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从城池到不灭帝国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学院建设?

第一百二十四章 学院建设?

作者:宴会之神 返回目录

从5岁到18岁,都在学堂完成教育。


目前孩子还不是特别多,师资力量也不是特别够。所以眼神只给孩子们,普遍分成了6个等级。这也是秦岚自己同意过的,分成6个等级,是最佳的一个方案。


但在18岁之后呢?


如果这样直接进入某个产业,开始工作的话,严伸不认为,他们是具有那种能力的。


用城神大人的话来说,就是‘高等教育’。


学堂,是初级,和中级的教育。


重在打基础。


基础打好了,无论是学习哪方面的知识,未来从事哪个行业,都有一定的能力和底气。


就像是盖房子打地基一样。


想要建设万丈高楼,基础必须要牢固。


但是地基虽然重要……


高楼的建设,也同样重要。


高楼的设计图,如何建设,建设的工人……使用的材料是什么……


都是十分考究的。


圣赎城,正是因为它在基础教育,还有高等教育之上,都有着极其高深的造诣和完备的体系,所以才会声名远扬,成为远近闻名的知识圣地。


现在,元城内就有一些18岁以上,24岁以下的青年,尚且处在没有目标,没有学识的状态之中。


虽然有城神经的存在,让他们也可以从上面学习很多知识。


但没有专门的体系和教书先生进行培养,效果始终是差上一截。


严伸很有急迫感。


他并不想等现在在学堂中学习的孩子们毕业之后,再开始着手高等教育的建设。那现在那些年轻人怎么办?


城神经上面的内容,虽然可以对人起到很大的帮助。但始终只是一本书……秦岚在编撰的时候,也只是注重大方向的进步,并不会细化到某个具体的细节。


好比如,炼铁!


秦岚只会从炼铁的大方向之上进行总体的阐述和讲解。其内虽然十分全面,炼铁的各个环节,以及要点全都被囊括其中。但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十分精深的。如果细化下来,每一个要点,都有许多知识要进一步阐述。


但受制于篇幅,还有秦岚当初编撰城神经的初衷,却不能保证在城神经内,将这些每个部分的要点,全部细致的讲解和细化。


全都靠每个人领悟。


可以起到一个补充,启迪的作用。


对于元城原本的状况,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毕竟元城的居民……水平太低了,根本就没有到达需要每个要点都细化讲解的程度。不需要那么精深,只需要大范围的掌握就可以了。


但人才的培养,却不能这样。


如果不进行细化培养,将一个行业的每个要点和知识,都从原理上开始剖析学习,是绝对不会培养出特别优秀的人才的。


这是一定的。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苏兴德最有发言权。


他没有经历过基础教育。


而是完全通过自己自学,拼命之下,考取了圣赎城的建筑学院,也就是高等教育。


在高等教育中,最开始他因为基础教育的缺失,全都是自学,所以落后同学很大一截。而且年龄,也要比刚满18岁的同学们,长了好几岁。


正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


苏兴德才会那么拼命。


在学院中,拼命的学习,最后赶上了那些同学,霸占了第一名的位置。这便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寒门奋斗史的例子。


苏兴德现在的水平,放在同龄的工程师之中,也绝对是最顶级的一批!就算是被囚禁的时候,他也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对自身知识的巩固还有新知识的学习。


所以秦岚才会在一开始,就把建筑部门总管这个位置交给他!!


虽然秦岚对没有见到那个天才少年,感到些许的遗憾。但收获了苏兴德,却把这种遗憾,最大程度的抵消掉了。


严伸也和苏兴德交流过,对于高等教育的看法,不谋而合。


而且在秦岚,最开始去百良村寻找他们的时候……


就已经,对他们许下了一个承诺!


在严伸的弟子之中,谁做的最出色,元城第一学院的院长位置,他就会给谁!


元城第一学院。


便是高等学院的名字!


严伸觉得,现在是时候,要正是的开始高等学院的建设了。


虽然现在很多条件都不具备。


但准备,则需要从现在就开始!


“城神大人!”


严伸用精神印记,呼唤秦岚。


意识空间内,秦岚正处于研究的关键点,听到传音请求,顿时眉头微皱。


但在听到,发来传音的人,是严伸的时候,眉头顿时就舒展而开。


从获得精神印记之后,严伸主动联络秦岚的时候,屈指可数。


严伸不是那种没有重要的事情,就向他呼唤传音的人。


严伸发来传音请求,一定是有很重要的事情。


“严伸。”


秦岚接听。


“城神大人。不知道当初您对我学生们的考核……是否已经有了结果?”


严伸的声音传来。


秦岚微微一楞,随后就笑了起来。


“怎么,你已经开始着手高等教育学院的建设了吗?”


秦岚一下子就道出了严伸的目的。


但严伸也不奇怪。


城神大人不知道他的想法,那才是怪事呢。


毕竟是,全知全能的城神大人啊!


严伸对着虚空一拜:“没错。城神大人。虽然现在学堂的建设也并不完备,但我认为,高等学院的建设,也刻不容缓。这两者,可以同步进行。如果不尽快的做建设高等学院的准备的话,那就会浪费很多时间。也会对元城的发展起到影响。”


秦岚记得,新搬迁来的200户人家中,有约莫100户,其中有刚刚成年,或者是临近成年的孩子。


这些孩子,因为本身的家庭,就是处于某个产业之中,有较为浓厚的氛围。


从小熏陶之下,也都是比较好的苗子。


如果元城没有高等学院的话,就只能把他们送到圣赎城(这是最好的结果)去学习。


但圣赎城……


秦岚不认为,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比自己更多!


既然有自己在,在元城内接受教育,才是最好的结果。


而且,他们在长成之后,到了他们结婚,有了下一代,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中,也会更好的熏陶。让孩子从出生下来,就被染上元城的颜色!


就像是严伸所说的。


就算现在,各方面的条件都有些简陋。


也的确需要,开始对高等教育的学院,开始建设了。


更何况,在秦岚的脑海中,老早就有了建设元城第一学院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