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赵元开并不希望在汉水以南酿下太大的杀戮,反王乱臣当诛,但黎民百姓无辜啊。
当初平定冀州之时,哪怕是赵元开身为天子御驾亲征,却依旧是受到了冀州子民的对抗和抵触。
哪怕是现在,整个冀州土地的绝大部分庶民对于汉室皇权依旧是抱有三分敌视。
攻城易,而攻心难矣!
“陛下所言极是,眼下已是入冬,风雪南下,那四大反王根本无力渡水北上,眼下搞出个什么四皇聚首,其实就是抱团取暖罢了。”
孙心武俯首点头道。
说到这儿,他像是想起什么似得,又道:
“对了陛下,锦衣卫遵循陛下的指示,渗入汉水以南的民间各地将陛下的赫赫功绩和仁政国策遍传各地,尤其是岳将军的那首满江红筹志更是激荡人心。”
“近日前线传来情报,说民间有不少忠心汉室的义士良民大有揭竿而起的热血!陛下,臣以为可以策动他们……”
孙心武话刚刚说到一半,就被赵元开直接呵斥住了:
“闭嘴!朕不允许你们这么做!”
“战争,那就是大汉天子师要做的事情,是绝对的血腥和残酷,不是闹着玩的!”
赵元开当然懂孙心武的意思。
这种敌后策动的战略自古以来的也屡见不鲜。
但……
赵元开不待见!
因为危险性太大了,会徒增太多不必要的流血!
此外他们这么做的意义对于赵元开来说,并不大,根本没那个必要!
赵元开为什么要搞精兵国策?为什么要尽最大可能的发展单兵装备问题?就是因为赵元开珍惜每一位忠于汉室卖命卫国的将士的生命!
这是原则,更是基本!
为人君者,若是不把治下将士和子民的性命当回事,他们又怎么会在应战之时敢于将性命交托给天子?
所谓行仁政而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陛下仁爱圣明,是……是臣愚昧了,请陛下恕罪!”
孙心武赶紧叩跪在地。
赵元开摆手,道:“恕你无罪!”
“罢了,你继续密切侦查汉水以南四王的一切动向,战略上可以轻视,但战术上绝对不能!”
“另外,加强跟精武将军的联系沟通,收复汉水以南的重任朕是打算交给他来执行的!”
孙心武叩拜,道:“臣,谨遵陛下旨意。”
“嗯,下去吧。”赵元开拂袖。
孙心武退下。
宣室殿之中再次一空。
招赵元开负手而立,紧锁着眉头,继续梳理思绪,做全面性的总结!
基本盘已经彻底站稳。
唯一的两个外患也彻彻底底的解决了。
眼下最为重要的就是内忧问题,而内忧的核心就在于民生的发展,基本逻辑就一个,提高粮食生产力,释放出更多的人力去参与其他的行业,以丰富整个国朝的构架!
一开始赵元开的构想是按照华夏历史演化的轨迹规律,借助后发者优势,来一场跳跃式的发展的。
但临朝之后,视野扩展,赵元开的有了不少的改变。
前世的发展规律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
越是深入全面的了解这九州大汉之后,赵元开就越发的发现,这异世九州跟华夏地球的区别越来越大!
农部设立之后,徐玄安依照赵元开的指示将大汉各州的土地种植情况作了一个全面的初步调查!
这其中有一点,让赵元开极为吃惊!
冷兵器的农耕时代粮食产量低的根本原因一般有两个,要么粮食种类不行,要么的土地肥力不行。
一开始赵元开就是这么代入到了当下的。
但真正调查之后,看了农部呈送上来的奏章,赵元开才发现自己错了一半!
这九州大汉的土地,并不贫瘠。
当下主粮之一的黍,在同时代的华夏强汉时期的亩产量只有三十公斤左右,但农部的奏章显示,九州大汉的亩产量是同时代华夏的整整三倍多,达到了一百公斤!
一百公斤啊,这完全追上华夏现代农业的生产水平了。
但要知道,九州大汉现在连个曲辕犁和水车这些基础的农具都没有出现啊!
这其中只有一个解释!
那就是九州大汉土地的肥力太好了。
可是……
这些肥力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赵元开御驾亲征两次,途中也有停留,视察过大汉的耕田土地,观其表现并无任何的特别,甚至一眼看去极为贫瘠。
若是按照赵元开的固有逻辑来理解这个问题,那自然是会上升到化学角度,进行测土配方,看化学元素的含量!
但这一点根本无法实现。
而直觉告诉赵元开,大汉土地肥力丰富的真正原因,也根本不在化学层面。
赵元开的逻辑转变,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这是九州大汉,是有武道修炼存在的,宗师高手以真气发力,能力达万斤!
这用物理逻辑是没法解释的!
没法解释并不是意味着不合理和不真实,只是认知未到,是你不懂,不明白罢了!
同时也是单一理论无法避免的局限性所致!
赵元开前世是高知人设,有着最基本的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基本逻辑原则,看待事物时喜欢从经验学层面上升到逻辑理论学的层面!
什么是经验学层面,什么又是逻辑理论学层面?
以武道修炼为例子来说。
我这么练能迈入先天境,成为武者,你跟着我一起练,也行!
这就是经验学层面。
甭管为什么是要这么做,反正你照着我的样子学,十有八九你就能成为武者。
要是没成功?
对不起,你这人没武道天赋!
那啥是武道天赋呢?
这……
这一套逻辑思维在华夏历史之上可谓是持续了太长太长时间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那理论逻辑学层面是什么呢?
说白了就是摸索出为什么这么练就能进入武道,什么规律,什么逻辑!
还有为什么有人练得快,有人却练得满,决定那所谓天赋的东西又到底是什么?
这是知其所以然,是理论逻辑,甚至是公式的建立!
换而言之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而赵元开之所以考虑这些,原因在于他是大汉的帝主,是国策的制定者,是帝国的顶层设计者!
只有挖掘出本质逻辑,才能作出最为直接高效的国策制定和推广!
赵元开从一开始就对武道修炼有着极为伟大的构想设计的。
他参照前世的教育模式,想要把所有的武道宗门变为武道学府,层层分级,层层选拔,最后普及天下。
先是基础武学,这是普适性的,强民健体拔高寿命上限。
而后就是中等武学,这是所谓的天赋分水岭,能在三十岁之前入宗境者继续修炼深造。
再上层就是高等武学。
赵元开的初步构想是做细分方向的,每人选取最合适、上限最高的一门武道功法专修,人尽其才!
而最最顶层的,则是武道研究所,由整整的武道高人汇聚一起,推演武道绝学和基础功法的升级和突破!
这个构想伟大在什么地方?
首先就是武学普及,强汉子民幼年全部都能受到武道教学,能更上一层者继续深造,不行者便就此止步,士农工商择一路而走上社会!
其次是人尽其才,那所谓的天赋者绝对不会因为没有钱、或者修炼错了方向而被耽误埋没。
不然的话,有的人明明天赋惊人一入武道便化龙,结果种了一辈子的田。
而有的人一介庸才,却胡乱练了一辈子,结果一事无成,毫无作为,浪费生命!
再一个就是功法的专修了。
比如雄霸的三元归一厉害吧?
把强汉所有适合修炼三元归一的天赋者聚齐在一起,都让雄霸来教,练成之后,一百个、一千个甚至一万个雄霸二代,往战场上一拉,一字排开,三元归一,啧啧……那个威势不可想象啊!
然后再结合兵法和军阵呢?
至于武道研究所,那就更重要了。
谁规定了雄霸的三分归元气的最高境界就是三元归一呢?怎么就不能是九元归一,万元归一呢?
发展才是硬道理嘛!
以前是多兵种配合作战,以后在加个多武道绝学兵种配合作战,排列组合之下,战术不更加的千变万化了?
而最核心的核心,就是批量化的武道人才输出,和服从帝国的统一调配!BIqupai.c0m
这个构想是了不起的,更是颠覆性的!
但做起来也极不容易的。
回归到最开始的地方,最先要解决的就是最基本的武道理论问题!
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化的武道授学理论体系,说白了,就是变相的武道课本!
这不是一个师父带一个徒弟一辈子的事情。
而是一位武道老师专门教授某一个阶段的武道修炼,一届一届的往上输送人才,是普及性质的!
经验学是不具备普及性质的,唯有理论本质才行!
因为,万变不离其宗!
思绪再往回收。
回到土地肥力惊人的问题上。
“不对,黍产量高于华夏同期,也许不是土地肥力的区别,而是整个地缘的区别!”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更新,第309章 攻心难矣免费阅读。https://www.biqupai.com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