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镇雄 > 第三十八章 抬手托月,落掌摘星

第三十八章 抬手托月,落掌摘星

作者:梧叶青冢 返回目录

自东荒剑王城那次问剑后,在天下销声匿迹将近一年的青山小师叔,原本不想太早暴露实力。


但偏偏那位青山首徒以青山大义相逼,青山的名号之下,方尘无法退缩。


所以背负着沉渊的年轻剑客,从养剑葫唤出那柄在剑王城柳剑夺得的剑器寒貂,向着那些摘星楼的弟子扬剑。


鹊桥之上一片惊疑。


青山剑修方尘一年前问剑四观三宫,甚至最后一剑逆伐剑王城七境武修,这些事情在当时的天下传的沸沸扬扬。


虽然这位剑修在那之后消失了踪迹,但那些上宗弟子对一年前发生的事自然记忆不浅。


所以当方尘从青山弟子后方走出,那些见过留影珠上青山小师叔样貌的人,心底几乎是刹那间便浮现出了那个名号。


随后伴随着年轻剑客自报家门,更多的摘星楼弟子想起了这个名号。


青山方尘,剑败四观三宫天骄,五境逆伐七境。


被江湖中人称作可比天上剑仙的剑道奇才。


而更比这份赞誉让摘星楼弟子称奇的是,这位青山弟子破境竟然如此迅速。


短短一年之内,便从离开剑王城的六境走到而今的八境。


这是隐隐堪比当年佛子与道子的破境速度。


青山难道真要出一位可比佛道两子的天骄?


摘星楼弟子有些难以置信。


鹊桥那头,唯有站在鹊桥当中的白发摘星楼首徒依旧一脸平静,甚至可以说是淡漠,眸中不显丝毫波澜。


白庐轻抬眼皮,打量了一眼握剑的方尘。


当日剑王城那场逆伐的影像,对青山一向关注非常的摘星楼自然早已有所研究,但那些自诩甚高的楼内弟子长老,对方尘那一剑更多的评价却是侥幸。


侥幸遇见了一个入七境却未登楼的废物。


侥幸遇见了一个心境有缺,弱小却又自大无比的所谓天骄。


侥幸出了当时恰逢一切臻至巅峰的一剑。


但这些摘星楼的弟子长老却不知晓,若不是方尘柴山上拼死跳崖导致柳琛断了一臂,以被夜幕看中的天资怎会在六境之后破境那般缓慢,甚至踏七境不登楼。


若不是方尘一路蓄势,在柳琛心底留下的心结越来越大,这位柳家天骄怎会心境不稳,出剑那般张狂自大。


若不是方尘从离开北岭那座断魂城时,便开始修行沈乡赠予的养剑诀,怎会在剑王城斩出那般惊才艳艳的一剑。


这一切从来算不上侥幸。


依旧背负着双手的白庐便是如此认为。


虽然出身摘星楼这等上宗,但白庐的修行之路却从不是按部就班的楼内苦修,他是真正去过那座冥海,双手沾染了妖族鲜血的年轻天骄。


所以,白庐虽然心气极高,认为方尘距离自己还有不小的差距,但他却并未看轻了这个青山的年轻剑客。


只有亲自出手跨越大境逆伐过的人,才会明白五境袭杀七境,仅以侥幸二字完全不可囊括。


白庐便是这样一个人。


所以即便他的面容依旧淡漠,但却仍是转过身去,叫出了那个号称摘星楼第二白的武修。


白庐之后,摘星白什。


这是整座摘星楼几乎公认的,天赋不下白庐的年轻一辈。


“白什前来讨教。”


似是如白庐一般,这位比方尘年龄还要小出一岁的摘星楼年轻弟子,以十七之龄登八境,为人做事同样极为淡漠。


抬手,握星。


屈指成爪直向方尘。


寒貂随之出剑。


这柄自剑王城当代家主柳仆手中夺来的剑器,其品秩隐隐还要高出沈乡赠送的惊蛰一线,举剑落剑之时,都有丝丝缕缕寒霜萦绕。


霜意灵动,一如貂形。


青山小师叔握剑向前一步。


雪白寒霜于大暑天气乍现,劈碎鹊桥之上缭绕星光,剑刃直落白什。


那一双缭绕星芒的晶莹双手,却是绕过剑器,一掌拍在寒貂之上,一爪按向方尘面门。


上三境的比斗,往往招式之间杀伐气意已然极盛。


虽然出招之时看起来并未恢弘景象,但拳脚交错之间,任何一招一式都可能杀敌毫厘。


爪风袭来,方尘眸子微眯,那些问剑之中得来的对战经验,使得年轻剑客几乎是刹那间便本能般地做出了反应。


剑身前刺,右手剑交替左手,身形自寒貂左侧倾去。


两人交错而过。


随后同时转身。


挥剑。


落爪。


蜀山之中的那段修行,灵气的吸纳对手握阳珠和玄阴玉莲的方尘而言根本谈不上问题。


甚至因为九曲灵丹的药效,方尘气海的吸纳速度还赶不上剑气和灵气的涌入速度。


那一段修行,方尘更需要做的,只是悟剑。


三座剑楼,任何一座登上第二层,便是登楼破八境。


方尘最先破的是剑术一楼。


邢仞交给方尘的最为笨拙的练剑之法,却是修行剑术最好的方法,尤其是对最契合剑道的剑元之体而言。


因为基础剑术往往却最为高深。


那一段在东荒走剑的日子,方尘在邢仞不经意地言传身教下,不知不觉间剑术已然有所精进。


蜀山之中的潜心整理,更是使得青山小师叔彻底掌握了这些精进。


于是,方尘以剑术第二楼入微之境踏上第八境。


今日,入微剑术当逞其威。


青山那座拙峰之中,邢仞教导方尘的劈开紫铁木的那一剑,从一开始便是教导方尘如何更好的出剑。


入微剑势也是出剑。


所以,方尘转身的刹那,双手并持寒貂,眼前那位摘星楼的第二白,在年轻剑客眼中一如紫铁木。


青山小师叔落剑。


将欲劈木。


中三境的修行,从来都是各修其道,各登其楼。


枪修走枪道,剑修登剑楼。


摘星楼的体术神通修行,最终所向同样也是为了入道,上三境亦是登楼。


登那座号称顶跨星河,星辰入掌的摘星之楼。


楼有九重。


三重即是一境。


跨入第八境的白休已然登上了七层摘星楼,一只脚跨入了九境门槛。


所以,那双以摘星楼秘法从小淬炼的双手,其上星光远甚同境武修。


白什转身之时,掌上星辰凝聚成一双手套,完全贴合手掌。


于是双爪伴随着星光下落。


与方尘斩下的寒貂相接。


双爪如钳,分别按在寒貂剑器两侧。


入微的剑术境界,不仅赋予方尘的是出剑时的细微掌控,还使得其更明白如何运转剑元剑气,使得落剑更为有力。


寒貂斩落本如一颗满是寒芒的剑星。


但摘星爪恰好摘星,所以那颗寒星将白什双手压下足足三寸,随后堪堪停在白什额前。


摘星楼第二白冷冷一笑。


双手在掌中剑器之上一拍,随后伴随着剑吟后撤而出。


摘星楼的秘术神通,虽然是以双手功法为主,但同样也是一套可以修炼全身的秘术。


白什开始在方尘四周游掠。


如一只伺机而动的猎豹。


方尘握剑,深吸一口寒气。


剑修的特点在十八般兵器中向来有着灵巧二字,但在与不仗兵器的摘星楼武修对抗中,这一特点偏偏成为了缺点。


握剑之人哪怕与剑器再如何契合,即便如臂指使,也不敌完全依靠自身的体术之修更为灵巧。


所以,青山小师叔不欲缠斗,而是准备一剑败敌。


寒貂剑身下沉。


陈剑声的那一剑天上人间生生挤到天下剑八的位置后,原本的剑七霜寒成为了剑六,而剑六衔烛则有降成了剑五。


但无人质疑剑九中任何一剑的威力。


所以,方尘浑身剑元几乎是伴随着剑器扬起的刹那一齐波动。


衔烛上撩。


如龙衔烛。


鹊桥之上恍惚之中出现了一方龙影。


四周密密麻麻的剑气自方尘体内和剑器之上一齐涌出,覆盖了整座鹊桥。


接天河宽广延绵河道不断炸响,那些剑气逸散之间,在鹊桥四周斩起接天水柱。


整座鹊桥光华不再。


茫茫多的剑气遮掩了月华,斩碎了玉石的晶莹。


剑起。


水光之间,天河一色。


有一双依旧璀璨的双手当空按压而来。


摘星楼能够自创摘星一道,并发展成为与青山齐名的上宗,不可否认这方秘术当真有神鬼莫测的威能。


据传,当年第一个修成此道的那位摘星老祖,抬手可举明月,落掌可携星辰。


仅一双手,便可抹去这泱泱星空。


第八境的白什显然没有此等实力。


但那双莹白光芒在剑气之中穿行,不见丝毫变色的双手,当空落下之时,却有遮天蔽日之相。


掌中唯有两颗半虚半实星辰。


这一招便是摘星楼体术之中最擅攻伐的摘星手。


抬手为推,落手为按。


摘星手欲要按下天下剑五。


于是,剑与星辰当空相交。


四周星光幻灭,剑气四散。


接天河内响起沉闷声响。


玉石鹊桥上大夏设立的护持阵法隐隐勃发。


桥上剑气与星光交汇之地,一切开始压抑。


旋即轰然炸开。


一股凛冽气浪四散而去。


鹊桥之上闪烁起密密麻麻的阵纹。


接天河内桥边河水尽数炸开,露出一长段漆黑的河床。


水上红莲大半化作尘埃,一小部分碎成花屑缓缓落下。


柳剑云和白庐一齐抬手,替身后弟子挡住气浪。


所有人纷纷凝眉看向鹊桥之上。


有两人相对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