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李秋李世民 > 第一百八十一章 收礼只收射天狼

第一百八十一章 收礼只收射天狼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最终,李世民还是接受了王珪的举荐,封魏征从三品官职秘术监,主管国家藏书之事,入承庆殿参预朝政。


也从此,魏征比原本的历史轨迹提前了三年,就走上了参与大唐治国治民的政途。


与李世民一起,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君臣典范,拉开了贞观之治的帷幕。


李世民的这种变化,以及把魏征召入到了承庆殿中,中书省宰相封德彝心中甚是恼火。


这魏征和王珪一样,都是太子建成的旧部,根本就不是他们士族一流,不和他们是一条心。


有了这两个人参预朝政,以后他们再想要做什么事情,尤其是在面对李世民同进同退,争取士族的利益时,就会蹩手蹩脚很多。


在另一边,李秋乖乖的陪着罗可心回了家。


陪着老王爷聊聊了天,并把加上之前借的金子如数奉还。


让李秋比较担忧的一点是,老王爷的身体情况越发的不明朗了。


连同他们说话时的精神头,都是强打起来。


看来上一次的幽州城坡,连夜奔波,再加上那次伤重,无论从精神上还是身体上,对这位老人的打击都太大了。


是夜,李秋和罗可心两人并肩坐在府中花园内的台阶上,仰望着头顶的璀璨星空。


就如同当初他们两个从幽州逃亡,合衣睡在野地中一样。


就这样静静的,罗可心抱着李秋的胳膊,将头靠在了他的肩上。


至于之前这个死丫头许诺的‘看你表现’之类的话语,定然是说话不算话的。


在稍微给了点甜头之后,便轻快的如同小鹿一般,笑着逃掉了。


第二天,在李秋的无名小馆门前,就已经聚集起了好多的人。


这些人都是前来买酒的。


有的甚至是从关陇、洛阳那边特意赶过来的。


可是他们直接从白天等到了宵禁打鼓,这个小馆都没有一丁点要开门营业的意思。


而在之后的几天时间里,聚集过来买酒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甚至是连山东那边的士族、豪绅们也都派人过来了。


但是无奈何,他们就是手中拿着金子、银钱,也是有价无市,根本就买不到。


正如武士彟之前所说,这射天狼美酒全天下就这么独一份。


物以稀为贵,除了李秋这一家,别的地方根本就买不到。


一旦品尝过了它的好之后,怕是再喝别的酒就没味如嚼蜡了。


随着聚集在门前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是都到了拥堵道路的地步。


无奈之下,相关衙门的官员,无比恭敬,赔着笑,求见到了芙蓉园这边。


在听到了他所说的事情之后,李秋也是觉得诧异。


随即就派家丁去小馆门口贴了一张通知,告诉他们这第一批出库的射天狼在当天就全部卖光了。


至于这第二批酒什么时候出炉,时间待定,预计是除夕之前。


在见到了这张通知后,这群苦苦等待了几天时间的人,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是对买酒更加的迫切了。


因为只有酒好,才会一天时间全部卖空,才更能说明自家的眼光好。


随后,也有不少的人托关系找到芙蓉园内的人,想试试看能不能提前预定?


李秋给的答案是否定的。


不但不能提前预定,甚至是还得限售才行。


在宰相封德彝的府中,两名官员前来拜访。


所带的礼物,就是已经去除了外包装,没有任何字样的射天狼美酒。


“老师,这几坛酒,是学生特意带来,孝敬您老人家的。”


封德彝,虽然所饮不多,但绝对是一个喜好酒之人。


别看他对李秋厌恶到了骨子里,但却实打实的是这射天狼的主力客户之一。


这两天啊,他行动比较晚,等到他偷偷的遣家丁去李秋的小馆买酒之时,就已经卖光了。


他正愁着馋酒之时,这两个自己的弟子就送酒过来了。


虽然这几坛酒没有了外包装,但一打眼,他就知道里面装的是射天狼。


“是吗?”


“你们这酒,不会是那个商贾卖的黑心酒,射天狼吧?”


“要是的话,你们立即拿走!”


“喝那个商贾之酒,简直就是我天下士族的耻辱!”


听见他的话,这两个官员急忙赔笑。


“老师啊,瞧您说的。”


“对于那射天狼,我们也是不耻去买的。”


“这几坛酒呢,是从山东那边够得,怕是不比那射天狼味道差。”


“可是价钱却便宜了好多,斗酒才三四百文。”


听到他们如此说,封德彝点头笑笑,“若是这样的话,那你们的这份心意,老夫就心领了。”


“想想也是,我大唐地大物博,能人辈出,又岂会只有那商贾的射天狼乎?”


不知是封德彝,就是目前长安城中的好多贵族,也都是如此。


一方面骂着李秋,一方面又对着射天狼趋之若鹜。


这也就导致了射天狼成为了大唐上层社会最受欢迎的礼品,不过前提是你得把外包装给提前撕掉。


不然绝对的没人肯收!


除了酒坊这边的事情外,李秋也已经吩咐几名最信任的工匠,带着挑选出来的有天赋的孩子,吃住全在中围,全天候开始攻克活字印刷技术。


他的印刷坊也终于有了雏形。


在这时候,幽州那边也终于来了消息。


张蕴古来了一封非常长的信,告诉李秋,他们已经成功达到了幽州等州的地界。


然后也受到了罗良将军和其他地方官员的热情接待。


关于那些流民,也都按照李秋的预先安排进行了分流和统筹安排。


不过这一次在路上,还是因为环境恶劣而死去了四百多人。


在信后,他还将这死去百姓的户籍和信息情况做了标注。


(虽说这四百多人很多,但是在当时的那个时代,那种物资条件下,这已经是远低于了最初的预计。)


同时,张蕴古还告诉李秋,李秋让他去找的湮石(古代称呼煤炭的名称)他已经着手派人去寻找了。


而流民这边,也开始让他们修筑城墙,狩猎、捕鱼,以充粮草果腹。


不过却出现了一个问题,幽州地带的河水中以鲤鱼、鲫鱼为多。


但国家有禁令,不允许捕食鲤鱼的。


这样一来,张蕴古就犯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