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李秋李世民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只做大唐之臣

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只做大唐之臣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就在这一天的下午,纵使心情很不好,李秋还是应邀去了冯立府上。


因为这是自王珪升任宰相后,他们几人第一次的相聚。


之前一是为了避嫌,二也是王珪实在是太忙。


今天好容易大家聚首,李秋自然是不好不来。


当李秋最后赶至之时,却意外看见了一个生人。


右领军将军,薛万彻。


在相互的见礼过后,冯立笑着给李秋介绍。


说着薛万彻啊,也是当年隐太子的旧部,与冯立、魏征、王珪、韦挺他们也都是莫逆之交。


当初在那次事变之后,冯立他们四人被李秋所救。


而薛万彻,则是带人逃进了终南山。


后来圣上仁慈,又重新把他招了出来做官。


随后,随着酒宴的进行,李秋同薛万彻之间,也渐渐的熟识起来。


这时候,薛万彻喝了口酒,对王珪、冯立他们说道:


“唉,要说咱们这些隐太子旧部啊,根本就不受这些朝臣的正眼相看。”


“我呢,是想尽了办法,去除身上的这枚标签,然后重新融入到群臣中去。”


“可你们倒好,反倒是抱起了团,都快要弄成了一个小派别了,生怕别人不知道你们是隐太子旧部,曾经与陛下有仇怨是不是?”


“如今啊,我去到了魏王殿下的麾下。”


“这个魏王,聪敏好学,礼贤下士,被他拉拢的朝臣有非常之多。”


“魏王殿下,以及他手下的那些大臣呢,对我也是非常之好。”


“在前些日子,萧瑀在跟我闲聊时,就透露出了,魏王想要对你们几位的结交、拉拢之心。”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也就趁着这个机会,同你们说一下。”


“像你们几位再这样下去,也总不是长久之计,早晚会被这些朝臣、士族们害的连渣都不剩的。”


“尤其是李秋,萧瑀都已经说了,如果你能投奔到魏王的麾下,那芙蓉园一事,魏王是不会对你有任何芥蒂的。”


“你吧,可能是初入朝堂,有很多东西还体会的不深。”


“眼下别看你立下战功,也很受宠,但没有任何根基、背景的你,越是跟王珪、魏征他们厮混,处境就越要危险的。”


听了他的话后,冯立无谓的轻笑一声。


“如今啊,我是厌倦了这些狗屁的站队、储君之争。”


“反正我武将一枚,继续悠闲的当我的杂牌将军也不错。”


“倒是王珪、魏征、李秋你们,免不了天天同那群人见面,找个势力做靠山也算是不错。”


“起码能自保无虞不是?”


这时候,魏征与王珪对视了一眼,然后同时微笑着看向了李秋。


“李秋啊,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由于近来心情不好,喝了酒后的李秋也没有说的太婉转,直接平静的回道:


“我的身份只有简单的一个,是这大唐的将军,是当今圣上的朝臣。”


“达者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陛下用我,我自当尽力。”


“陛下不用我,我就回去开我的小馆。”


“那些所谓的士族、派系、在我眼里如同那狗屁一样。”


“我就不信,我堂堂正正,问心无愧的一个人,他们还能要了我的命不成?”


“至于芙蓉园?”


“那已经是我的了,就算是我死了,也到不了他魏王的手中!”


听着李秋的这番话狂傲、淡迫名利,语气中透着清高和不屑的话,薛万彻的脸上略微有些不好看。


而魏征和王珪两个,则是神色大喜,一边拍着桌案,一边大笑着张罗着喝酒。


“哈哈,李秋之言,甚得吾心矣!”


“来,痛快,喝酒,喝酒!”


在他们碰了一碗酒后,魏征笑着说道:“我魏征,之前受隐太子器重,却后来又归附了当今圣上。”


“虽说此举是为了整个大唐,为了大忠和大义。”


“但是在征的心中,始终都有着这样一种芥蒂,挥之不去。”


“故,魏征余下此生,只做这大唐的直臣,只为这天下间的百姓说话,只为那公正之事发声。”


“是不会再去做任何一位殿下的附庸之臣了。”


“而等我完成了这大忠、大贤的使命后,就亲自去那九泉之下,赎罪。”


这时候,王珪也是笑笑说道:“李秋所言,也是甚和我心。”


“如今陛下不计前嫌,重新重用于我。”


“并将这侍中宰相的重任交给了我,我王珪又怎敢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陛下之恩?”


“所以啊,我觉得眼下这般也挺好。”


“至于以后会不会受到他们的迫害?”


“呵,只要我王珪问心无愧,又有何所惧?!”


“况且,我如今年岁已大,充其量在这朝堂之上也活跃不了几年了。”


“也懒得再去参与所谓的那些储君之争。”


“老了,也累了。”


见到李秋、魏征、王珪都如此说了,韦挺也就只好笑笑。


“这里面怕是属我位卑言轻了。”


“就算是到了魏王那边,也是同样的不受看重。”


“倒不如也就这样吧,跟着大家在一起,也挺不错的。”


见到话题越聊越有些僵冷,冯立急忙笑着转移开了话题。


“万彻啊,如今你投奔了那魏王。”


“不知你兄长,薛万钧的意思如何?”


“当年你兄长跟随秦王,你跟随了隐太子,兄弟之间险些兵戎相见。”


“这一次可千万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薛万彻摇摇头,“我大哥跟你们一样,一心只为了陛下效力。”


“而且他连年在外征战,回到长安的次数都是有限的,也没有什么机会去想这些。”


说着,薛万彻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我跟你们说一个事,你们千万不要往外传。”


见他说的郑重,包括李秋在内的众人都屏气息声,将目光聚集到了他的身上。


薛万彻随后说道:“我家兄长目前正在前线,那朔方城城下。”


“这一次随着军情,他还给我捎回来了一封家书。”


“说那朔方城此时的情形,非常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