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李秋李世民 > 第600章 天大的际遇

第600章 天大的际遇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听着李世民的话,岑文本趁机说道:


“这张玄素,也是望太子成才,太过心切。”


“可能也是太将陛下您的嘱托看得无比之重,多少有些极端。”


“不过他这个人,也确实是有名的饱读经史,大有才学。”


说到这里,他又有意停顿了一下,带着一丝担忧缓缓说道:


“陛下,这礼记中有云,跛者不踊,身有痼疾,不可犯礼也。”


“太子乃一国之储君,象征着我大唐之形象,威仪。”


“这足疾可是得寻找名医,好生治疗才是。”


他说的这番话,虽然说是从关心着太子的角度上说的。


但是谁都不是笨人,李世民自然也清楚,他话中的深层含义。


摆明了就是为将来打击太子做铺垫。


一旦太子倒了,岑文本的学生魏王李泰,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对于这种事情,在皇家和权力场上,也是太常见不过。


所以李世民虽然心有不喜,但也不说破。


只是也同岑文本一样,非常含蓄的表达出自己的坚定立场。


“嗯,文本所言甚是。”


“这太子足疾,是要找名医来看。”


“不过,这太子虽病足,但不废步履。”


“且按照礼书所云,嫡子死,立嫡孙。”


“今太子已有男丁,朕终不以孽代宗,启窥窬之源也。”


李世民的话中含义也很是清楚。


之前你们这些朝臣不是说太子,有失大唐威仪,有违礼法,对他的储君之位表示怀疑吗?


那我也就告诉你,就算最后太子登不了基,朕就立太子的儿子做储君。


无论如何都轮不到别的皇子,朕绝不能开这个不好的头!


虽然李世民自己的心中,未必真是这么想。


但是在群臣面前,他必须要如此去做,如此去说。


他自己立下的太子,大唐的储君,他自己必须是要坚定的去支持。


……


当天下午,岑文本就来到了魏王府。


一见到自己老师前来,魏王李泰无比热情的亲自相迎。


“老师,您今天怎么来了?”


“听说前阵子,您可是累的不轻。”


“学生还打算遣人去送些补品,去老师府上呢。”


“只不过担心老师您不喜,就没敢这么做。”


岑文本这时候看了魏王李泰一眼,然后一同坐在了茶几旁。


“殿下的心意,臣这里就心领了。”


“至于这些补品,我那里确实用不到。”


“而且在这种小事情上,咱们还是处处留心的好。”


“倒是殿下您这边,些许时日未见,貌似又发福了些。”


李泰的体重,飙升的还是比较快的。


到了后期,他和李承乾一样,进宫面圣,上早朝都是有些费事。


人家李承乾,那是因为足疾,没有办法。


而他李泰,纯粹就是因为胖的。


胖到走路都费事。


此刻见到岑文本训责自己,李泰也是嘿嘿一笑。


挠着头认罚认骂。


见他如此,岑文本也是不忍多说什么。


只是语重心长的说道:“殿下,臣以为,在自制这件事上,您真的应该注意一些。”


“殿下是极其聪敏之人,我也不用多说些什么。”


“只是希望殿下时刻自制,未雨绸缪。”


“免得到时一旦有天大的际遇落在殿下面前。”


“殿下就因为此等小事,而与其失之交臂。”


“到那时,怕是殿下就要悔恨一生矣。”


听着岑文本的话,确实是聪敏无比的魏王李泰,瞬间就捕捉到了那一丝不一样的地方。


对于他这位大唐皇帝的嫡次子来说,那天大的际遇只可能有一样。


那就是储君之位。


而要说他自己心中一直对储君之位没有想法,自然是不可能的。


从小到大,他都一直比自己的这个哥哥,聪明,伶俐。


更受父皇、母后,曾经的太上皇的喜欢。


只可惜,李承乾比他运气好,出生的早。


所以一直以来,他心中都是不服气李承乾的。


觉得他自己,才更适合做这个大唐的储君。


未来的皇帝。


随后,李泰谨慎的旁观了一下四周。


在确定了绝对的安全之后,才压低了声音,非常迫切的询问。


“老师,您方才此言,所为何意?”


“弟子实在是愚钝,还望老师赐教。”


于是,岑文本就非常客观的,将今日之事同李泰说了一下。


一听到此,李泰简直是没能控制住心中的喜悦。


“老师,太子那边的足迹,如今都已经严重到如此地步了吗?”


岑文本点了点头,“今日臣亲眼所见。”


“太子如今,行甚艰难。”


“不过,还是一直以来的那句话。”


“无论外面发生什么,您都不要过问,插手。”


“安安静静,把您正在做的事情做好,这就足够了。”


“陛下如今正值壮年,距离未来,还有着太多的变数。”


“很多事情,现在去争,没有意义。”


“此乃下手。”


“不过臣觉得,太子足疾这件事,将来一定会是一件大事。”


“虽然陛下嘴上说,不在乎太子的些许小疾。”


“但臣觉得,也非尽然。”


“所以殿下您此刻什么都不能争,却要同时做好万全的准备。”


听到此,魏王李泰起身,毕恭毕敬的给岑文本施礼。


“学生受教了,定将遵从老师的教诲!”


……


另一边,在芙蓉园中。


随着青州崔家的案子尘埃落定。


魏征和冯立,自然也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回到了长安城中。


没有丝毫的犹豫,李秋必须是大摆宴席。


感谢这两位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帮了自己和芙蓉园太多的恩人。


不仅是魏征和冯立,王珪和韦挺两个,自然也是一同到来。


一来是好久未见,趁机聚聚。


二也是李秋这边第一个孩子满月,他们如今过来探望,给孩子补上一份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