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br/> “这是皇榜?”<br/> 孔圣看着手中的大夏日报,满面惊容。<br/> 报纸是个新奇玩意,刚问世没多久。<br/> 孔圣两耳不闻窗外事,并不知道大夏日报已经在京师,乃至整个大夏风靡。<br/> 苟儒忙解释道:“孔圣,此乃大夏日报,是皇上发明的报纸。一份卖二十文,分为上下左右四个板块。”<br/> “分别是大夏国事,地方政务,乡野趣闻,以及店铺广告。”<br/> “哦,广告也是皇上发明的,意为广而告之。”<br/> “大夏日报的发行量很大,日销十万份。”<br/> 孔圣吓了一跳,咂舌道:“十万份?”<br/> 苟儒点头道:“据说,这几日朝廷又加印了大夏日报!一天就要卖二十万份!”<br/> 其他大儒都是嗤之以鼻,道:“什么狗屁大夏日报,哗众取宠的东西!老夫从来不看!”<br/> “若有那个闲工夫,我还不如读一读圣贤的文章!”<br/> 大儒们保守,对于新生事物,本能排斥。<br/> 他们自己不买大夏日报也就算了。<br/> 而且,他们还将大夏日报当成违禁读物,也不允许他们的学生看。<br/> 不过,学生们却对大夏日报很感兴趣,期期都买。<br/> 为了这事,大儒们没少责罚学生。<br/> 孔圣震惊道:“一天卖二十万份,那么朝廷一天就有几千两银子入账?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br/> 一位大儒解释道:“孔圣,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夏日报一份只卖二十文钱。可是油墨和纸张的成本,再加上工匠的工钱,一份报纸,朝廷就要倒亏八十文!”<br/> “别说朝廷一天进账几千两,实际上是要倒亏这么多银子!”<br/> 苟儒冷哼一声,道:“你懂什么!这报纸刊印起来是亏钱。可是,你们看到广告板块了吗?”<br/> “通天阁和京师几大豪商,都是在上面做了广告。”<br/> “一个月的广告费,都是天文数字!”<br/> “更何况,秦昊还想了一个办法,把第一版大夏日报,作为绝版收藏品,高价售卖,一份就要一百两银子!”<br/> “每天只卖一百份!大家还都要强破头,转手一卖,就能赚上千两银子!”<br/> “光是大夏日报,都不知道为朝廷敛了多少银子!”<br/> 闻言,大儒们都是满脸惊容。<br/> 他们苦读圣贤书,却不懂生意经。<br/> 他们原以为大夏日报是纯亏钱。<br/> 却没想到,居然如此赚钱!<br/> 一位大儒奇怪道:“苟儒,大夏日报赚银子再多,跟我们儒门又有什么关系?你为什么说坏了?”<br/> 苟儒无奈道:“你们真是...榆木脑袋!我们利用儒门的各个渠道,费尽心机,在百姓中宣传谣言,说苏贵妃没有怀太子,她以女子之身临朝,是大逆不道!”<br/> “可是,报纸上直接刊发,苏贵妃怀上龙子,要被皇上册封为皇后的文章!”<br/> “大夏日报的发行量,一天就有二十万份啊!”<br/> “这一下,天下人皆知!”<br/> “我们散布出去的谣言,不攻自破!”<br/> 其它大儒这才恍然大悟,神情惶恐不安。<br/> “这...这可如何是好?”<br/> “如此一来,皇上不是牢牢将话语权抓在手中了吗?”<br/> “是啊!我们费劲巴力,到处散布谣言,却比不上这一张轻飘飘的报纸!”<br/> 大儒们全都是眉头紧皱。<br/> 他们这才明白过来,为什么皇上就算是赔钱,依然要发行大夏日报。<br/> 大夏日报,就是话语权啊!<br/> 孔圣刚刚才说过。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