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李秋李世民 > 第857章 宫中之不易

第857章 宫中之不易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听着李秋的问话,徐德笑着说道:


“这一次娘娘在走之前。”


“因为担心罗王妃这边怀着身孕。”


“诸多事情不放心,所以就将我留了下来。”


“凡事也有个照应。”


说到这里,徐德脸上多少有些迟疑。


略带歉意的同李秋、罗可心几人说道:


“王爷、王妃别看我平日,还挺受人尊重的。”


“但是我们这些人,说白了,不过是群宦官。”


“平日里别人对我们如何,归根结底,还是看着娘娘的面上。”


“以往当娘娘在宫中时,我出入宫闱,还是非常容易的。”


“但如今娘娘不在,怕是也就没人拿我们当成了一回事。”


“所以王爷、两位王妃。”


“这以后徐德能来拜见您们的机会,怕是也没那么多。”


“不过一旦有什么事情,王爷、王妃您们一定要进宫去传讯给我。”


“到时再有我,派人送信去给娘娘。”


单单是看着徐德的神情和言语,李秋等人自然也是能猜到。


在陛下和娘娘走了之后,徐德在宫中的压力,怕是也非常之大。


皇宫内院,绝对是另一个封闭的政治场。


里面的派系,权力倾轧,以及诸多的斗争,更是比朝堂之上还要激烈。


现如今陛下和娘娘一走,摆明了宫里也绝不会是风平浪静。


所以,李秋也笑着对徐德表达感谢。


并说自己这边一切都挺好的,若是有事,自然会去宫中拜见。


而徐德自己,若是有难处就不要经常出来了。


如今不比往常,娘娘和陛下又不在。


以徐德的身份若纵使往芙蓉园这边跑,也难免会招来闲话和不必要的麻烦。


随后,李秋要留徐德在芙蓉园中用饭。


可是徐德不肯有半分的停留,急匆匆的就要返回宫中去。


见状如此,李秋等人自然是不能强求。


但临走时捎给徐德的几包上好的新茶,徐德还是连连感激的收下了。


在徐德走了之后,罗可心和武珝两人,也是不由得感慨。


说娘娘对我们之情,怕是此生都难以报答。


而徐德,也不过是一个宦官。


如今娘娘不在宫中,怕也是不易。


随后,从小在长安城中长大,跟随着武士彟一起见惯了太多政治场的武珝。


也是不无担心的劝慰着自己的丈夫。


“夫君,现如今是太子主持朝政,监理军国大事。”


“你身为尚书右仆射,难免要经常与东宫那边打交道。”


“而太子和东宫那边,向来对夫君你和我们芙蓉园带有敌意。”


“有些时候,夫君的脾气还是要尽量克制一下的为好。”


“这太子,毕竟是与陛下有着大不同的。”


“以常理度之,陛下是一代明君。”


“主持朝政之时,虚心纳谏。”


“只要是真的对大唐有利,对百姓有益之事,陛下都会予以接纳和支持。”


“而现如今的太子监国,其考虑的一定是如何树立自己之威信。”


“扶持东宫自己的势力。”


“我是真的怕,以夫君的脾气,再去顶撞了太子。”


“那可就麻烦了。”


听到此,李秋面色平静的点点头。


然后拉了拉武珝的小手。


“放心吧,为夫自有分寸。”


“对了,父亲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病情可否好转了?”


在太上皇去世之后,武士彟由于悲伤过度,就生了一场病。


对于他,李世民也是亲自下旨,赐下了很多珍稀药材,以示安慰和皇恩。


毕竟也是近五旬年岁的人了。


再加上近年来操劳过度,身体也算不上是太好。


这时候,一提到此事,武珝的眉宇间都透出一丝担忧和生气。


“父亲也真是的。”


“以他现如今的年纪和身体,又哪能担的了三州大都督的繁重政务?”


“在这以前,他几次三番,找到陛下想要辞官。”


“毕竟缺少理由,都被陛下给婉拒了。”


“可是现如今他都病成这样,反而不辞官了不说。”


“竟然还想要拖着病体先返回荆州再说。”


“就在前天,两位兄长找到我。”


“说父亲一直都是最听我的劝慰,让我去劝说父亲不要再做下去了。”


“但眼下陛下已经去了献陵,父亲就算是想要辞官,也已经晚了。”


听到此,李秋也是不由得皱眉。


“父亲一直以来都想要辞官一事,我也是知道。”


“后来好像还是太上皇他老人家,劝说父亲,才让父亲继续留任至今的。”


“如今太上皇的治丧也已经结束。”


“兵部和工部这边还有着很多重要政务要去处理。”


“咱们也是时候回到城中的北平王府居住。”


“也正好一同去探望一下父亲的病情。”


……


下午,李秋也就带着罗可心、武珝一同来到了武家府上。


武士彟虽然在孙思邈和太医的精心调理下,病情好转了不少。


但看面色,仍是有些苍白。


身子明显能感觉出有些虚浮、无力。


在这期间,武珝自然是又来了大小姐脾气。


没少埋怨自己父亲,不注意身体。


还要坚持不辞官等等。


对于自己的这个宝贝女儿,武士彟也是宠溺的露出一丝微笑模样。


既不气,也不恼。


而李秋和罗可心,这时候自然也是相劝。


说如今陛下已经去了献陵,而荆州那边目前有几名幽州调过去的精明强干的心腹官员照应着。


也没什么大事。


倒不如留在长安,先把病养好了再说。


没必要这么急着返回荆州。


听到此,武士彟却是摇了摇头。


“你们几个孩子的这番孝心,我是知道的。”


“不过,有一件事你们却是完全说差了。”


“假如陛下还在长安,我当真是能将病养好了再去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