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李秋李世民 > 第1019章 古稀之年

第1019章 古稀之年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像大理寺戴胄等人虽然奉长孙皇后之命进宫彻查有乐公主爱犬失踪案。


但无论是人数,品阶,可活动范围,都是受着严格监督的。


而且在这过程中,心中发虚的高阳公主也是暗中角力。


想尽办法给他们的调查设置重重阻碍。


但这其实也正合了戴胄之心意。


也就在这一切所发生的同时,在西域又出现了大问题。


原本去年被打跑,躲进青海湖内陆的吐谷浑。


竟然趁着今年的春天,再一次跑出来作乱。


纵兵大肆拦截,抢夺丝绸之路上通行的商队。


以获取大量的金子,以及各种物资。


大唐,身为东方的霸主,丝绸之路的终端和发起点。


是有着维护丝绸之路治安,保护下属藩国主权完整,守护丝绸之路通行的责任的。


那些周边小国每年的纳贡和朝拜,其实也并不是白交的。


所以在出现了这样一档子事情后,李世民是勃然大怒。


现如今,大唐已经一扫了寰宇,正处于称霸和迅猛上升期之时。


你吐谷浑如此,这不就是在找死吗?!


“这吐谷浑,自打突厥颉利可汗起,就一直是墙头草。”


“对我大唐阳奉阴违。”


“暗地里四处煽风点火,同我大唐作对。”


“这些年来,不知道给我们增添了多少麻烦。”


“现如今,他们竟然又敢站出来捣乱,阻断丝绸之路。”


“朕又岂能饶了他?!”


“玄龄,朕欲将这吐谷浑一举击溃,以绝后患,不知道你可有什么想法?”


听着李世民的话,房玄龄微微皱眉,沉思了片刻后缓缓说道:


“陛下。”


“这吐谷浑,背靠祁连山,地势高耸,空气稀薄,占地广,极具纵深。”


“环境恶劣,缺水少草。”


“就算是夏季,都会有霜降产生。”


“多处都有冰雪覆盖。”


“自陛下登基以来,段志玄和李道宗两人,先后击败过吐谷浑的大军。”


“将他们赶回了措温布湖以西。”


“但想要将吐谷浑彻底击溃,以绝后患,绝非易事。”


这时候,李世民轻哼一声。


“哼,也正是如此,这吐谷浑才更加的有恃无恐。”


“几次三番的蔑视我大唐军威!”


“这一次,咱们的大军,将领都已经闲置下来。”


“朕一定要下决心,挥师讨伐,誓要将这毒瘤彻底铲除。”


“以绝这丝绸之路的后患。”


“玄龄,你觉得朕派李世勣薛万钧,薛万彻,张亮等人合力出击。”


“攻打吐谷浑如何?”


听到此,房玄龄不由得皱眉。


“陛下,这李世勣,自然是一员猛将,战功无数,也正值盛年。”


“若是寻常的战事,他自是不可挑剔。”


“但这一次的征讨吐谷浑,其难度不在于吐谷浑的大军。”


“而更在于当地的恶劣条件。”


“所以臣觉得,陛下若想要一举彻底剿灭吐谷浑的话,非一人坐镇中军而不可为。”


“可就是李靖!”


“除此之外,陛下可派薛万钧,薛万彻两人相辅。”


“而像当年已经同吐谷浑交过手的李道宗,段志玄,也都是合适的人选。”


听到此,李世民也是不由得摇摇头,叹息一声。


“唉,玄龄你可真是想到朕的心里面去了。”


“之前朕也是觉得,若是有李靖坐镇中军。”


“再加上最有韧性,最能打艰苦仗的侯君集,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这李靖,如今已到了古稀之年,朕又如何能忍心?”


“况且怕是他的身体,也难以再到那吐谷浑之地去。”


“至于侯君集,因为这一次高昌的事情,就更不适合启用他。”


说到这里,房玄龄也是沉思着,摇摇头。


“陛下,若是不用李靖的话。”


“一时间却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要么,让李秋带军去试一试?”


一听到李秋,李世民当即果决的摇摇头。


“这种仗,必须要一击致胜。”


“这吐谷浑世代生活在那里,狡猾无比。”


“李秋太过莽撞和冒失。”


“派他去太过危险。”


……


就在李世民和房玄龄商议着讨伐吐谷浑之时。


在长安城内的吴王府,李恪接到了暗中返回长安的权万纪。


“万纪,你这次回来是?”


权万纪微笑着躬身答道:“殿下。”


“这次臣返回长安,其一,是为了祭祖,扫墓。”


“更重要的,就是来给殿下这里带来了四百名得力的帮手。”


“这些人,都是臣从兖州崔氏豢养的死士中精心挑选而来。”


“这以后,就让他们暗中埋伏在长安城内,几处崔家的宅院中。”


“以供殿下使用。”


“到时候,臣也会留下得力心腹暗中指使,操控他们。”


“对于他们的忠诚和能力,殿下无须担心。”


“与此同时,在有了这一批身份完全隐藏的得力死士之后。”


“殿下这吴王府中的侍卫,就可以往出清理一部分了。”


“这些人,身份来路均瞒不过大理寺和其他人的眼线。”


“留他们没什么大用处不说,反而会引人猜忌。”


听到此,吴王李恪也是点了点头。


同时感怀的拍了拍权万纪的肩膀,“万纪,让你费心了!”


……


另一边,在李世民和房玄龄商议过吐谷浑之事后。


这件事很快也就传了出去。


对于大多数军中将领来说,自然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像他们武将,最怕的就是闲在家里,体现不出自己的用处。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从古至今都是这个样子。


其中,陷入漩涡中的李靖和侯君集两个。


对于此事的表现,却是截然相反,大相径庭。


在听到了这个传闻之后,李靖当即是骑马来到了尚书省。


找房玄龄来探问口风。


在房玄龄这里确认了这件事后,李靖当即是点了点头。


表示自己愿意担任这份差事。


最后再为陛下,为大唐效一份力。


听到他的这番话,房玄龄心中既是唏嘘,又是担忧。


李靖如今古稀之年,又哪能还领兵打仗?


更何况要去的还是高原地带的吐谷浑。


想都不用想,这将是一场无比艰苦,艰难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