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签到三年,我的学霸身份被曝光了 > 第635章 可控核聚变的曙光

第635章 可控核聚变的曙光

作者:昆吾 返回目录

“张教授,看看这份资料。”


张青接过资料,「用于可控核聚变的常温超导体材料猜想」,这是标题。


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公式、符号等,张青眼中满是好奇。


“这……这……”


只是看了半页A4纸,张青就懵逼了。


超导材料是可控核聚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一是能增加线圈的磁场强度,二是增加巨变反应式的散热。


现阶段几乎所有的核聚研究超导材料首先是金属,其次是各种合金,如碳与金属的复合材料等。


还有一些液体和固体,但液体和固体材料的导热系数极差,除了特殊场合使用外,几乎不会大量使用的。


而陈诺给的这个资料竟然是非金属性的常温超导体,这简直颠覆了他的认知。


他抬头看向陈诺想问什么,但陈诺示意他继续看下去。


张青耐住性子慢慢的翻看着,越看眉头越皱,这些资料跳跃性很大,以至于他看起来都很吃力。


“这怎么可能?”


看到最后一张A4纸上的数据,张青瞳孔紧缩,惊呼了出来。


纸上赫然写着这种常温超导材料的导热系数为6800W/m· K,要知道在金属材料中银的导热系数最好为429W/m· K,其次是纯铜为401W/m· K,陈诺的这个材料已经是银的近16倍,纯铜的17倍了。


最夸张的是这玩意竟然是常温的,纯银和纯铜想要达到上述的导热系数,都得在100摄氏度的情况下才能达到,而这个只是室温。


如果这个材料能做出来,第一,可控核聚变的装置会小很多,常温超导体不用再给材料建一个散热的装置,核聚变的冷却工程会低上很多,装置也会小上很多。


“陈教授,这……这真的能实现吗?”


张青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这份材料若是真的,简直会巅峰材料界的认知,同时会将准备的可控核聚变的装置减小很多。


未来科技的可控核聚变刚启动,陈诺这就送了一份大礼,算是可控核聚变的曙光了。


“理论上是可以的,你们材料实验室先停下手上的所有工作,全力以赴的完成这个材料的研究,务必在第一时间内搞定。”


“明白!”


张青站了起来,回应的声音铿锵有力,满满的兴奋。


未来科技的可控核聚变,他们材料实验室要拔的头筹了。


张青刚走,蔡达义就来了,一起来的还有三位副组长,说是要汇报规划。


半个小时后,蔡达义汇报完了规划,陈诺暗自感叹,果然专业的事情得专业的人来做,蔡达义的规划很是详细,细到拿着这份规划就可以直接搞起来了。


“其他都可以,但这几个地方你们注意一下,可以找周部长要一下相关资料调整一下;其次是装置上用的线圈的超导材料,暂时先不用采购,等半个月一个月的再说。”


四人眼中有些疑惑和惊疑,但没有多问为什么。


一个下午,有四五波人来汇报工作,陈诺一一指导完后,办公室终于清静了下来。


倒了杯茶后,开始考虑接下来的工作。


几分钟后,纸上写了1.关注超导材料进度,2.三大方程研究,3.参观国内各大核能研究所。


三件事情在时间上没有冲突,可以并行走,参观各大研究所的路上可以搞搞三大方程了。


启动以上定下的小目标可不是随便说着玩的,是有依据的。


第一先搞制约等离子体种种难以捉摸行为的Vlasov和Maxwell基本方程,因为这个解开了,以现有的装置不改变任何设备和材料的情况下都能提升能量增益。


第二解决制约三体运动的牛顿定律、制约流体运动的Navier-Stokes方程,压缩等离子体,让反应的等离子体达到理想离体,增加等离子体的密度,这是聚变的延续性。


最后则是制约大量分子运动的Boltzmann方程,让聚变的材料按照预定的计划前进,而不是无规则的运动,既增加了磁场的消耗,又损伤托卡马克的炉壁。


“明天上午八点从京都出发,先去核能研究所。”


“好的,我们这边可以随时出发!”


陈诺给周正峰打了个电话,得到准确的回复后,半躺在老板椅上,召唤出了系统面板,他要去购买Vlasov和Maxwell方程。


“名望值真心不够花呀!”


十几分钟后,陈诺花了8800点名望值兑换了Vlasov和Maxwell方程的一块碎片(1/4),将这几日积累的名望值再次耗完。


“系统,有没有办法快速获得名望值?”


陈诺尝试的问了一句,果真如他所想一样,系统懒得搭理他。


花了十几分钟的时间,接收了庞大的方程碎片信息后,陈诺闭着眼睛整理着碎片信息。


而此刻的外界因为未来科技核聚变项目组的启动仪式再次惊爆了网络。


网友们惊讶的有三点,一是上层对未来科技核聚变的态度,林副总和几位大佬的到场和大力支持;二是蔡达义等人的加入,三是陈诺对项目的规划。


“不愧是我看中的男人,真是虎呀,半年解决三大偏微分方程,老子真特么的激动。”


“陈教授的这个小目标在我们看来是超级大的,但在陈教授眼中可能真的是小目标,我记得他曾经说过,他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没有想到呀,陈教授竟然选择走了这条路,以陈教授在数学上的造诣,这条被科研界放弃的道路似乎是最好的选择了。”


“按照这个规划,元旦岂不是就能用上可控核聚变的电了?这个冬天我终于可以24小时开空调了。”


“哎,没想到蔡教授他们集体加入了未来科技核聚变项目组,有这群人曾经在ITER工作过的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我对未来科技充满了信心。”


核研究方向的工作者看着启动仪式,心里是五味杂陈的,充满着矛盾,激动与嫉妒并存。


嫉妒的是上层的态度,这种支持力度太给力了,跟未来科技的项目相比,他们这些核研究院就是后妈养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激动的是,有了上层的态度、未来科技的经费、蔡达义等人的加入以及陈诺的三大方程规划,可控核聚变还真有可能完全实现。


国内议论,国外自然也是看到了这个视频,大把看ITER五方笑话的。


将夏国踢出ITER,没想到打脸来的如此之快。


而此刻的在ITER总部的五方代表紧急汇聚到了一起。


事情似乎超出了他们的可控范围,会议室内气氛相当的沉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