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咸鱼的影视世界之旅 > 第47章 大事定,青黄不接来了

第47章 大事定,青黄不接来了

作者:土旮沓 返回目录

在明年的计划里,一个至关重要的物品必须要在这个冬天搞定下来!


那就是——玻璃!


这个玩意儿在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什么新奇的物品,但是供应还是满足不了需求!


至少现在王琛手里头有钱想要买,那也是买不到的,没有配额啊!


社会上的一切物质资源已经被控制住,都有他们的去处。


王琛这样的农民身份根本申请不下来!


但是在他的计划里,明年必须要进行大棚育种、种植、试验。


在没有塑料薄膜的年代,也只能选择这样昂贵的东西来替代!


所以在这个冬天,村长徐民、刘老汉和几个中年男人也要冒着风雪,和王琛进行试验!


几人按照王琛的要求,搭建起了坩埚炉,然后倒入各种材料,开始试制玻璃。


头两天的时候,成品都不怎么好。


直到四五天之后,王琛已经总结出了越来越多的经验,物理学和化学的知识都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这才烧制出了满意的产品。


看着只有轻微模糊的大块儿玻璃,徐民一张老脸上笑得满是褶子。


“好,好,好啊!”他拍拍王琛的肩膀,不断地赞叹,“好娃子,要是能够早点做出来,在冬天之前咱们也可以把窗户纸全部换掉,那可是多好的事情啊!”


刘老汉呵呵笑道:“村长,现在也不晚嘛!刚刚入冬,还有几个月熬的呢!咱们就赶紧烧制一批出来,让全村都换上,也让大家乐呵乐呵!”


徐民大点其头:“嗯,你刘老二这一辈子没说过几句中听的话,唯独这一句在理儿!”


王琛说:“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方法,接下来就好办了。不过材料少了点,特别是烧碱,虽然我已经托人买了些回来,但也要去取回来才行!”


“嗨,我当是什么问题呢!没事,到时候我派几个人专门去取就行了!”徐民大包大揽下来。


“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么大风雪的天气,能不出去的话,王琛还没有兴趣去挑战一下好不好玩!


事情定了下来,村里的男人们又开始分成了两个部分。


一部分和王琛他们一起,全力烧制玻璃,以便尽快供应全村人。


另一部分则成立了木工组,由几个精通木工的人带领,挨家挨户地给他们替换窗户。


知青们看着自己原本破落的窑洞,突然亮堂了起来,大家又是一阵欣喜。


可是等他们得知又是那个王老师带头之后,所有人的好奇心又拉满了!


“无所不能王老师!”


这就是他们给王琛起的外号。


换作在之前,他们最崇拜的人或许是自己的父母之类的,可是现在又多了一个王琛!


实际上他们见到王琛的次数也没有几次,但是每次见到的时候,王琛基本上都是和村长徐民站在C位。


那些男知青们更是下定了决心,以后一定要多和王琛套近乎,也要学上几手吃饭的本事才行!


而在和王琛一起烧制玻璃的那些人更是努力的学习着,以便以后能够靠这个吃饭。


很幸运的是,后来他们的愿望真的实现了!


在改革开始之后,他们就成立了一个集体工坊,生产玻璃和其他东西,竟然率先摆脱了贫困。


不过现在他们还不知道,都还在趁着这个的冬天尽可能学习,改善自己的生活。


虽然改善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但是在过年的时候,至少大家的笑容已经多了起来。


村长徐民还说等到明年的时候,粮食多了起来,就多喂养禽畜,好让大家能够吃上肉!


这一切的一切,让白店村的村民们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


转眼间就是冬去春来的时候了!


当春日的太阳把大家晒得暖洋洋的时候,已经有一部分村民把羊圈里的羊羔牵出来,放到外面去活动了!


李奎勇他们这些知青们眼看着没什么事情,就跟着一个老汉和几个孩子,一起放羊去了。


老汉看着地里即将冒出来的草头,忍不住叹息一声。


“唉,又是快要到这时候了!”


胡卫民问:“大爷,到什么时候?最近不是说没什么事情吗?”


老汉说道:“我们是没什么事情,但是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李奎勇他们连忙追问原因,毕竟这也算是一个新鲜事儿吧!


老汉说:“你们可知道,开春了之后,那就是意味着青黄不接到来了!”


“青黄不接?哦,这个我知道,是说麦子还没有熟的时候!”郑爱国显摆了一下自己的学识。


“唉,是啊!可是你们知道青黄不接对于我们的意义吗?”


“能有什么意义?”李奎勇他们面面相觑。


“你们都是有福的!”老汉赞道,“要放在几年前,青黄不接的时候,那就意味着我们要饿肚子,要出去讨饭了!”


“啊?讨饭?”几人惊叫出声。


老汉随即跟他们说了很多关于讨饭的事情。


比如为什么要去,怎么去,怎么讨,什么是个头,什么时候该回来收麦子之类。


李奎勇他们听了半天之后,终于明白了这里的险恶。


然后就是纷纷庆幸,他们来的真是时候,刚好不用去讨饭了!


经过了这一个事情,大家的心情有些堵得慌,纷纷去找点事情解闷去了。


而李奎勇他们难得看到天气晴朗,心情也慢慢好了起来,就和孩子们一起玩耍。


几个女生们没有那么放得开,这是最大的窃窃私语,说些私密话。


不过其中却有一个另类!


那就是——秦岭!


她由于家里出身不好,又知识丰富,和别人相对疏离,显得沉默寡言。


此刻她站到了山梁上,看着黄土高坡上的千沟万壑,心情大概也是如同地面这般的支离破碎。


所以她忍不住要唱一首民歌来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怀。


只是没想到当她唱完后,竟然发现对面有人也唱了一首回应。


“只要和妹妹搭对对,


铡刀剁头也不后悔。


……”


秦岭笑了出来,然后朝他们挥手。


“嗷呜呜呼呼……”


对面传来了狼嚎一般的呼叫。


“嘿,对面的哥们儿,是京城来的知青吗?”


李奎勇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凑上来了,郑爱国听到他们的话,连忙回应。


“没错,哥们儿,我们是红卫公社白店村的,你们村有几个知青?”


“十个,七男三女,狼多肉少啊,你们呢?”


郑爱国喊道:“也是十个,七女三男,肉多狼少。”


对面大喜道:“太好啦,赶明儿咱两个村互相匀匀,省得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李奎勇他们忍不住笑了起来,招来了女生们的唾骂。


“呸,一个上午没见你们说什么好话,怎么一说到这个就精神了?”


对面突然有人喊了起来:“哥们儿,李奎勇是你们村的吧?”


李奎勇一听,竟然有熟人?


仔细一看,好像是那谁……


“嘿,对面的是钟跃民吗?”


“是我,奎勇。”


接下来就是双方隔着一道沟,站在山梁上吆喝。


实际上风大距离远,必须要喊得很大声才听清楚。


没多久,他们就齐刷刷地停下了。


只因为太累了!


双方约定有时间再见面后,聚会就散了场。


接下来知青们又有了好几天的休息,然后劳动的季节又到了!


“种树?哦,王老师,种的是那些树苗吗?”


王琛说道:“是啊,那些树苗虽然死了一些,但大部分是活下来了。现在我们要趁着太阳还没有那么毒辣,先把树苗种上。”


“好啊,种树应该要轻松一点。”胡卫民说道。


郑爱国也附和道:“挖个坑,种下去,这有什么难的?”


李奎勇劝道:“你们先别把话说的这么满,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你知道?”两人有些不信。


“我当然知道了!”李奎勇道,“我是穷人家庭出身,家门口和附近也都种过了好几次。”


说着,他还很自豪的抬头挺胸。


王琛也给了他们肯定的回答:“农活都没有多少轻松的,你们做好准备,量力而行就可以了!”


有了他的劝告,他们果然有了心理准备。


后面挖坑种树、挑水浇灌、遮盖树根的时候,他们才不至于累惨了!


连着好多天的时间,平均每个人上百株树苗,工作量也是不小的。


等他们完成了种植任务,一大群人看着一大片本来已经荒凉成了沙地的地方,密密麻麻的种满了树木,竟然升起了无限的自豪。


村长徐民说道:“俺们以前怎么就不知道多种点树呢?如果这些树长起来了,至少好看一点不是?”


刘老汉直接怼了一句:“村长,俺们以前这个时候都出去讨饭去了,谁有心思来种树?”


“额……”众人无言以对。


不过徐民忽然感慨道:“是啊,又是一年青黄不接来了,其他村长估计要出去了吧?”


“估计没几天了!”刘老汉闷闷地说道。


徐民摇了摇头,说道:“外面的事情我管不着,但是我们村里的人,你们可不要穷大方。自己都快没吃的了,还想接济别人!”


这句话是说给那些刚刚嫁过来的小媳妇儿的,她们或许还惦记着娘家呢!


可是也提醒了李奎勇。


“是啊,那跃民他们会不会也没吃的,要出去讨饭呢?”


果然担心什么就来什么,几天过后,钟跃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