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李秋李世民 > 第711章 罢猎

第711章 罢猎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杜如晦的夫人,跟着杜如晦大风大浪走了一辈子。


眼界,见识,也是远超常人


如今见李秋因为这件事特意过来探望,定然还是有事相商。


这时候,李秋轻叹一声,然后温和的说道:


“伯母,对于杜构和杜荷兄弟俩的安排,陛下和房大人,都是念及杜大人的旧情。”


“颇为的上心。”


“也相信杜家能够永沐皇恩,将这份门荫一直传承下去。”


“当年在杜大人临去之前,也曾特意嘱咐过我。”


“所以对于他们兄弟俩的事情,我也不敢不用心。”


“我现在的想法是这样。”


“对于杜构,无论性格还是能力,我都是颇为放心。”


“我的打算是让他到我封地的沧州去任刺史。”


“在那边所有的一切,都是咱们自己的人。”


“更没有什么危险之事和复杂的官场。”


“先让杜构去磨练几年,没有过,只有功。”


“然后我再为他铺路,更进一步。”


“我真正忧心的,其实是杜荷这里。”


听到他的话,杜夫人面色大变。


杜构、杜荷两个也是瞬间沉寂了下去。


见他们如此,李秋急忙解释。


“伯母,你们也不用太过紧张。”


“迎娶城阳公主,这定然是天大的喜事。”


“更是象征着陛下的洪恩。”


“只不过陛下想要给杜荷安排的职位,是宿卫皇宫。”


“自古以来,这个位置都是重中之重。”


“干系甚大。”


“也是各路派系都要去极力拉拢的一个位子。”


“尤其是在当年玄武门之变后,这个职位更加变得敏感。”


“假如将来杜荷做了驸马,又受陛下之命担任了此职。”


“到时你同时面对着东宫,魏王府,甚至是其他势力的拉拢,你又该如何自处?”


“而且,身为驸马,到时候你还要去遵从公主殿下那边的意见。”


“若是换成杜构,我或许还能放心一些。”


“可是换成杜荷,面对这种复杂的关系,到时候你真能妥善处理的了吗?”


听着李秋之话,面对着李秋质询的目光。


杜荷的脸色略有尴尬,满是为难之色。


很明显,这种事情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畴。


他说白了,就是一个贞观时期的官二代。


红二代。


整日玩耍、取乐还好,但若是论官场和政治,他明显是登不上台的。


这时候,杜夫人叹息一声。


“李秋啊,你的这点担忧,是对的。”


“杜荷这孩子确实担不了这么重要的一个位置。”


“但这若是陛下钦定下来,怕是不太容易更改吧?”


“不知道你那里,可有什么更好的主意?”


李秋这时候也是轻呼一口气。


“伯母,我的想法是,杜荷绝不能担任这样的一个重要的职位。”


“能力越是不足,就越是要远离权力的漩涡。”


“自古以来,这驸马,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可是需要大智慧的。”


……


另一边,在长安城周边的皇家猎苑中,李世民正带着一队侍卫在此狩猎。


自那天早朝后,他就直接来了这里。


也免得一大堆群臣因为反对李秋做相之事来找自己劝谏。


再弄的自己心烦。


恰好那一天是旬假的前一天。


都加在一起,也能有两三天放松娱乐的时间。


就在他们的队伍行进过程中,忽然间有一群野猪被远处的侍卫驱赶至此。


(老套路,这里豢养的野兽被事先安排的侍卫们驱赶至此,为了让李世民猎杀取乐。)


见状如此,李世民当真是兴奋不已。


连连拉弓搭箭,射杀了其中的两头。


只不过,这里面有一只野猪由于受惊,而凶性大发,径直的就朝着李世民的马匹狂奔,高高跃起,冲撞而来。


这时候的李世民也是反应颇为迅速,急忙调转开马头,躲过了野猪的这一次冲击。


也就在这时,一直紧紧跟随在李世民身旁的唐俭,不顾安危,直接从自己的战马上跳了下来。


手持大剑就拦在了野猪和李世民的中间。


皇帝出游狩猎,旁边跟随的侍卫可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一见到陛下有受到危险的可能,他们二话不说,直接就将这头野猪用弓弩和长矛击杀。


这一下,原本还打算骑着马,亲自将这头野猪斩杀,从而彰显一下自己武艺和宝刀未老的李世民,心中颇为的不爽。


“唐俭啊。”


“这无非就是一只野猪嘛。”


“还用得着你如此的兴师动众?”


“想当年,朕征战沙场之时,何等场面和强敌未曾见过,何至于把你紧张成这样?”


此时此刻,唐俭轻呼一口气,面色十分严肃,不卑不亢的对李世民躬身说道:


“陛下,汉唐高祖在马上得天下,而不在马上治天下。”


“您以神武平定四海,怎能再逞雄心于一头野兽?”


“若是因为这样一头野猪,而对您,以及整个大唐造成什么影响。”


“陛下怕是就要被写入史书,被后世人耻笑和引以为鉴了吧?”


听着唐俭的话,李世民心中深深的叹了口气。


自己这一次出来狩猎,游玩,就是彻底的想放松一下。


忘记朝中的烦恼之事。


可就因为这个唐俭,自己的好心情全都泡汤了不说。


反而还被他进谏了一顿。


一心以千古明君而自我要求的李世民又偏偏不能不听。


最终,李世民轻轻点了点头,称赞了一番唐俭的进谏。


并当即决定罢猎,提前一天时间,返回长安。


可就在他们返回长安的路上,就接到了长安那边的急报。


说刚刚上任的尚书右仆射,第一天就把尚书右丞拎着脖领丢出了门外。


还把兵部侍郎吉刚发配去了前线边军。


这一番作为,引来了诸多朝臣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