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李秋李世民 > 第680章 治国理政二十条

第680章 治国理政二十条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马周是何等聪明之人。


对于常何说的话,他不仅是懂,而且看的还要更深。


常何说的那层意思,也没说错。


这层关系藏在幕后,以后或许会真的对芙蓉园中有帮助。


但更多的层面,却是明显与芙蓉园拉开距离。


免得日后受芙蓉园的连累。


毕竟他马周只是一个芙蓉园的大总管,也不是北平王的直系亲属。


但站在常何的角度上,这样想也是没错。


他总得为整个常家的利益去考虑。


尤其是芙蓉园和自家王爷是排雷小能手,没事就惹出点祸端出来。


马周能看得出,无论是常何,还是常莹,都是非常低调,深谙中庸之道。


这也是好事。


中午,马周夫妻二人就留在了府中,热热闹闹的同常何喝了一顿酒。


在酒桌上,常何也是讲起了他们家的事。


尤其是自己的父母在世时是如何的疼爱自己的妹妹。


还有,妹妹的命如何苦等等。


等到马周和常莹两人乘坐马车离开,返程的过程中。


酒意上头的马周努力的使自己清醒清醒。


“一会我先送你回家。”


“然后我直接就去找我家王爷,请他帮我们证婚,将这件婚事定下来。”


“回头啊,我再到长安城中添置一套大宅院,作为我们的家。”


这时候,他们的马车已经距离他们居住的小院落不远。


在听到了马周的话后,常莹挑起车帘,指着外面正在经过的一大片非常阔气的巨大宅院说道:


“其实,你之前问过我的,这一大片一直没人居住的府宅,就是爹娘留给我的。”


“是我的爹娘亲还在世时,就留给我的。”


“绝不是我之前的夫家。”


“中午时兄长也说了,在我们家里,爹娘都非常的疼爱我。”


“所以并不像别的妇人家那样,没有丝毫的家产。”


“只是这套府宅,实在是太大了。”


“我自己一个人不敢住,所以就一直空着,有人每天打扫。”


“所以等成亲后,我们两个就住在这里好了。”


“像这样大的府宅,在长安城中就是有钱都很难买到的。”


“其实,除了这里,我自己还有一套小很多,但非常精致的院落。”


“我原本一直都是住在那边。”


“每天闲来无事,也就将这些闲置的房屋租出去。”


“直到遇见了你之后,才陪着你一直住在了那处最为破败的小院子里。”


“而且这一住,就是好几年。”


“现在有时候想想,在那里住习惯了,也挺不错的……”


听着常莹的话,马周的内心中也是不断唏嘘。


就常莹这些家产,那可是绝对的富人啊!


看来之前李淳风卜的卦不错,人家确实是极富贵之人。


还有,自己原本想着牺牲自己,迁就这样一位心地善良,对自己无比之好,知冷知热的可怜妇人。


结果倒成了自己攀了高枝。


这前后之反差,有时候连他自己想起来,都觉得匪夷所思和好笑。


既然如今身份已经揭开了,他们两个的亲事也基本上算是定下来了。


那常莹和马周两个都没必要继续挤在这处破败的小院落中。


此时此刻,马周夫妻二人对于袁天罡、李淳风两位道长,自然是感激不尽。


他们两位,也算是马周、常莹两人的媒人。


自然是要好好感谢一番才行。


一方面,常莹退回去了他们两个的租金。


并且要把整个院落的房契都赠给两人,但却被袁天罡师徒极力推脱掉了。


而马周,也是命人从芙蓉园中取来最好的茶品,请两位道长品尝。


对于这份礼物,袁天罡可是没有拒绝,笑的那叫一个开心、灿烂。


在目送马周、常莹两人搬家离去后。


袁天罡一捋胡须,对着身旁的李淳风点点头。


“淳风啊,你这一次选宅院选的不错。”


“他们两位一走,这院子就更为幽静和舒服喽!”


……


随后,马周将要成亲这件事,就在芙蓉园中掀开了锅。


这显然是近来最轰动的一件事。


李秋,在听了马周的请求之后,也是当仁不让。


就当起了马周婚事的证婚人。


并且亲自带着厚礼,去拜见了常何。


在见面之后,他与常何也是聊的非常投机。


大家都是武将,也更有交流的话题。


而且在内心中,常何对于李秋的勇猛,取得的赫赫功绩,也是非常的佩服的。


几天后,在极小范围内的亲朋好友的见证下。


马周也终于完成了他的人生大事。


说来也巧,这阶段,由于正值深冬。


整个大唐,从上到下,都处于了相对清闲的一个阶段。


李世民也是抽出空来,下诏令五品以上的文武群臣,都要毫无顾忌的上表,讨论一下治国理政之策。


以及在往常国事方面的得失正误。


像这种东西,对于文臣来讲自然是不陌生。


可对于常何这样的纯武将来说,就多少有些犯愁。


所以这一天,在妹妹、妹夫两人过来吃饭的机会。


他就把这件事提了出来,说马周有才,就托马周帮忙。


这些年来,马周参与赈灾,转移流民,以及各地调剂物资等方面,确实是做了很多工作。


也有不少的心得体会。


于是没到半个时辰的功夫,一篇字体非常漂亮的,洋洋洒洒的治国理政二十条。


就这样书写完毕。


见状,常何大喜,也就递进了宫去。


很快,就被当今圣上李世民给翻阅到。


那道折子刚一打开的刹那,酷爱书法的李世民就不由得叫了声好。


这份折子上的字迹,甚为工整,漂亮。


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而随后,当他看到了里面非常有见地,有眼界,了不得的内容后。


就更是龙颜大悦。


随之急忙的翻回前面,看这个折子到底是谁人写的?


一般来说,能够写出如此内容和建议的,也无非是王珪、魏征、长孙无忌寥寥数人。


可是他们的字迹,李世民都是认得的。


绝非和折子是同一人。


随后,他就翻到了折子的正面,上面赫然写着大将军常何的名字。


这一下,差点把李世民的鼻子给气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