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8章<br/> 张仲文一席话,说的甘儒生哑口无言。<br/> 他一介书生,不懂军略,在朝中资历尚浅,只凭着一腔热血,才上奏皇上,希望朝廷打造舰队,平定倭患。<br/> 至于打造一支远洋舰队,需要多少银子,甘儒生确实不知。<br/> 见到甘儒生沉默不语,似乎是认输了。<br/> 张仲文洋洋得意,讥讽道:“年轻人,还是少说点话!多干点事!言多必失啊!”<br/> 秦昊目光落在张仲文身上,开口道:“这么说,你有平定倭患的办法?”<br/> 张仲文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开口道:“启奏皇上,平定倭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加强海禁!沿海的百姓,谁敢跟倭寇私下勾结,杀!”<br/> “谁敢给倭寇提供淡水、粮食等物资,杀!”<br/> “海禁,是大夏的国策!”<br/> “只要朝廷的手段够硬,一定可以将倭患镇压下去!”<br/> 大夏立国以来,沿海就深受倭患困扰。<br/> 历代皇帝想出了一个办法。<br/> 那就是海禁。<br/> 只要切断了倭寇的补给,倭患自然平息。<br/> 然而。<br/>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br/> 大夏明明实行了海禁,沿海的村落几乎荒芜,可是倭患却愈演愈烈?<br/> 因为有一些不良奸商,看中了走私的巨大利益,跟倭寇勾结,为倭寇提供物资,来获得大量的利润!<br/> 在张仲文看来。<br/> 只要皇上下令,派出军队,围剿这些刁民奸商,当众斩首,来威慑沿海的百姓。<br/> 只要百姓不跟倭寇勾结,那么倭患自然平息。<br/> 朝堂中。<br/> 不少大臣都是点头,赞同张仲文的说法。<br/> “一派胡言!”<br/> 秦昊忽然暴怒,重重一拳,砸在龙案之上,发出一声闷响。<br/> “海禁,就能平息倭患?”<br/> “你们是不是没有睡醒,还在做梦?”<br/> “大夏实行海禁多少年了?倭患不仅没有平息,反而是愈演愈烈!你们难道没有看到吗?”<br/> 张仲文额头上冷汗直冒,辩解道:“皇上,那是因为有刁民奸商跟倭寇勾结!只要把这些奸细找出来,斩首示众!无人敢勾结倭寇!他们没有淡水补给,自然不会滋扰大夏!”<br/> “荒谬!”<br/> 秦昊摇头,虎目圆瞪,霸气凛然,呵斥道:“张仲文,你也一大把年纪了,怎么会如此天真?倭寇没有淡水,没有粮食,自然会上岸,烧杀掳掠,四处抢劫!”<br/> “到时候受苦的还是百姓!”<br/> 张仲文脸色微变,咬牙道:“既然如此,那就把沿海的百姓,全部迁徙到内陆来!倭寇胆敢登陆,大夏就派骑兵攻伐,倭寇没有骑兵,定然要被大夏铁骑,杀得片甲不留!”<br/> 放弃沿海,把百姓全都迁徙到内陆,来避免倭寇的滋扰。<br/> 张仲文这个说法,简直是不可理喻,荒谬到了极点。<br/> 但是秦昊却并不觉得可笑。<br/> 因为。<br/> 这百十年间,大夏一直都是用如此荒谬的办法,来对付倭寇的!<br/> 结果呢?<br/> 倭寇越剿越多。<br/> 沿海的百姓们,失去了土地,生存不下去,只能到海上当了海盗。<br/> 倭寇虽然多。<br/> 但是更多的,却是打着倭寇旗号的大夏百姓!<br/> 秦昊缓缓摇着头,开口道:“张仲文,朕不想跟你做口舌之争!你说海禁可以遏制倭寇,算你说的有理!”<br/> “可是,南楚已经臣服倭寇!东南沿海的诸多港口,倭寇都可以随意补给!朝廷如果再实行海禁,已没有任何意义。”<br/> 听到这话,朝堂内一片死寂。<br/> 大臣们全都瞪大了双眼,瞠目结舌。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