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规则系学霸 > 第四百五十六章 连续三年自然科学一等奖

第四百五十六章 连续三年自然科学一等奖

作者:不吃小南瓜 返回目录

在递上飞机设计分析论证报告时,雷勇和鲍恩红都表现的很平静。


实际上,是因为惊讶的时刻过去了。


雷勇和鲍恩红惊讶的原因是,他们针对飞机外形的设计,连续做了好几天的分析论证,却没有能找到任何需要修正的问题。


听起来似乎没什么,实际问题可就大了。


哪怕是最顶级的飞机设计师,独自去完成飞机的外形设计也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快速完成设计以后,各个部分没有任何问题,就更加不可想象了,因为外形的设计牵扯到很多因素,要保证每个地方都不出现一点儿问题,就像是做大量难度非常高的计算,最终计算结果全部都正确,关键是计算速度还非常快。


反正……


雷勇和鲍恩红发现已经不能理解了。


在激动和惊讶过后,两人的心态倒是淡定了许多,他们其实也找到了一些问题,或者说只是‘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说一些部位的设计风险比较大。


机翼和尾翼都是如此。


这个风险主要体现在制造出来不一定能达到设计的效果。


但是设计本身肯定是没有问题。


雷勇和鲍恩红一起研究了很久,发现他们想针对外形做一点点的改进都不可能,只要做出了改变效果就没有之前好。


当他们发现这一点以后,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做论证了,鲍恩红也对雷勇说的更加信任,赵院士确实是对他们进行考验,而不是指望他们设计论证什么。


鲍恩红心里都对赵奕产生了崇拜的情绪。


赵奕并不知道两人的复杂想法,他觉得论证做得确实很不错,仿佛每个地方都说尽了心里,有了这份论证做辅助参考,设计仿佛变得更加高、大、上了。


“很不错!”


“很好!”


“你们的论证很完善!”


赵奕连续肯定了论证内容,发现雷勇和鲍恩红继续站着,似乎是有什么话要说,他疑惑问道,“怎么了?还有事吗?”


“是这样的。”


雷勇犹豫了一下才开口说道,“赵院士,我们加入战鹰组后,好像一直什么都没做……”


“啊?”


赵奕有点不明白,他觉得雷勇和鲍恩红做的很多了,包括最开始针对玩具飞机的论证,还自行去做新设计的论证,一百多页要写出来都不容易。


他继续听着。


雷勇道,“那么接下来,我们做什么啊?”等雷勇说完以后,鲍恩红也认真的看向赵奕,仿佛就等着交代工作安排。


“哦~~”


赵奕仔细的看着两人,他不明白清闲有什么不好?难道这两个人是工作狂?连续忙了好几天给自己加工作量,写了一百多页的论文还不满足,竟然还希望再做一些什么其他工作?


他实在有些不理解,但手下人喜欢工作,倒也不是什么坏事情。


赵奕想了一下,还是没想到什么工作,干脆道,“这样吧,你们跟进一下费队长那边的进度,拿到数据以后做一下论证,看看如何把相应的设备,放到定好的设计中。”他交代说道。


这就是设计方面要解决的事情。


飞机的外形已经设计好了,相应部件、设备的安装,则需要在外形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也需要根据部件、设备,再进行内部设计。


如果有雷勇和鲍恩红先把把关,做一下相关的论证、设计,他得到的就是最终的数据资料,比如,座舱占据的提及范围、内部屏幕操作空间问题,等等。


这些设计还是要战鹰组解决的,相关的研究所只提供技术。


其实就是想给做装修工作,飞机设计组就是装修设计公司,会针对户型、面积、户主要求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装修风格,打造的地板、家具、墙面,自然也会有所不同,但装修设计公司还是知道原料数据的,像是地砖、木板,都是要原材料公司提供。


原材料公司可不管设计成什么样子,他们只提供基础的材料,根据材料性能去做设计,就是装修设计公司,也就是战鹰组的工作了。


跟进数据,是个需要等待的工作。


实际上,赵奕的研发和正常飞机设计研发完全不一样,像是沈城和武城的飞机设计研究所,都是先综合一大堆的部件数据指标,再针对飞机的各个部分反复论证,最后再结合在一起,完成最终的设计方案。


赵奕则是先完成了外形设计,后续再根据部件的数据指标做一定的调整,过程不一样也就造成了,其他部件数据跟进速度有些慢,还需要针对每一个可能改变外形的部分,进行一定程序的修正。


当然了。


这种设计方法速度要快很多了,只不过其他团队根本不可能做的出来。


在把跟进论证工作交给雷勇和鲍恩红后,赵奕就变得更加轻松了,他重新投入到知识的灌输学习中,也马上迎来了期末考试。


赵奕也是要参加考试的。


虽然已经拿到了生命科学学院的硕士、博士学位,但其中并不包括学士学位,也没有本科的毕业证书,他坚持读了三年多,最后直接拿证也有点滑稽,本科的毕业证还是要自己拿的。


除了生物科学专业的考试外,他还要参加哲学专业的考试。


赵奕比其他同学忙的多,最少在考试方面是这样,他连续好几天都在参加考试,从这个教学楼串到另一个教学楼,坐在不同的教室里,答着不同科目的试卷。


生物科学的专业课考试倒是没什么问题,基本上都不用思考直接写答案。


哲学的专业考试相对多费些脑细胞,因为哲学专业的相关考试,不止有直接的背诵性题目,还有一些自由发挥的题目。


赵奕费了很多脑细胞写这些东西,感觉比写语文作文还要头疼。


好在考试很快结束了。


赵奕完成了十几门课程的考试,也长呼了一口气轻松下来,他有点找回了当学生的感觉,不断的考试、紧张的生活,持续了好几天,感觉不比做研发轻松。


等回到了宿舍里,几个室友难得都在,也问了下赵奕的考试情况。


“怎么样?那些哲学专业课?”范雷感兴趣的问道。


“过科,肯定没问题。”


“那还用说么。”


李仁喆说话一点不留情面,语调也有些酸溜溜,“我估计老师看到是你的卷子,就算是不及格也给个及格分,不,你拿六十分,估计能给个八十!”


“……是吗?”


赵奕忽然有点怀疑了,他发现自己努力考试,似乎也没有多大意义?


“老李这话说的没错!”


范雷用力点头表示认可,“不过考完了就好啊,又过了半年,距离毕业就只有半年了。”


“一会要选论文题目了。”


孟铮忽然提醒式喊了一句,李仁喆和范雷‘噌’的一下蹿到了桌子前,对着电脑仿佛是要进入紧张时刻,李仁喆还问了一句,“还三分钟,对吧?二点半开始。”


“好像是。”


“还有……三十三分钟,三点开始。”孟铮说了个准确的时间,顿时让李仁喆和范雷泄气了。


“麻-蛋,三点开始不早说。”


“三点呢,着急什么!”


孟铮有点无辜的小声嘟囔道,“……我只是说快开始了。”


“论文选题啊。”


赵奕不慌不忙的坐下,“你们先选,剩下没人选的我来。”


“高!”


三人集体竖起大拇指。


他们说的是毕业设计论文。


生物科学专业的毕业设计,是老师们拿出一些各自研发领域内的内容,让每个学生分别去选题,选到什么题目就做相关的毕业论文,每个学生的题目都不一样,也保护存在互相抄袭的情况。


这些题目中极少是纯粹的论述,多数都需要学生真正去做实验、做研究,最低也是翻看大量的书籍,又或者实践去做调查,等等。


如果只是说难度,确实是比较高的,越是好的专业论文要求就越高。


实际上,受限于本科级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并非创新性研究,导师会给予很多的帮助,甚至手把手一步步的告诉学生,该怎么去完成毕业设计,只要按照去做基本都是能完成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毕业论文的难度还是存在差异的,比如,有一些论文题目,就是平时接触、实验过的内容,难度自然相对较低。


有些题目,普通学生则连看都看不懂……


这样的论文难度就比较高了。


现在论文题目马上要开放,‘抢题目’就比较重要了,看到熟悉的名词抢下来肯定没错,否则被剩下的都会是那些‘看不懂’的题目。


终于,时间到了。


孟铮、范雷以及李仁喆,三个人马上进入系统,查找想要的题目,他们的‘作战’经验似乎很丰富,看到熟悉的内容立刻点击‘选择’,但还是传出了几声,“没选上!”


“吗的,被抢了!”


“我选上了!”


“我直接翻到了第三页,才找到个没人选的……”


很快三人选完了。


赵奕不急不慢的进入选题系统,扫了一眼发现大部分都被选完了,看来其他学生也和他们一样,都是在迅速的选题,剩下可以选的都比较偏门。


比如,利用靶向中枢神经系统的外泌囊泡戒除阿片类精神依赖性药物的研究?


基于碳纳米管壳聚糖修饰电极的研究和应用?


时滞额基因调控网络的稳定性分析?


这些晦涩难懂的标题,让赵奕都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实在很难想象会是本科级别的毕业设计题目,就算有导师带领去做研究,估计最多就是写一篇相关论文吧?还是查找大量资料后拼凑出来的。


赵奕倒是不太在意,因为他看到选题中好几个导师的名字,干脆就都是微生物技术实验室和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副研究员。


“算了,找个熟悉的吧!”


他看准了个熟悉的名字,直接点击了‘选择’,系统马上弹出了个提示窗口--


“请不要重复选择!”


“??”


赵奕稍稍有些发懵,还以为是系统故障,他又选取了其他题目,都弹出了一样的窗口,顿时奇怪的说道,“我怎么选不了?”


“我看看!”


李仁喆似乎颇有经验的过来想指导一下,点了好半天还和刚才一样。


“返回去,看看已选。”孟铮提醒道。


赵奕就退出了系统,查看了下已选的内容,发现还真有个毕业设计,题目的名字叫,“人体分泌杆菌抗体附带分子2CV-炳氢分子的研究和应用?”


“课程得分:100。”


“导师:生物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奕?”


他明白了。


原来一切都是设计好的!


……


“没有毕业论文的大学是不完整,没有毕业论文的大学是不完整,没有毕业论文的大学是不完整……”


赵奕带着怨念进入了假期,他不止有毕业论文一个问题,考研上也有着怨念,因为哲学修习的时间比较晚,研究生报名的时候没有达标,他没有资格报名哲学研究生,只能等明年再进行研究生考试。


其他人。


比如,李仁喆,又可以享受‘等待成绩’的美好过程了。


“不知道成绩怎么样!”


“年后才公布,真让人郁闷。我觉得肯定过了,但不一定能报本校!”


“如果出去……”


李仁喆的念叨让赵奕有点羡慕,他就没办法拥有这种忐忑,因为考试成绩都根本不用担心,他连‘忐忑’的资格都没有。


“真羡慕你啊!”


赵奕发自内心的说了一句,随后就再次被李仁喆缠上了,“你就不考虑带带学生?带带我?”


“真不考虑吗?”


“现在还来得及,带带我呗~要不然以我的成绩,估计只能调剂出去,赵哥哥~~~~帮帮忙啊!”


“滚!”


赵奕就只回了一个字,满脸厌恶的连续摆手,随后道,“要是你考不上,我倒是能帮忙。读研的事情没戏,但我可以帮你找个工作。”


“什么工作?”


“不是新建了医学研究中心吗?我说的上话,到时候给你个保安岗!”赵奕笑嘻嘻的说道。


李仁喆郁闷道,“保安?连保安队长都不是啊?”


“就你?”


赵奕满口不屑,“还保安队长?当保安都不一定合格!”


“……”


李仁喆只能继续散发哀怨的眼神。


其实赵奕并没有任何夸张成分,李仁喆正常去应聘肯定当不上保安队长,因为生物医学研究所有几个项目是绝对保密性质的,医学中心建立好了以后,保安都是在役或退役军人,几年内还会持枪武警值岗。


这样的保密程序,就算是普通的保安,也不是随便应聘进来的。


赵奕倒是觉得李仁喆继续读研,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他没什么做科研的天赋,专业课成绩就能说明问题了,与其继续读本专业的研究生,还不如出去闯闯改走其他路线。


比如,当兵。


李仁喆的体格很不错,年纪也只有二十二岁,大学毕业去当兵,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或许随便找个工作也可以,他不是那种非常有上进心的人,有个平凡的人生也会很幸福。


赵奕享受了一阵子大学生活,再想继续享受都没有了,因为时间进入到了假期,其他学生都回家过年了,但他却没办法离开首都,不止是科研上的事情,还有一些大会要参加。


首当其冲的就是年底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国内每一年都会举办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年的时间和去年差不多,也是掐着年前的时间点举行,大会前获奖消息差不多都出来了。


赵奕再次获得了自然科学一等奖,奖励内容是费马猜想的证明。


当听到科学院那边传来的所谓‘小道消息’,赵奕都感觉没什么兴趣了,又是自然科学一等奖,奖励的原因又是数学成果。


有什么意义呢?


他已经凭借三维震颤波形图、哥德巴赫猜想,拿到过两次自然科学一等奖,再拿到一次实现了三连冠,大概也就是创造了奖项记录?


大概是这样。


赵奕不觉得有多大意义,但其他人倒是很兴奋,好多人都提前对他表示祝贺,但赵奕是真的没有多大性质,甚至大会开始前都有些没精神。


等到了颁奖大会举办的礼堂后,他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静静的等待着大会开始。


时间还早。


一个个参会成员‘走街串巷’的到处打招呼,大会开始前仿佛成了交际时间,也有不少人过来和赵奕打招呼,说上几句研发、得奖的事情。


赵奕只是微笑应对着。


“赵院士啊!恭喜,第三次获自然科学奖!”身后又传来一个声音。


“谢谢。”


赵奕下意识的说了一声,回过头顿时变得热情许多,因为他认出说话的是程哲敏院士。


程哲敏是科学院老院士,八十出头的年纪已经处在办退休状态,同时,他也是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的主席,也是科学技术奖评审的委员。


赵奕不知道奖项具体是怎么评选的,但程哲敏肯定是绕不开的人之一,他马上程哲敏的衣袖,抱怨的说道,“程院士啊,我连续三年拿了自然科学奖,还都是数学成果,明年是不是该换换了?”


“打个商量?”


“您看我在计算机、生物、物理等领域都有成果,不一定非是数学吧?就算还是自然科学奖,也换个其他领域的成果?”


“……”


程哲敏半张着嘴愣愣的看着赵奕,他活了八十多年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竟然抱怨连续拿到自然科学一等奖,还抱怨全都依靠的是数学?


不是数学,难道还是……


“咳咳……好像是可以啊!”程哲敏仔细想想赵奕的成果,忽然发现没办法继续说了,生物医学、计算机领域就不说了,赵奕在物理研究上证实了希格斯粒子,是被国际物理界肯定的大成果,论级别和影响力也足以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


“好吧!”


程哲敏苦笑道,“明年看看,也许就变成最高科学技术奖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