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咸鱼的影视世界之旅 > 第57章 最大的收获

第57章 最大的收获

作者:土旮沓 返回目录

兜兜转转看了一圈,马贵平回到了王琛的机器旁边。


“同志,这真是你制造的?”


王琛看都没看,自顾自地修改机器,但也回答他了。


“是啊!闲着没事儿的时候,自己看了几本书,就试着做了个!”


“哦?”马贵平感兴趣了,“你怎么就想做这个了?”


王琛一顿,想了想,说道:“不怕你笑话,我本来只是想偷懒。你看,这个机器一出,是不是大家都省了很多事?”


“嗯,这倒也是。”


马贵平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你现在做出来了,就没有什么想法?”


“能有什么想法?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呗!”


王琛可不会说自己是为了以后做准备,这事儿偷偷地来就行了,不能张扬。


他之前的所有想法,大抵都是因为生存和生活的缘故。


否则以他咸鱼想性子,怎么可能这么忙碌?


马贵平却不以为意,还以为王琛是谦虚了。


其实王琛的名声在县里也多少有点,马贵平还是听说过几次。


但是他没有想到眼前这个人,竟然就是医术精湛的那个“王琛”!


差距太大,一时间竟没有想到!


他看着王琛双手不停地扭动螺丝,然后将机器调整了一番,又重新组装起来。


“我看它工作效率不低,每天能加工多少?”


“几十亩地的麦子吧!我也不太确定,蒸汽机功率还是低了,燃油的更好点儿。不过……算了,一边改一边用,应该可以更好点儿吧!”


“那也是个了不起的事儿了!”马贵平竖起了大拇指。


王琛略作谦虚地说道:“嗨,这才哪儿到哪儿啊!我听说人家国外在几十年前就搞出燃油的机械,一大片地都是机器播种、机器收割,我们都还是落后了呢!”


马贵平脸色一暗,苦笑道:“一步步来吧!咱们本来就落后了,还是先解决有无的问题。”


王琛点点头,没说什么。


马贵平却又问道:“你觉得我们这里有没有普及的可能?”


王琛想了一会儿,摇摇头说道:“估计有点难!”


“有什么困难?”


“第一,哪儿来的工人制作那么多零件,又会组装和维修?第二,咱们的物资可不多,我这儿的铁还是收购的废铁,自己用小炉子熔了之后,一点点敲打出来的。”


“嗯,这倒也是啊!”马贵平沉默了。


王琛又说道:“而且要推广开来,就算是县里领头,那费用呢?人工呢?需要多久才能做到?”


马贵平不信邪地问道:“难道就不能惠及其他人了?”


王琛摊摊手:“那就要看你们的魄力,以及能够动员起多少物资和资金了!毕竟人员没有,和可以培训。但是没有物料和资金,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


马贵平就是这么带着一连串的问号回去了。


这一次他的收获不错,但也多了很多烦恼。


白店村的情况的确与众不同,有学习的地方和意义。


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不能让其他地方也跟着吃饱,那就是失职了!


军人出身的他,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可是他没有想到事情并不是那么容易决定下来的。


马贵平只是一个主任,还不是革%委会里的主任!


在这种事情上,他只能反应上去,然后等待决定。


可这个乱糟糟的年代,他这一等,就是半年多过去了!


不过白店村还是继续着自己的工作,该干嘛干嘛!


连续半个多月的时间,他们才彻底完成了收获。


然后每个家庭又是按人头分了五百斤的粮食,一时间家家户户都堆满了粮食。


有些人家甚至没有地方堆放,只好借用村里的仓库房先放着,等到后面再领。


想想一些五六个孩子,加上父母差不多十个人的大家庭,一次性就是五千斤的粮食,那堆起来就跟小山似的!


而由于今年粮食多了,又少了脱粒和脱皮的麻烦,大家对王琛又恢复到了以前的尊敬。


但王琛终于还是坚定地辞去了教学的事情,由知青里几个女的轮流教学。


这样也是有一份不多不少的补贴,能让他们过得更好一点——虽然他们已经过得很不错了!


从去年到今年,粮食增加,养殖鸡鸭禽畜什么的也多了。


村里集体的养猪场更是增加到了十几头,年底估计又是一个肥年。


王琛除了参加固定的集体劳动,偶尔出外行医几次,剩下的时间都不出现在大家面前,而是忙自己的研究去了。


他现在已经看到了大学层次的机械、化工、物理和电子等方面知识,领悟能力超强的他已经慢慢达到了大学生的水准。


后面只要再专研一番,估计到年底的时候,就能在实践的帮助下,超过很多专业的人!


又种下了一季的农作物后,他回到了以前的状态,一心研究着学问。


村里的人看到他的贡献,也不好说什么。


甚至村长徐民看到他这么低调,很多工作都不叫他一起,美其名曰:不打扰他再做贡献!


于是王琛心安理得地窝在几个窑洞里,理工方面的知识蹭蹭地往上涨。


而到了下半年秋收、秋种的时候,他已经想好了后面该做什么了。


王琛之前在村子里的做的那些,虽然能够让田亩和产量增加,但也有其极限!


比如现在,到了五百斤的水平后,王琛估计就不会再涨多少了!


在种子没有大的提高,化肥和农药无法大规模使用前,这样的产量几乎就是到头了!


那么他想要做的也就明了了,那就是——手工做一个微型的合成氨制造设备。


这是个大工程,可能会需要到外面的很多零件。


而且必须要报备,取得同意之后才能做。


否则这一个能够搞出炸药的玩意儿,那是在给自己找麻烦了!


徐民一听说这个事情,第一时间就是反对!


“不行,额们可不能做坏事啊!”


王琛困惑问道:“怎么就是坏事了?我这是在做化肥啊!”


“可是,这也是炸药啊!那么危险的事情,不是给额们找麻烦么?”


看着这个老顽固如此坚持,王琛也不想再劝了。


“这样吧,村长,事情是我搞起来,由我去和县里说。如果他们同意了,你不能反悔!”


徐民说:“那是当然。如果他们都同意了,我还有什么可反对的?”


事情一开始就出现了波折。


果然,到了县里后,大家更是反复争论了很久。


王琛住在招待所里,连着很多天,差点用尽了所有关系,这才让他们点头同意了。


不过他们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让村长徐民作为监督,确保做出来的东西是化肥,而不是其他的什么!


王琛想想只好同意了,而且也由不得他来反对。


能让他们同意已经不易,害想咋滴?


得到了许可之后,王琛开始用自己的积蓄,委托关系帮忙购买物资物料。


他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所以打算做得更好一点。


比如,加个控制系统什么的!


这种手工制作的微型机器,他设计了最多平均每天百斤的合成量,一年三万多斤,少得可伶!


不过再多就不好办了,不光浪费,而且还难做!


他现在只有一些基础的机床和工具,那种高难度、大规模的设备是不敢想的。


如此一个人,偶尔李奎勇他们也来凑热闹,叮叮当当地敲了几个月,这才勉强搭起了框架。


冬至日这一天,王琛的微型合成氨制作设备基本完成了。


包括以煤为原材料制取的氢气,再从压缩空气中制成氮气,大量的设备已经和合成器连成了一体。


今天,试验要开动了!


他特地找来了李奎勇他们几个为自己打下手,生怕一个不注意照看不过来。


而村长徐民不知道是为了监督,还是为了什么,也跟着在旁边观看。


王琛不理会他!


他现在已经进入了理工狗的角色,对于外在的人和事都不关心。


“好了,大家帮忙看看,有什么问题立刻跟我说。”


“好的,王老师。”


“那就——开动!”


“吭哧吭哧”的蒸汽机带动了机器的运转,温度在提高,仪表上也显示压强在增大。


高温高压的条件一点点满足了,接下来就是把氢气和氮气制作出来,输入到合成装置里面。


之前他们已经分别试验过,单独的设备在使用上是没有问题的。


唯一的问题是这两种气体的提纯不算太好,以后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现在就看一体启动的时候,可不可以顺利完成了!


“吭哧吭哧……”


几个人都是静静地关注着自己负责的方面,现场只剩下了蒸汽机的声音。


很快,在王琛的注视下,各种气体开始进入合成器,温度逐渐攀升到了五百度,压强也达到50M帕的要求了。


“成败在此一举了!”


王琛屏气凝神,看着机器在运转,不时地看看后面的出料口。


那里连接在一个简易的制冷设备,可以让气体氨变成液体。


没办法,王琛其实也只完成到了这一步。


后面还需要加几个设备,处理合成出来的液态氨,才能最终得到化肥!


时间一点点过去,在王琛期待的目光下,后面果然有液体出现了!


王琛拿起容具,接了一点后,赶紧检验起来、


李奎勇他们凑了过来,连徐民也巴巴地看着。


“怎么样,王老师,成了吗?”


王琛认真地看了看,然后笑了开来。


“哈哈哈……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李奎勇问道:“王老师,你是说我们已经做出了那个……”


“合成氨!”胡卫民补充道。


“对对对,氨,合成氨,我们真的做出来了?”


徐民是听不懂的,但是他知道这个东西好像很有用,所以也眼巴巴地看着王琛。


王琛难得这么开心地笑,呵呵地说道:“成了,我们成功了!我们已经制成了液态氨,接下来再处理一番,就能得到化肥了!”


众人连忙笑了开来。


“好好好,我们总算成功了!”


“是啊!如果这真能做出化肥,那我们明年岂不是产量更高?”


“今年已经是五百斤了,明年会不会有六百以上?”


“这个很难说啊!现在已经种下去了,万一来不及,就得再等一年!”


“干嘛要等一年?夏季不可以种么?到时候就可以看出来了嘛!”


“嗯,也有道理。不过还是看王老师怎么说!”


“是啊是啊,王老师,这个……”


王琛笑道:“我现在也不好说。不过如果接下来做出来了,那么开春的时候,还是可追肥,这一季也可以看到一点成果!”


徐民老脸笑得跟朵花一样,皮肤都皱了起来。


“那好啊!那好啊!明年额们的粮食又更多一点,以后就不怕挨饿了!”


大家关心的东西不大一样。


王琛和李奎勇他们关心的是这个东西带来什么,徐民只关心粮食是否多了一点!


这是农民们朴素的观点,也是目前最迫切的愿望。


白店村即便已经摆脱了饥饿几年,但是除了那几十个小屁孩儿,大家想起以前的事情,都还是心有余悸。


特别是徐民这样六七十以上的老人,经历过的事情多了。


别说只是吃不饱,就是吃树皮草根都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这样一个能够增产的消息,对于他们无异于突然暴富的喜悦!


一个月后,王琛彻底完成了整套设备的制造和初步改进,在一个阳光稍微暖和的日子开始了试生产。


几天下来,成功得到了一百多斤的氮肥——尿素!


这下王琛就很高兴了!


尿素的制作虽然难了很多,但是效果好啊!


经过他和李奎勇、李玲这些有点知识的人一解释,村民们都知道了这玩意儿的用途。


“哦,原来是用来代替牛粪啊!”这是第一反应。


“什么?可以提高产量?”这是第二反应。


“好,太好了!那明年额们是不是就可以吃上一天三顿干的了?”这是第三反应。


“……”


王琛没有理会他们内心的马蚤动,而是关注起了效率问题。


初步制作,每天平均下来只有几十斤,这就令人有些失望了。


白店村七百多亩地了,每亩下来只分到十几二十斤,这不够啊!


所以还要改!


临近这个年节的喜庆和热闹是不可言喻的。


大家都有了更好的盼头,每天都是喜气洋洋的。


只有王琛在进行了几次改进,成功地把产量提高到了每天六七十斤以上。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很多理工科知识达到了精通,正在往大师级方向发展。


预计明年再努力一把,应该可以在某个方面突破到大科学家的程度。


这才是他最大的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