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李秋李世民 > 第281章 大唐官吏之楷模

第281章 大唐官吏之楷模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在唐代,以及后续非常长的一个时期内,所采用的马车都是两个轮子的。


无论是一匹马拉车,还是两匹马,四匹马,那些马车都是两个轮子的。


这样的马车优点是机动、灵活,同时能适应各种不好的路况。


像春秋时的战马战车,就是这种形象。


而李秋这次定制的马车,都是四个轮子的。


每个轮子的轴承,车轮,以及辐条,连接处等等,都尽可能的引入了铁制结构。


变得更加结实。


这四轮马车,优点尤为突出,会大幅度的提升运载率。


缺点当然也有,对路况的适应能力较差,相对不够灵活。


在古代,没有大量应用四轮马车,倒不是说技术难点。


更多的原因是当时的生产力落后,用不着四轮马车那么大的运载量。


就连两轮的马车,车辙间的距离才1.35米,很窄。


连两个轮的马车运载率都用不完,就更不用说四轮了。


这蓟州、平州两州,是交由薛仁贵负责的。


蓟州的马场和林场,相对容易管理,每天都是按部就班,这里的官吏也都是尽心尽责,所以薛仁贵的主要精力全用在平州那边。


当李秋带人来到这里后,薛仁贵无比恭敬的鞠躬施礼,拜见师父。


李秋点点头,随后又考察了一下他的武艺,进步不小,说明他这段时间武艺没有落下。


在平州,煤矿这边的工作很稳定。


由于后期加入进来的工人增多,煤矿的产量也随之增大了不少。


现如今在平州的地面上,已经堆起了几座颇具规模的煤山。


当李秋来到这里后,再三叮嘱这些官员,切记防火和注意安全。


一旦这煤山自燃了,那大家的心血可就白费了。


在煤矿的几十里开外,是新建立的焦炭工坊。


这里按照李秋的意思开始生产焦炭。


相对于木炭,这焦炭燃烧提供的能量和温度,就要大出很多。


对于这里产出的产品,李秋也有了交待。


特等品,用木箱整齐的码放好,这一次他要带回长安去。


上等品,供幽州城和各地州府使用。


中等品,低价贩卖给十三州的百姓们日常生活用。


下等品,免费的供给给那些流民取暖用。


总之在有了这么多焦炭和煤炭后,这十三州的冬天,也不再寒冷。


人们过冬的难度,也较之前降低了太多。


在砖坊这边,李秋要求的特级墙砖,已经规规整整的码放好,只待装车。


这一次返回长安,这些砖也是李秋准备带回去的。


最后,李秋来到了最为关心,也最为重要的铁坊。


在这里,一切基础条件都已经具备。


冶炼工艺,也已经越发的成熟。


只不过,这里锻造出来的铁制品,生产生活用已经是绰绰有余。


但是由此打造出来的武器,盔甲,依然是不能让人达到预期的满意。


李秋能够感觉的出来,包括薛仁贵在内的所有人,都是无比的期待和专注。


但始终都是差了那么一点点距离。


对于他们的努力和汗水,李秋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并且告诉他们,这历代的锻造工艺,都是经过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改进和琢磨。


如今幽州的铁坊,连一年时间都没到,能达到如此的水准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


另一边,当长孙无忌从李秋这边回到长安后,也是抽了个空去了长孙皇后那边。


见到李世民今天也在,长孙无忌急忙施礼,却被李世民笑着给拉住。


“辅机啊!”


“你这一次,可是立了大功一件啊。”


“如今这突厥战事初歇,这些灾民也得到了赈济,朕也终于能缓口气,安安静静的等着过年了!”


听到了李世民的话,长孙无忌苦笑着摇摇头。


“不瞒陛下说,这若是从前,能得到陛下的夸赞,臣这心里是高兴的。”


“可是如今,臣的这心里,却是惭愧的很啊!”


李世民自然听出来了他话中有话,也就笑着问道:“辅机啊,你这是何出此言啊?”


长孙无忌这时候轻叹了一声,便将自己前去李秋那边,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同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说了一下。


“皇上,娘娘,这在去那幽州之前,相信臣以及很多的大臣,都自觉的是两袖清风,爱民如子的好官。”


“可是真正的见到了李秋那边,臣才真的是知道,爱民如子的好官是什么样子的!”


“在幽州、易州等十三州的地方,环境恶劣,冬季寒冷,美名其曰是州。”


“但说白了,不就是一个流放罪臣之地吗?!”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李秋带着那里的官员,百姓,替我大唐生生养活了十几万的灾民!”


“那可是十几万条生命啊!”


“殊为不易啊!”


“他们如此,又怎能不让臣们,感到汗颜?!”


听着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眉头紧皱,连着叹了两口气。


“在之前,朕就曾想过,李秋他们那边收留了这么多的难民。”


“肯定是不容易的。”


“可是朕万万没有想到,他们那里竟然是到了这样一个不容易的地步!”


“辅机啊,你说李秋他们,吃的真的那般的差?”


长孙无忌这时候深吸了一口气,摇摇头,“听易州刺史宋佑说,现如今他们那边已经算是好的了。”


“在今年夏季,要比现在还差的多。”


“陛下您是没看见当时的场景,这群也是五品、六品的官员们,穿着带补丁的官服,围在一张小桌上吃着糙米粥,半盘山野菜时的情景。”


“唉,臣当时瞧着啊,这心里就觉得难受。”


“那可是咱们大唐的郡王,以及一大群品阶不低的官员呐,从李秋到下面,百姓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没有一句怨言。”


说到动情之处,长孙无忌的眼中,都是不由得有泪花闪动。


而李世民也是不由得唏嘘,“是朕,这个天子,愧对了他们,愧对了这个天下。”


“不过话说回来,也正是有了李秋和他们这群淳朴的官员们,才能做出那样的一番大事来!”


“他们,才真正称得上是我大唐官吏们的标榜,楷模!”


“辅机啊,你是吏部尚书,像幽州等十三州的官吏,应当得到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