,死了三人,让那些小人,收敛了不少”


“可不是呢,主要还是他们怕死,跟命比起来,几个铜钱算什么?这样的人,多死一些,老百姓就好过一点”


顾清秀说这话的时候,还有些小得意


两人就这样说着话,来到一家叫做平和堂的药铺门口


“澜姐,到了,这家药铺的掌柜,是个好人,坐馆的大夫医术不错,收费也不高”


“嗯,嗯,咱们进去吧,我也想早点把眼晴治好,能早点看见你们,还能帮你们做点事”


顾氏收了雨伞,扶着她进了门,看见里面没啥人,高兴的咧着嘴,“今儿来的好,不用排队了,嘿嘿”


两人径直来到大夫的桌前,顾氏扶着她坐下,对面是一个岁数很大的老者


白头发,白胡子,让人一看,就觉得是得道的高人那种类型,说啥都能信的主


“大夫,您给我姐好好瞧瞧,”


“先说说哪不舒服?”


“是眼,眼做活,累的看不清了,只能看见点光亮”玉澜简单的说了一下


老者伸出手在她眼前晃晃,“有没有看见什么?”


“有个影子在晃”


“伸过右手来”


这是要把脉了,玉澜伸出右手,大夫探着脉象,闭上眼晴,一刻钟之后才睁开眼


“你的身体倒是没什么大问题,眼晴是过度疲劳导致,我给你开两副药,一副吃的,一副抹的,你们是?”


他打量了下玉澜的穿着,顾清秀忙摆手说道,“药您只管开,我们有银子,只要能把眼晴治好就行”


“嗯,你们是在本医馆,现熬现喝,还是带回家自己熬,自己抹?”


顾氏想说自己熬,被玉澜打断了,“在你们这儿直接熬了喝,眼上用的药,也是在你们这儿抹,我妹妹要出摊,太忙,没时间”


“嗯”


老者,拿起笔,在纸上迅速的写着,满满两大张纸的药名


他招来伙计,把药方给出去,又交待了几句,才回过头对着两人说


“诊费是五十文,熬药是一副十文,两副就是二十文,一副药的药钱是一两,两副就是二两,你们在本药铺熬药,诊费不收,一次共计二两二十文”


“大夫,这药要喝多少时间”


“这药需要每天喝,每天抹,先喝十天看看吧,若是有效,我再修改一下药方,接着喝,”


“啊?那我姐的眼到底能不能好?”


“问题不大,好些个妇人做绣活伤眼晴的,只要按时吃药,休息一段,很快能恢复过来,只是一般的人家,舍不得药钱”


“能好就成,能好就成,多少银子,买不来一双好眼晴”顾清秀拍拍胸口,庆幸着


顾氏没经过她同意,一下交了十天的药钱,把她分红得的十二两,全花完,还不够


本来想存到钱庄的银子,就没去存,玉澜拉着她的手,“先喝三天也行,干啥一下交十天的”


“三天也是交,十天也是交,没事,你的眼晴才重要,银子花了再赚就是了,治病吃药是要紧的”


“那就从下次分红中扣吧”


“嗯,嗯”


两人在药铺等着,伙计把药熬好,喝了,给她眼晴涂上药,用灰色布条给她把眼蒙起来


就为了不让她看,有眼疾的人,有一丝光亮也想努力去看,这样太费眼


这是大夫建议的,她心里暗骂,本来还能看见东西装瞎,这回彻底瞎了


出了医馆,两人又去了成衣店,一人买了身衣服,都是顾氏给她挑的,别看只走了这两家铺子,这一后晌就过去了


到家时,天都踏黑了,乔大郎熬了米粥,家里有馒头,热了几个,炒了一盘鸡蛋,一盘青菜,还有一碟咸菜


以前他们吃咸菜,都是直接切成丝或片,放在盘子里喝粥吃


自从玉澜住在他家,晚上做饭,都是切成丝,过下水控干,然后用香油醋拌一下


入口不是很咸,还特别好吃,所以他也学着弄了一盘


坐下来,一家人不断的给玉澜夹鸡蛋,还讨论着天气状况


“下一天了,明儿要是还这样,可咋办呀?那这是五两银子呢,这老天,哎~,你说,要是春天那会儿下多好,庄稼人都盼着春雨”


玉澜扑哧一笑,“那就好好休息一下,钱永远是挣不完的,这夏天也不能没雨呀,不然那庄稼会旱死的”


“嘿嘿,就是心疼那钱,看来这铺子是一定要盘的”


“嗯,如今八月中了,凉皮还有一个半月的红火期”


“澜姐,你说要是立了秋,天凉了,不能卖凉皮,那咱家的收入?”


“放心,到时候一定还有人吃,这凉的卖不了,就卖热的呀,支个炭炉,放上一口铁锅,嫌凉,就把凉皮放锅里一炒,一样好吃”


“真的?”


“澜姐啥时候骗过你”


“嘿嘿,从卖上凉皮那天起,我就不想再卖馄饨了,还是这个挣钱”


“不用老想它有多赚钱,咱做好自己的买卖就成,这个又不是啥绝密的东西,稍微有点心的,就能做出和咱家差不多的凉皮”


“啊?那,他们要是做出来,咱家还卖不啦?”


“当然卖,这县城这么大,这么多人,不可能只咱一家,没看同是酒楼,也好几家嘛,有人和咱家抢生意,也不见得是件坏事”


“咋说?”


“这样他们才知道,谁家的凉皮更正宗,那些图便宜的,就会去别人那儿吃,留下的,自然是老客户,还有那些嘴叼的富贵人家”


“也是,咱家一天五百碗都不够卖的,有些人,一次吃两碗,还想吃”


“不要急,安心做咱的生意,攒够银子,就赶紧买个铺子,到时候,澜姐再给你们添一两样小吃,不怕在县城站不住脚”


“嘿嘿,听澜姐一说,我这心就更有底了”


盼着天晴好出摊的人,一晚上做着好梦


可是八月的雨季,怎么会放过这好的机会,一家人早清睁开眼


先看老天,看到不是他们想要的天气,马上都哭丧起来


“咋还下呢?你要么就哗哗一场大雨,下完完事,这象挤眼泪一样,啥时候是个头呀,哎呦喂,我的五两银子呦”


听着顾氏那幽怨的话儿,玉澜好笑的进了厨房,“先吃饭吧,吃了饭,我教你个法,保准能出摊”


靠,一听这话,全家都来了动力


顾氏赶面条,乔大郎打卤,一人一大碗的打卤面吃完,都眼巴巴的瞅着她


“澜姐,快说啥法?”


“杂货铺子有卖油布的不?”


“有啊,成卷的,都是用粗布加工的,也不算贵”


“多宽的面?”


“多宽的都有,有三尺的面,有五尺的面,有七尺的面”


“那你那个摊子占多大地?”


“大概就二米多宽,五六米长吧”


“大郎,你去杂货铺,买七尺宽的那个油布,七米长,再买上五根粗的竹杆,六根细的回来,我教你们做可以收缩的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