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李秋李世民 > 第1062章 国之根本,不容有失

第1062章 国之根本,不容有失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在东宫六率所在的北衙。


当冯立和梵亮两人听到太子詹事、宰相魏征的军令之后。


也同样是大惊失色。


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冯立当即翻身上马。


集结东宫六率中全部精锐,第一时间就朝着李秋的方向追了出去。


在临走前,冯立给东宫的传信之人留下一句话。


“若是让太子殿下有闪失,我冯立就愧对这东宫翊卫大将军之职。”


“更没有这个脸,苟活于世间!”


……


另一边,在御书房之内。


当李世民从房玄龄等人的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


手间的毛笔都莫名的一抖。


很是难看,绝不容忍的巨大墨滴,直接毁掉了整幅的字。


此时此刻,他的脑海中回想着的,就是当初袁天罡临走前的那一段话。


紧接着,李秋满身鲜血的画面就联想到了他的眼前。


这种事情!


他绝对不允许发生!


他李世民的儿子,最优秀,最让他感到骄傲的儿子。


绝不允许有闪失!


不过,李世民是君王,这些年来练就的养气功夫。


让他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没有太明显的过激反应。


随即,李世民深呼吸的了一口气,重重的说道:


“太子,乃国之根本。”


“不容有丝毫闪失。”


“你们立即传令下去,命李世勣、李道宗、尉迟敬德,各领三路人马。”


“不惜任何代价,也要赶在太子之前赶到吐谷浑。”


“解李靖大军之围,守护好太子安危。”


说到这里,李世民又停顿了片刻。


最后说出了一句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平淡至极,却透着天大压力的一句话。


“若是太子有失,尔等就不用回来了。”


……


很快,关于李秋私自调兵出城,赶奔吐谷浑的消息。


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的上层建筑。


在东宫之内,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


罗可心也是眉头紧皱,一脸的担忧。


毕竟当初袁天罡所说的那句谶语,她也曾听圣上和娘娘提起过。


可是眼下,却有另外一个人比自己还需要安慰。


那就是怀孕中,距离临产怕也不远的武珝。


于是乎,罗可心急忙就带上李治,一起赶奔应国公府。


而此时此刻,在立政殿。


身体仍是较为虚弱的长孙皇后也已经得知到了这个消息。


随即,一股远胜于李世民的恐惧就冲上了她的脑海和心头。


毕竟,在没多久之前,李泰和李承乾的惨剧,就那样发生在了她眼前。


若是接下来,李秋真的如袁天罡所说,发生了什么意外……


这时候,长孙无忌由于担心妹妹的身体,也早已经赶了过来。


不听的在旁相劝。


说李秋他武功盖世,久经沙场,又有着云中在旁守护。


定然是没事的。


可是此刻,长孙皇后紧紧的将还不懂事的武功抱在怀中。


焦急的眼泪扑簌而下:


“兄长,我真的不知道,上辈子是造下多少孽。”


“上天竟要如此的惩罚于我。”


“才刚刚,青雀儿和承乾就那样惨死在了我的眼前。”


“现如今,秋儿他又要孤军赶赴了战场。”


“若是秋儿再出什么事,我又该怎么活?”


看着长孙皇后这恐惧,悲伤的神情。


长孙无忌也是眼圈发红,紧咬牙关一跺脚。


“唉,娘娘您莫要惊慌。”


“臣这就跟随尉迟敬德他们一起,赶赴吐谷浑。”


“务必将太子殿下,给娘娘和陛下完完整整的带回来!”


说完,也已经五旬年纪,鬓角已经斑白的长孙无忌,当即转身而去。


毅然决然,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犹如二十几岁年龄时,那游侠气质的年轻长孙无忌一样。


……


另一边,在应国公府。


当武珝从匆匆赶来的罗可心口中得知了这件事后。


当即是掉着眼泪将文治给揽在了怀中。


同时带着颤音哭着说道:


“武珝没有姐姐那般武艺和胆魄。”


“这长安城距离吐谷浑那么远路途。”


“若是临产之时,夫君不在身边。”


“我真的有些怕……”


这时候,见她如此,罗可心和杨夫人自然是在旁不住劝慰。


而应国公武士彟也是在旁连连叹息。


如今这形势一片大好。


若是李秋真的有了什么闪失和意外,这种重击,莫要说这些家人。


就是整个大唐,也绝对承受不下这种后果。


可是,眼下已经如此,着急也是无用。


只能先好生劝慰着女儿,莫要再动了胎气。


这时候,身子和精神都很是虚弱的长孙皇后。


也在有乐公主的陪伴下,来到了此处。


一见到皇后娘娘亲至,众人自是急忙相迎。


说娘娘大病初愈,怎又到了这里来?


此刻,长孙皇后也是摇头叹息一声。


说自己惦记着武珝和她腹中孩子,也就过来看一看。


同时,她还说,连同冯立的东宫六率在内。


陛下已经派出去了近二十万大军。


只为了能追回,守护好李秋。


应该是问题不大,也让武珝、可心不要过于担心。


……


数日之后。


在吐谷浑的高原战场上。


李靖、薛万钧、薛万彻三人率领的几万大军,已经快要到了极限。


生死存亡的最后时刻。


在之前,他们大军兵分两路,合击吐谷浑。


而这吐谷浑也是多年同大唐征战,狡猾至极。


见到唐军凶猛,就利用这高原的恶劣环境和狭长的纵深,不予唐军正面交锋。


随后,就发生了李秋身份昭告天下一事。


李靖担忧长安城和陛下安危,当即果断的命李世勣和李道宗两人带领全部精锐火速返回长安。


于是也就导致,留在吐谷浑的几万大军,剩下的骑兵和战马都较为平庸。


甚至是还有一大部分步卒。


如此一来,在这广袤的高原地带。


他们的大军战力,就处于了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