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瀚拿来一把小剪刀,还有刀片,看着纪晓岚前辈,小心翼翼的挑着封皮,挑开的蓝色绒布书皮内,是一个A4大小,乌黑发亮的硬质木片。
“这是选用大内明宫旧藏的紫檀,经过造办处巧手匠人取片打磨,一共只做了10本,乃是圣祖皇帝,赏赐勋贵亲王所用!”
“当年我奉旨编修《四库全书》时,万岁爷特别下旨,从铁帽子礼亲王那里,借来校对增补。后来被撞倒的灯油烧破表皮,露出内里,我曾经见过一次!”
听着纪晓岚的描述,大家对于这本书里,到底憋的什么鬼,非常的期待。
只见纪晓岚轻轻的把紫檀书页挑开,封页与底页各有一个多层油纸,仔细包裹的白色丝绸里,各有一幅设色绢本画。
每张画里,各有三匹马,上面写了一些字:敕将作大监阎立本,限贞观十七年仲秋前堪合。一个龙飞凤舞的李字下,贞观十六年五月初三日。
特勒骠:
应策腾空,承声半汉;
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青骓:
足轻电影,神发天机,
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什伐赤:
瀍涧未静,斧钺申威,
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飒露紫:
踏燕超跃,骨腾神骏,
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拳毛騧:
月精按辔,天驷横行。
孤矢载戢,氛埃廓清。
白蹄乌:
倚天长剑,追风骏足。
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狂笑不止的纪晓岚,让子瀚还有陶渊明前辈,一头雾水。明知道这是昭陵六骏图,而且是阎立本手绘,几次进呈御览,历经多次修改,唐太宗李世民最后定稿的设计图,虽然珍贵无匹,但是这个狂笑的大烟袋锅子,又是为啥?
“你们不知道,和珅是属马的,这两幅昭陵六骏图,传言是他最最宝贝的收藏,从来秘不示人。你们想,和珅一辈子什么宝贝没见过?抄家时,金山银海,古董字画,珊瑚珠宝,绫罗绸缎,把个内务府所有仓库塞满,还不够,后来嘉庆皇帝下旨,调用兵部左藏,才得以装下。”
“你们看,这个嘉乐堂的藏书章,可见和珅在当内务府总管时,就拿到了这两幅画。”
不得不说,最了解你的人,往往不是你最亲密的身边人,而是你的敌人。作为斗了几十年的政敌,老纪实在非常了解和珅。
“老纪,你学问了得,跟我们讲解讲解,我现在二十四史才看到隋末,后面的事情,不甚了了。”
这下子骚到纪晓岚的痒处,满脸自信的老纪,从画的右上方开始讲解:
”这个朱批应该是太宗皇帝的御笔,果然是马上皇帝,这肃杀之气,跳跃纸上。”
子瀚跟陶渊明前辈二人,此时看见站在酒店房间书桌前,一身墨绿色蜀锦马褂的行头,书空咄咄,右手临摹太宗皇帝笔画,深自陶醉。纪晓岚的字,自乾隆以后,可是名满天下。
“太宗皇帝,乃真性情大丈夫,对战马尚且用情至深,何况手足呼!”
这是纪晓岚的体会,他觉得唐太宗对陪同出生入死的战马,都能用情如此深厚,所以手足相残,实在是不得以而为之。但是作为穿越玄武门之变的亲历者,子瀚心里是不认同这点的。如果李世民对称王称霸之心,能稍微小一点,李渊操弄二个儿子权利平衡,能再高明一点,历史上绝对没有唐太宗这号人物。
“这昭陵六骏赞铭,实乃点睛之笔。”
“此画被宋徽宗收藏,这是他独一无二的瘦金体,这个不上不下的字读做天下一人,乃宋徽宗自创。
唐皇有六骏,英姿赋难寻;
横扫八方地,怜我失马军。
道君皇帝,看见这么神异的昭陵六骏图,联想大宋朝,失去河西牧马之地,使得整个宋朝,完全处于北方游牧民族战刀威胁,不禁自悲自怜。”
“唉,我晋朝又何尝不是?偏安一隅,终究败亡。”
“下方瘦金体题字:神品应入内宫密藏,不载宣和图谱。”难怪这样一幅惊世骇俗的名作,几乎不见于任何记载。”
“我估计这是和珅在当领侍卫内大臣,内务府总管时,清点明宫及康雍前朝密藏时,自己私底下盗取出来,或是哪个属下发现,偷来孝敬和珅的。”
“太宗皇帝,敕令阎立本监造,实际动手雕刻的是兄弟阎立德,我出任陕西巡御史时,曾经游历昭陵,那飞马腾龙,勇猛无敌的六骏,的确令人印象深刻。”
“可惜现在已经残破不堪,民国时期,被盗卖到了美国二匹,另外四匹被打碎装运,幸亏抢救及时,总算留在了华夏。”
“子瀚,我知道你不缺钱,这两幅画,我想捐了,让后代子孙,都能够看看我中华文化,璀璨风华。我三世为人,这些奇珍异宝,早就是身外之物,而且我这个人,不喜欢藏私,捐了最好!”
“好,你这个老纪,别看扣扣索索的不干脆,大是大非之前,倒是爽脆,给你点个赞!”
这是刚刚进入网路世界的陶渊明前辈,用了最热门的方式,也赞成捐了。
“好,两位前辈,我在此为故宫博物院先谢谢你们了。”
当晚子瀚请了自己的指导教授,北大陆凡明老师,出来吃东来顺,特别跟老师问过故宫博物院有没有熟人?陆老师带了自己的发小,故宫博物院字画组组长丁天文,一起赴宴。
席间以纪师傅、陶师傅、陆老师、丁老师称呼彼此,倒也和谐。
都是文化人,一方大牛,喝酒斗诗,酒令轮战,引经据典,气氛好不快活。
回到酒店,子瀚特别用房卡开了一间小会议室,当纪师傅把手套穿上,慢慢的展开二幅画,故宫丁老师一下子不淡定了!
“传言是真的?”
带上了手套,丁老师仔仔细细的从-敕将作大监阎立本看起,每个印章,每个提跋,都用放大镜仔细查验。
包含绢本,在角落位置,丁老师抓住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边角,折叠五次,松开之后,用放大镜仔细看了折痕。一个半小时后:
“神品呀!这昭陵六骏图,绝对是真迹无疑!三位确定要捐给故宫?这可是价值好几个亿的传世孤本。”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