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李秋李世民 > 第696章 推背图

第696章 推背图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看着他这种情形,周围人不由得皱眉,纷纷将目光投来。


而武珝,也是有些不耐烦的说道:“李淳风,有什么卦象你直接说便是。”


“哪怕是不祥之征,我也无所谓的。”


“你不用太在意我的感受。”


听到此,李淳风终于叹了一口气,然后为难的说道:“回禀王妃。”


“这卦象并非什么不祥之兆,正相反,比罗王妃还要好上一些。”


“只不过吧,这……”


还不等他的话说完,众人只觉得眼前一花。


那鹤发仙颜的袁天罡,不知何时就来到了李淳风的身后。


还不等李淳风的话多说一个字,就只见袁天罡朝着李淳风的后背略用力的一推。


直接就将他的话给打断。


在被人推了之后,李淳风几乎是出自本能地转过头去。


便看见了自己师父那无比认真、严肃和凌厉的眼神。


他随之醒悟过来,急忙的躬身认错。


自己的老师面露如此神情,他几十年中,也只是第二次见到。


自然是明白其中的更深层的含义和寒意。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李秋的身影也赫然出现在了众人的眼中。


此时的李秋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随和,漫不经心。


反而是一种两军交战的战场上的神态。


杀气腾腾,不怒自威。


就连一向和李秋不对付,从不惧怕李秋的令狐德棻等人。


这一次竟然心中觉得发慌,下意识的就不愿意去看李秋的那种眼神。


这时候,一见到李秋的身影,罗可心,尤其是武珝,当即如同犯了错的孩子一样。


低下头去。


乖乖的来到了李秋的近前主动认错。


“夫君,人家知错了……”


见她如此,李秋不由得轻叹一口气。


“告诉你多少次了,不要去算命,卜卦。”


“那种东西都是些哄人的把戏。”


“你一个已经嫁人的女孩子家,算那东西做什么?”


之前,在将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带到了芙蓉园中之时。


李秋就曾不止一次嘱咐过武珝,女孩子家家的千万不要去算命,卜卦。


那样会折损自己的福运。


可是怕什么来什么,还是差点晚了一步。


虽说目前武珝的命运,已经彻底地被李秋所改变。


可是,李秋也毕竟是凡人一个。


有时候心中也会因此而犯嘀咕。


所以对于武珝去算命、卜卦一事,他是颇为忌讳的。


见到李秋真的生了自己的气,如水一般的武珝娇滴滴的拉了拉他的衣袖。


一边撒娇,一边示意自己真的错了,后悔了。


看着她那大眼睛中委屈的眼神和有些氤氲的雾气,李秋最终还是不忍心再说她什么。


只好拉着她和罗可心,一同离去。


由于袁天罡和李秋的突然杀至,这场卜卦就这样有头无尾的草草结束。


直到最后,众人还是有些好奇,关于武王妃的卦象,到底是怎样。


竟然能让李淳风如此为难,就连老神仙袁天罡也已经被惊动。


虽说令狐德棻等人对于袁天罡和李淳风不甚了解。


但这些也都是见多识广的存在,也多少能从袁天罡、李淳风师徒两人的眼神,表情中猜出些许端倪。


当众人悻悻的散去之后,却没人注意到。


一直处在角落中安静画画的颜师古。


在他面前的绢纸之上,已然是作出了一幅图。


上面所呈现的,恰好正是刚才袁天罡用手去推李淳风的后背。


李淳风回身看去的那一幕。


颜师古的画功,也是非常的了得。


就连袁天罡眼中的那种严肃、凌厉、警告的眼神,与李淳风眼中的诧异和瞬间的醒悟。


都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那传承了后世上千年,为无数后人津津乐道的《推背图》,就此而产生。


……


在这段时间里,皇城之中,朝堂之上,也是难得的一派和谐。


稳中有进的进行中。


期间,最令李世民和朝臣们感到欣喜的,就是东宫太子的进步。


起初,当李世民下诏,命太子督管尚书省的诉讼政务时,好多人都担忧,太子没有能力去胜任此事。


其实就是李世民自己,心中也是没有底。


所以才会特意的去嘱咐太子左庶子、右庶子,杜正伦和孔颖达两人。


让他们多加辅助李承乾。


但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那些由尚书省传来,经由李承乾手督办的诉讼,每一件都是处理的颇为到位。


竟然没有一个是太子处理不了,需要上交到李世民那里去的。


虽然,在这些政务之中,能明显的从中看到太子的生疏和生涩。


但是其中态度的认真,思维的缜密,眼界之高远,角度的标新立异,均是让众人大吃一惊。


随后就连一向对太子要求严苛的孔颖达和杜正伦两人,都是极力的向李世民道喜。


见到太子能有如此的进步,李世民自然是龙颜大悦。


给李承乾下达了多次的封赏。


夜晚,在东宫李承乾的书房之中。


依然是灯火通明。


太子白日跟随几位老师学习,夜晚还要秉烛夜读,处理朝中政务。


最起码这个精神头和态度,就令人感到欣慰。


只不过,这处理政务之人,却并非是躺在那里吃水果的李承乾,而是面容娇美的称心。


李承乾这个人,生性醇善,非常有孝心。


但是性格上略有怯懦,能力上更是平庸之辈,并且还有些懒散。


以往的好名声,大多是在李纲等人的全力辅助下得来的。


颇有作弊之嫌。


当初,在得到了那道圣旨之后。


李承乾是愁的唉声叹气。


他久居皇宫之中,自然是知道自己父皇对政务的超高要求和严苛。


以他的那点能力,又怎么可能处理好尚书省的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