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签到三年,我的学霸身份被曝光了 > 第752章 摘下粒子物理学的“圣杯”

第752章 摘下粒子物理学的“圣杯”

作者:昆吾 返回目录

啪!


一声轻微的响声在安静的指挥大厅中响起。


固定在双环对撞机两端的质子发射枪内喷射出两枚看不见的质子,在庞大磁场和电能下开始加速,瞬间就到达了光速的99.99%,然后在某一点产生碰撞产生了碰撞!


同一时间,指挥大厅以及高能研究院的大礼堂的大屏上显示出了能谱探测器的分布曲线。


没有想象中的壮丽多彩,那能谱上的分布曲线已经透露了太多,那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曲线。


“3号组请注意,数据开始同步,启动未来、神威、天河、曙光、超云超算!”


各地超算算力全开,大屏幕上陈诺编写的分析软件在跳动着。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的盯着大屏幕。


“3.18!”


十几分钟后,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数值!


这是统计显著性大约的标准差倍数!


哇!


高能物理研究所大礼堂内前来观礼的全球所有高能物理学者欢呼了起来,虽然还没有发现那颗被物理学界称为‘圣杯’的粒子,但这份数据已经和伏赫然论文上推算的数值极为接近了。


粒子物理实验中,3倍标准偏差以下称为迹象,3倍以上称为证据,5倍以上才能称为发现。


现在虽然不能肯定这个3.18是不是统计涨落的原因,但至少是个好现象。


而指挥大厅内的所有工作紧紧的压抑着自己,因为这只是第一次碰撞,按照伏赫然的推算,要从1200tev到1300tev的能量每间隔10tev碰撞一次,甚至在1250、1260两个数值上要多次的碰撞,以此来验证推算的正确性。


“各单位注意,调整参数,3分钟后第二次碰撞!”


“倒计时开始……10、9、……1!”


伏赫然再次按下质子同步发射枪的开关!


几秒钟后,能谱上再次出现了分布曲线,也再次验证了伏赫然的推算!


第三次1220tev……3.66!


第四次1230tev……4.23!


第五次1240tev……4.67!


连续五次碰撞后数据分析的统计标准差都接近了推算值,再一次验证了伏赫然设想中的正确性。


“各单位注意,调整参数,3分钟后第六次碰撞!”


魏阳的声音在各单位中响起,这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因为第六次到第八次的碰撞的推算值才是发现新粒子的关键所在。


也是规范场中粒子存在质量缺口的来源。


“开始!”


伏赫然再次按下发射枪。


两枚质子发生了碰撞,在探测器的能谱中突然发现了一个异常的凸起。


这一刻所有人的心脏都被凝固了。


“5.88!”


十几分钟后,大屏幕上再次出现了一个统计数值!


“天啦!”


“我艹!”


“上帝!”


“oh,my god!”


……


一声的惊呼在大礼堂中响起,所有人都站了起来,虽然还没有经过验证,但至少从统计学上看,这无疑是一颗新的粒子。


第七次1260tev……6.09!


第八次1270tev……6.68!


连续两次的碰撞,标准差倍数再次验证了论文中的观点和推算!


“威腾教授,您认为这一个粒子是希格斯粒子吗?”


“不知道!”


威腾摇了摇头:“但……我希望是!”


说到这里,威腾的眼中闪过一丝的期望,如果规范场搞定,也许物理大统一就能搞定了。


这就是希望!


从第九次的1280tev开始,标准差倍数陡然下降到了5以下,甚至到了第11次的1300tev的时候标准差倍数只有1.06!


“陈教授,还要再对1250-170tev的能量做验证吗?”


过了好一会儿,指挥大厅内魏阳低声问了陈诺一句。


不止是指挥大厅,连大礼堂中的众高能物理研究者都在都在等待着。


陈诺没有说话,而是盯着大屏幕上的树枝,眼中精光闪烁着。


“不用了!”


过了好一会儿,陈诺低声说了一句:“不用再验证了,1250-1270tev碰撞的那处凸起就是……真正的希格斯粒子!”


所有人都怔住了!


统计的数值判定是新粒子,但没有经过验证,陈诺就这么笃定的嘛?


“数据不会骗人,我们去大礼堂内吧,我验证给你们看!”


陈诺淡淡的说了一句,随即朝着大门走去,走到大门处的时候,他转过头看着所有站起来的工作者:“感谢诸位的辛苦付出,我们一同见证了历史!”


“哈哈,爽呀,我从事高能物理这么多年了,在LHC、CMS、ATLAS等几个碰撞中心都待过,从未有今天试验做的爽!”


“靠,当然爽了,就这么一会儿单单是我们这里的试验都花费一百多亿,如果加上调动的超算损失的那一部分价值,今天的试验已经超过了200亿。”


“有钱真好,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呀!”


“不,应该是说有个好导师真好!”


“听说今天的试验是基于伏赫然的猜想和推算而来的,特么的,数学好真的可以达到这个地步了吗?”


……


等到陈诺一行人走出指挥大厅后,大厅内的工作人员顿时响起了欢呼声和议论声。


“抓紧时间检查设备,记录参数!”


高能物理研究院院长魏阳的声音在指挥大厅内响起,声音中带着兴奋。


国内第一台强子对撞机,周长一百公里,吊打LHC的27.6公里,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又经过陈诺的改造后,无论是规模,还是能量强度,都是世界第一。


等到后面再为这套强子对撞机建一台小型盘古堆,试验根本就不用储能,也不用协调各方资源,就问问这种配置还有谁?


第一次开机运行,就搞定了被物理学界认为的‘圣杯’—希格斯粒子,证明了规范场。


这注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指挥大厅内的工作人员虽然也想去大礼堂见证历史,但职责在身,他们只能服从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