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李秋李世民 > 第821章 不受蝗虫待见

第821章 不受蝗虫待见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两天之后,李世民御驾出行。


离开长安城往荆州、岳州而去。


长孙无忌、王珪、尉迟敬德等人相陪。


留下房玄龄、秦琼,左屯卫大将军周范等人坐镇京畿。


同时,这也是太子李承乾第一次,被授命代理朝政。


虽然只是名义上的,本质上还是要更多听从房玄龄众人的意思。


先说李世民这边。


在离开长安城之后,随即就见到了长安城周边的蝗灾灾情。


真实情况远比李世民提前预想的还要严重。


农田里的庄稼,不要说麦穗。


就连枝叶、根茎都被啃食一光。


无数的百姓一脸愁容。


可是望着这光秃秃的农田,他们也是毫无办法。


如今已是夏末。


家里的存粮也基本上耗光。


都在指望着秋季新下来的粮食上缴赋税和过活。


若是再这样下去,不出两个月。


天下又得是流民四起。


哀鸿遍野。


从长安城到荆襄地域。


一直向东南方向行进,也不过数日的路程。


随着李世民等人队伍的行进。


他们见到的景象就越发严重。


众人的心情,也是沉重到了谷底。


在路上,李世民就对王珪和长孙无忌两人说道:


“眼下这般情况,看起来丝毫不比前几年旱灾时轻。”


“王珪,待回到长安之后。”


“你要带人盘点一下各地州府粮仓的真实情况。”


“同时,关于今年的赋税,但凡受灾严重的区域,都不要收了。”


“只要百姓们能活着,渡过这次灾情,就是万幸。”


“而辅机。”


“吸取前几年灾荒时的教训。”


“从现在开始,你就要着手四处筹集粮食之事。”


“一旦等到流民形成,再去筹措粮食未来来不及。”


“除了前线的大军粮饷和太上皇那边的供需外,其他一切环节。”


“甚至是朕的皇宫之中,也要能省即省。”


听着李世民的话,长孙无忌和王珪两人也是心中深叹一口气。


神情颇为沉重。


“陛下啊。”


“在这灾荒之前,我大唐各处钱粮运转就颇为困难。”


“顶多也就是勉强达到供需平衡。”


“尤其是在进入到夏季后,更为艰难。”


“眼下这蝗灾的受灾面积,较前几年旱灾时还要大的多。”


“这么多流民下来,单单是免除今年赋税和依靠筹集的那点粮食。”


“未免是杯水车薪。”


“现在唯一真正能指望的,就是李秋的幽州等地,千万不要受蝗灾影响。”


“虽然这小子每年都在藏拙。”


“但以我的估算,若是他们那边继续丰收。”


“定然能解今年的燃眉之急。”


“不然的话,事情可就真的难办了。”


在长孙无忌说完后,王珪也是略微皱眉。


“迄今只为,还未收到幽州那边的急报。”


“其实幽州那边的情况如何,待我们看一看荆州、岳州、复州这三州的情况便可知。”


“若是连灾情如此严重的荆襄之地都安然无恙的话。”


“那么幽州等地自己就绝对没问题。”


虽然话是这么说,可是在这一路上。


见到了如此严重的灾情后,李世民、长孙无忌、王珪等人也是心中越发的没底。


而那些随行的原本就不相信荆州方面奏章的大臣们,就更是坚定的认为不可能。


当李世民一行人刚刚抵达荆州后。


武士彟,段仑、宋佑等人自然是早早的等候在此。


在施礼过后,李世民也是颇为急切的对武士彟说道:


“诸多礼仪,一切从简。”


“朕一路走来,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像什么酒宴就都免了。”


“朕这次出巡,又不是为了游玩。”


“只为了能解决眼下的蝗灾隐患。”


“若是真如你们奏本上所言,朕重重有赏。”


在了解到李世民等人的意思后。


武士彟也是不敢耽搁。


亲自陪着李世民在荆州之地视察。


他们先是看了看那些没有种植新种子的农田。


同其他地方一样。


受蝗灾影响严重,颗粒无收。


沿途百姓们,一个个神情之沮丧,远甚于其他地方。


对于这种现象,自然是没能逃过李世民等人的眼底。


随后,他们就来到了民部在这边试验的农田。


好家伙,当众人一到这里后,顿时就感觉到了巨大的视觉反差。


神情都为之一振。


在其他地方,是光秃秃的一片。


凄惨无比。


可是在这边,放眼望去,全都是初秋时节的一片金黄。


风水麦浪,如同金色的汪洋一般。


让人赏心悦目。


这里的农田非但没有受到蝗灾的影响。


反而每棵秧苗上结的粮食,都是如此的饱满。


种植的密度,也是几倍于传统农田。


这种景象,若非是亲眼所见,怕是谁也不敢相信!


在快马到了农田近前后,李世民急不可待的直接翻身下马。


快步就走到了近前,用手托起稻穗来不住的仔细观瞧。


脸上的神情,也是如同花朵一样渐渐的绽放开来。


其他人与李世民也相差不多。


纵使是眼前这一片真实的场景他们亲眼看着,亲手摸着。


但仍是有一种恍惚感。


“武士彟,段仑,宋佑!”


“难道你们民部在这三州之地,种植的新种子,都是如此场景不成?”


“你们幽州等十三州,这几年来一直都是种的这种种子???”


听着李世民的问话。


众人也就将目光集中到了宋佑的身上。


毕竟宋佑是一直都处在幽州。


对于那边的情况了解最多。


也能最好的回答上李世民的问题。


这时候,宋佑躬身说道:“回禀陛下。”


“说来也是奇怪。”


“此番蝗灾,我们民部这边种植的农田受影响有限。”


“那些蝗虫似乎是对我们这边的庄稼不大感兴趣。”


“这些种子,我们在幽州等十三州也种植了数年。”


“不过因为从未发生过蝗灾。”


“所以眼前的这种现象,臣也是第一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