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穿越回清朝当侍妾 > 第150章 抄家

第150章 抄家

作者: 叶早早四贝勒 返回目录

他已经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也跟着触柱而亡。


只留下妻子和一儿三女,全部被刑部带走。要发卖为奴。


到了晚间,荣贝勒急吼吼的回来,见了四爷忙道“安顿了一家,其余的,三爷出手了。只是三爷太直接,都送去了庄子上,弟弟帮了一把,用了别人的名义收了人,没叫三爷送去庄子。”


说着,将银子拿出来。


四爷点头“是我忘了,老三有这个心。那几个老师,都是着实教过三哥的。”四爷叹气“可惜了,还是死了一个。”


荣贝勒犹豫了一下,还是直说“哎,明儿还不知如何呢,这几位……年纪都不小了。”


死了一个,还有三个,都是五十岁往上的人了。


打了这么一场,又抄家,将人家老小都发卖了,还要人家继续教书……


就不说人家怨怼与否,就是这样又急又气的,身子也扛不住啊!


“明儿我想法子吧。”四爷看他也累了笑道“就住在府上吧,之前说给你说亲,这些时候也忙的很,过了颁金节,我就去找额娘。”这点事,德妃娘娘能办。


“多谢四哥,那今儿就住在四哥家里了。”荣贝勒美了,能住在四哥家,那就是更亲近了啊!


苏培盛亲自将荣贝勒送去客房,叫人认真上了一桌席面。又烫了一壶酒。叫人烧上炕。


他回来的晚了,四爷吃过了。


苏培盛来回话“回爷的话,都安顿好了。”


“嗯,你去库房里,找一截有年份的人参,切几片,明儿使银子,给那几个老师塞点。”四爷想着,先吊住命要紧。


“估摸着三哥会给回话,知道家里人抱住了,他们也安心些。”总不好叫他们忍无可忍的爆发出来,那可就……全死定了。


今儿的事,苏培盛全程经历了的,心里岂有不感慨的?


苏培盛是汉人,打小穷,过去还在家里的时候,村里头谁不尊敬读书人?


记得村头那个私塾里的先生,就是个童生,就了不得了!一年起来,东家送吃,西家送喝的!


如今,这几位老师,都是两榜进士出身,何等艰难?


都说,十年寒窗,而读书人的辛苦,何止十年?


竟被如此轻贱,纵然苏培盛只是个去了根儿的太监,也打心里发寒。


他们能瞧不上大臣,因为人一旦进了官场,无不钻研的。


可是这样单纯的老师,即使挂着官职,也叫人尊崇。


四爷也无心进后院,只是问了一句“锦玉阁里歇了没?”


“会爷的话,还没歇下,刚才叫小桂子敲了,爷可是要掌灯锦玉阁?”苏培盛忙道。


“不去了,没歇下的话,叫人去膳房,叫给她上点吃喝,爷今儿累了,就歇了。”四爷疲惫道。


“哎,奴才知道了。”苏培盛心里琢磨,四爷这是不高兴的很啊,不高兴了,倒是乐意叫自个儿的宠妾高兴……这个心……


叶枣这里,得了两碟子点心和一份雪梨汤,一脸都是懵的……


时辰可不早了呢。


于是,也不管规矩了,就问了一句“爷这是……什么意思?”


小桂子笑道“前头主子爷歇了,想来是看着您还没歇下,怕您饿了?”


叶枣无语了一下,给小桂子封了荷包。


吃是不想吃的,不过可以尝尝,又喝了一碗雪梨汤。这个么,冬日里滋润下火,是个好东西。


次日,四爷进宫之后,果然康熙爷又亲自盯着那三个老师上课。


已经死去一个,他却下令不许安葬。


这三位,一早被苏培盛偷偷塞了参片,如今倒是勉强撑得住。


可是这份愤恨还是咽不下去,只是为了家人,怎么也不敢表露出来。


许是康熙爷累了,终于离开,三人也是一个晃荡,就差点栽倒。


好在,皇子们都没有说什么。他们有的虽然小,可是也不觉得皇阿玛做的就全对。


皇子们不说话,奴才们更是不敢说。


也就含糊过去了。


等离开读书的地方,三爷跟四爷拱手“老四,多谢你。”


四爷摇头一笑,没说什么。


这个三哥,倒是有些书生意气。


“皇阿玛这是想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三爷愤然。


“三哥,噤声。那是你我的皇阿玛!”四爷打断他。


三爷只好深吸一口气,一言不发的走了。


是啊,是他的皇阿玛,可这做的是什么事?


很快就是颁金节了,这几位老师的遭遇纵然是有无数的读书人觉得痛心,可惜,这些痛心也传不进紫禁城。


四爷能做的,也就是保护那几个老师的家里人,再关照一下他们本身而已。


这一日,四爷沐休。


想着荣贝勒的事,便一早进宫去了永和宫。


给德妃请安之后,四爷开门见山“额娘可知有哪家的秀女样貌性情还不错,并且上记名的?”


一般来说,妃子们都会有资源。


不过,德妃诧异了一下“你后院里要进人?”按说不该吧?如今……皇上这样,老四也不是个急色的。


“并非是儿子,而是荣贝勒,他年纪不小了,一直蹉跎,至今竟也没有嫡妻,故而求来了儿子这里。额娘要是有人选,不防帮衬一把。”四爷道。


“原来是荣贝勒,倒是有的,只是不知,他想要什么样子的?”德妃松口气。


不管对这个儿子到底如何,总是不希望他走错路的。


“到底也是咱们爱新觉罗氏的子孙,额娘只管看着,不管是满军旗还是汉军旗,总要差不多的。”


四爷这个人,只要他纳入羽翼的,总是尽心的。


德妃想了想,又问了身边的嬷嬷之后道“汉军旗里,好姑娘不少,这张佳氏的姑娘长得好,性情也不错。今年也十八了,这上记名有时候也耽误人,年岁不小,不知道他嫌弃不嫌弃?”


“既然是这样的人,他不会拒绝的,儿子就替他答应了。回头求个指婚就是了。”四爷笑道。


德妃点头,又与他说了几句闲话之后,便叫他出宫了。


四爷出宫之后,先叫人给荣贝勒传话,又叫人给张佳氏家里传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