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李秋李世民 > 第882章 出使吐蕃?

第882章 出使吐蕃?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从此以后,韦挺与东宫方面几乎就没有任何的交集。


也就没有了什么危险。


至于又直又犟的魏征。


在一见到形势不好之时,王珪就直接将他外放出去。


去山东地带协调农耕一事。


免得他跑去东宫进谏,同太子顶牛。


再中了人家的奸计,把自己搭进去。


“殿下,您找我?”


看见王珪觐见,李承乾颇为热络的给他赐座。


随后,也随意的闲聊起来。


与他讨论了一下近来朝中的政务和大事。


李承乾越是如此,王珪的心中就越发的警惕起来。


以李承乾以往对自己的态度,和眼下的大形势来看。


他自然是不会傻乎乎的认为李承乾这是打算真的亲近自己。


果不其然,在又闲聊了一会儿之后。


李承乾叹息一声,感慨着说道:


“眼下这吐蕃,着实是带给了本王一件棘手的事。”


“那就是关于这一次代表我大唐出使吐蕃的人选。”


“一定要选一个能壮我大唐声势,扬我大唐雄威的人才行。”


“记得以前在突厥使臣来我太极殿上之时。”


“何等的嚣张、跋扈,但幸亏有北平王出头。”


“才压住了对方的气焰。”


“所以这一次,本王还是打算拍李秋去出使吐蕃。”


一听到此,王珪心中大惊。


急忙起身,施礼说道:“殿下。”


“李秋如今乃我大唐宰相。”


“未来军中之扛鼎之臣。”


“由他去出使吐蕃,一则是不大合适。”


“二也是太过危险了。”


“尤其是在去年,他刚刚率军同吐蕃交战。”


“为我大唐杀敌数千。”


“因此还受得陛下之称赞,奖赏。”


“现如今,殿下您若是将他派入吐蕃,岂不是要将他送入虎口?”


看着王珪这焦急的神色,李承乾的内心中,倒是有着一丝得意和戏谑。


“王珪啊,你此言差矣。”


“此次吐蕃来我大唐朝见,姿态很低,颇为的谦卑。”


“带来了厚重的礼物不说。”


“他们的赞普,还愿意迎娶我大唐公主。”


“做我大唐的女婿。”


“以他们的这种态度,我大唐派一名宰相出使,才更显得重视。”


“至于之前的仇怨,那毕竟是国与国之间的。”


“与个人又有什么关系?”


“再者说,有我大唐雄兵在那里虎踞。”


“他们若是敢动我大唐使臣分毫,难道就不怕我大唐的铁蹄和怒火不成?”


“所以,王珪啊,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好了。”


“更何况,本王此番也只是想同你谈论一下这件事。”


“并不是在征询你的意见。”


“若是没什么事,本王这里就不留你了。”


“你那边也是够忙的。”


见到李承乾下了逐客令。


王珪没有办法,也只能先行退出来。


不过当他离开了东宫之后,并没有直接回皇城。


而是上了马车,出城直奔芙蓉园。


当他的马车火急火燎的南下,出了城门之后。


一直安插在这里的汉王的眼线,眼神中不由得亮了起来。


王珪的这种反应,自然是早在东宫方面的算计之中。


……


另一边,当王珪赶到芙蓉园之后,李秋正在这边陪着大肚子的罗可心一边看着芙蓉园中的景致。


一边散步。


现如今,罗可心已经有着六七个月的身孕。


距离产期,也已经不远了。


正是处在关键时候。


恰好李秋如今不忙,还能每日守候她身边。


一见到王珪神色匆匆的赶到,李秋和罗可心两人也是极其的诧异。


连忙询问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候,王珪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


然后让李秋就近找了一处清净的凉亭,屏退了闲杂人等。


这时候,坐下来的王珪才终于说道:


“我刚刚从东宫那边过来。”


“太子有意,想要派你为使臣出使吐蕃。”


“这份诏书,应该在这几日就要下来。”


“所以李秋你一定要提前做出准备。”


“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去荆州,或者幽州那边公出。”


“躲上一躲。”


“离开京城之事,我和长孙大人,房大人就完全能够做主。”


“你到时就说事情紧急,来不及去同太子打招呼。”


“他也抓不到你什么把柄。”


“说不出什么来的。”


听到王珪的话,罗可心的脸上也是露出了急色。


当即也劝李秋赶紧走。


可是已经在朝堂历练了很久,就连宰相都做了两年多的李秋,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于是他当即摇摇头。


“这件事,我总觉得哪里不大对。”


“在太子的眼中,对王大人你估计跟对我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他若是真想要这么做,为什么会提前将消息告知你?”


“这件事,怕是还有蹊跷。”


“走,咱们到书房中细谈。”


随后,他们也就来到了隐秘的书房之内。


这时候,武珝也一样被找了过来。


出乎了他们几个人的意料。


当武珝听到了这件事后,几乎瞬间就给出来了答案。


“夫君说的没错。”


“这件事之中,另有蹊跷。”


“太子想要派夫君出使吐蕃,借吐蕃之手除掉夫君。”


“这是真。”


“而将这个消息提前告知王大人,让芙蓉园这边提前做好准备。”


“这件事也是真。”


“王大人您此刻身在局中,一时情急之下,定然是没有发现这一点。”


“那就是您身为门下省宰相,涉及皇家机密也是最多。”


“而泄露宫中密语,此乃大罪。”


“如今您将这件事提前告知给了夫君。”


“若夫君做出准备和应对,王大人您就被东宫抓住了把柄。”


“相位不保。”


“可若是夫君不做应对,那就要去出使吐蕃。”


“也就是说,站在东宫的立场上。”


“要么夫君死,要么削掉了芙蓉园亲近的一位宰相。”


“无论哪一样,都是他们乐于看到的。”


“想出这个计策之人,当真是阴险至极。”


“还有,我一直想不明白一件事。”


“就算夫君和芙蓉园过去与东宫有过一些旧怨。”


“但总不至于让他们如此的对夫君和芙蓉园下重手针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