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无敌的我又要转世重修了 > 174、学塾

174、学塾

作者:荒野大刀客 返回目录

“我手中只有太上斩道诀总纲,以及照之境修炼法门,先前已尽教于你。而今,你虽仍可依靠风雷秘剑,修炼至气之境。


但风雷秘剑毕竟只是‘神霄引雷剑诀’的基础法门,算不得上乘。


仅修持此法,太过浪费你的天资。”


夜深深,庭院里,刘邦目光望着前面的阴槐树,神色隐在暗处看不真切,对侧方的李小兰言语道。


李小兰神色复杂,紧抿着唇,没有说话。


刘邦虽未看她,也尽知其心意。


他心里叹息了一声,继续说道:“我们如今所处之地,是五洲之一的北洲泥牛江域。


北洲毗邻中州。


而我希望你修持的无为自在剑道,便在中州浮云道内。


浮云道乃是当世超绝道统,每隔百年方会大开一次山门,广收门徒。


眼下时候不凑巧,估计不会恰逢浮云道开山门收徒之时。”


听他所言,李小兰的神色微微和缓。


但紧跟着刘邦又道:“不过也无妨,浮云道山门前设有试剑台,凡能在试剑台上,证得剑心者,皆会被浮云道收作真传弟子。


浮云道传承至今,数万年内,十一位掌教至尊中,有七位皆是通过试剑台拜入门中。


以你天资,凝练出太上剑心,通过试剑台却不在话下。


届时,我们可以把你送去浮云道,你在内中修持,修为必将突飞猛进。”


“我若离去,谁为师父洒扫屋院,清洗衣裳?”李小兰眼圈红红的,内心满是不舍与黯然,却说不出拒绝师父的话。


她亦知,自己实力低微,留在师父身边更会拖累他。


若不能与他并肩而行,能够援手于他,甚至和他势均力敌,那怎可能与他看到同样风景,与他之间……无有隔阂?


李小兰既知自己终要离去。


但又担心,离去之后,再回来时,会是不同情状。


刘邦闻言沉默,想到这些时日来,徒弟确实为自己做了许多事情,他亦不知是何滋味。


但这事总要解决。


他看向坐在石桌旁的飞熊:“可以叫飞熊做这些事情。”


飞熊抬头,一脸懵然地看着两人。


什么?


我还会洗衣做饭?


他亦感觉到两人之间气氛的不对劲,再举目四顾,顿时发现吉天和与火工早遁出了院落,不知跑去何地了。


飞熊登时慌张起来,朝刘邦挤出一个憨厚笑容,趁二人转过头去,又开始谈话时,悄悄起身,也一溜烟似地‘逃’出了院子。


被他这样一打断,两人之间的气氛多少舒缓了些。


不似先前那般,被黯淡的气息笼罩着。


李小兰轻轻叹了一口气,默默走近刘邦身畔,微声道:“师父,待弟子剑道有成之后,便会回来,继续服侍您老的。”


言语似乎很是平常。


但结合刘邦当下年轻的面容,以及李小兰俏丽的脸庞,立时便会让人觉得,这话语似乎很是怪异。


徒弟的声音细细微微的,像是一缕头发,在人心间搔动。


刘邦定定地看了李小兰一眼,看得对方俏脸通红,方才道:“把你那道桃木剑给我,我来重新炼制一番,使之具备传音入密之能。


以后,你可凭此符与我联系。”


李小兰连忙点头,从颈间取下了一根细绳,细绳上坠着五毒夜叉相,以及那枚袖珍的桃木小剑。


将之拿在手中,还有一丝温暖,隐然流露女子的馨香。


刘邦目不斜视,当即将自身的一缕浩然正气投注入桃木符剑中,将之重新祭炼一番,使之与一道传音符相融。


如此,便成就了一道桃木传音符。


将之递还给李小兰,她就向刘邦告辞,自去寻李母,说悄悄话去了。


刘邦站在原地,默然片刻,旋而伸手朝虚空一抓。


三尸符箓便被他抓摄了出来,随他轻轻一抖,洪炉道一世身就此显现,向他微微躬身:“道友,在下稽首了。”


“道友,我欲令你于此地潜心修行,另外行传授他人法门之事,教书育人,你以为如何?”刘邦还礼过后,直接开门见山向洪炉道一世身问道。


洪炉道一世身闻言,思索片刻,又观察了四周一番,道:“既是道友所愿,在下自当竭力而为。


此间隐约生机,虽非洞天福地,却也是个绝妙去处。


在下亦愿意留在此间。


不过,教书育人?


敢问道友,欲令在下教授旁人何种法门,此中可有什么计较?”


刘邦道:“我将此地学子分为三个层次:小学、中学,以及大学。


凡是尚在小学修习者,可传他们正气诗文。


另外,我传你金身功一法,可令他们熬炼自身,夯实肉身根基。


晋入中学者,则能研习一卷。


另外,可修丹炉法,内养气血,尽早蕴出心火。


得入大学之辈,须每日研读正气歌前十句,以此养炼心中浩然正气。


从此,可以修持‘人元洪炉真经’,真正修行入门。”


刘邦将自己的谋划尽数告诉了洪炉道一世身,他与洪炉道一世身记忆想通,他所知之事,洪炉道一世身亦尽知。


他所明了的‘孟子’、‘正气诗文’之涵义,洪炉道一世身亦甚为清楚。


再没有第二人能比洪炉道一世身,更能彻底地执行刘邦的意志。


此外,刘邦亦交付给了洪炉道一世身别的任务,令之带领村民,尽快在新磨盘村四周重新筑好防御阵势,这座小院以后也会留给洪炉道一世身。


其听罢刘邦所言,沉吟良久,自觉此事不算困难,便点了点头,答应下此事,转而道:“若将我放在此地,道友身畔岂不是再无人护持?”


“我会将三尸符化出一道分符,在此地为你炼出一道‘应身’。


平日里,你以应身留在此地,自行修习,带领村民做事。


若遇危急情况,我即以主符召你过去,待事了之后,村民可凭留在此地的应身,将你召回。”刘邦对此早已打算好,当即回应洪炉道一世身道。


他扬手指向洪炉道一世身背后的那棵阴槐树:“以此树作为道友应身如何?


如是,道友可将自身洪炉真元,同此树相合。


阴阳合济,与正常人身也无多大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