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唐:开局掳走李世民 > 正文卷 第九十六章做什么判断

正文卷 第九十六章做什么判断

作者:我本无忧 返回目录

苏墨忽想起几日前,李乐姑娘带来的那位小弟,也是相貌堂堂,极为帅气,不过就是人傻了点儿。


便跟老李闲聊道:“前几日,我这山寨来了位帅气的小伙子,硬是要跟我切磋诗歌技巧,我本不想理他。”


“结果,那位小帅哥还非不依不饶的,要跟我打赌,赌了三万两白银,结果你猜怎么着?”


“我不费吹灰之力的,就赢了他。临走时,他那一副欠了银子的哭丧样儿啊,愣是狼狈的,发型都变了!”


哈哈……


三人顿时笑了起来。


老李心中暗想着,我家皇儿才没这么傻呢!


只有乾儿赢别人的银子,还能像苏墨说的这个小伙子,被别人赌赢了银子去?


杜如晦听完,咽下口中的菜,补充道:“老李家的儿子那可是既帅气,又有才。”


“当然,这都归功于老李这个爹,不仅教导有方,还有优秀的一面,全都遗传给了儿子。”


老李听闻,心中真是飘飘然的感觉!


真别说,此言甚是有理,这杜如晦还蛮会说话的嘛。


不仅夸太子才貌双全,更重要的是,我这个陛下也是英明神武,相貌极好!


老李得意地看了看自己的心腹爱臣杜如晦,浑身上下都感觉喜滋滋的。


忽然,杜如晦想起方才说错了一句话,不该提起太子这个敏感词,心中后悔极了。


本能地叫道:“卑职方才有罪,卑职方才有罪!”


老李被夸后,正觉若在云端飘飘然之感,被杜如晦这么一叫,瞬间跌了下来。


大惊失色,浑身心惊肉跳!


苏墨也是突然停止夹菜,眼睛扑棱扑棱地看着杜如晦,脑间划过了一串黑人问号。


卑职?有罪?


这是一个商人该用的词吗?莫非这老杜当过官不成?


老李眼珠子一转,立马跟苏墨解释道:“害,我这朋友啊,名字就叫杜卑职。”


“我三番五次地对他讲,不要把我家那混小子,和太子爷相提并论。”


“那太子是何等尊贵的身份?岂是我等小民之子,能与之相比较的?”


“咱们这私下里说说还好,若是在那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提太子的事儿,被比官老爷知道了,还不得把‘杜卑职’给骂一顿?”


苏墨听老李这么一解释,哈哈大笑!


这老杜的名字,取的也是有趣儿,“卑职”?可惜没能作作官去。


不过嘛,这老杜还真是个豪爽的性格,有啥说啥,跟那一言不发的房胖子可不太一样。


老李见苏墨信以为真,这才松了口气。缓了缓神色,端起桌前的酒杯,给自己压压惊。


这杜如晦能不能闭嘴,一张口就说错!


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呀?


苏墨越看越觉这老杜,直爽的言语,与众不同的夸赞,便不由自主地与杜如晦多攀谈了起来。


“老杜,以前也没见过你,最近都在忙些什么呢?”苏墨随口问道。


“最近呀,主要是在忙河津一带灾民的遗留问题。”


苏墨又一次地睁大了双眼。


老李塞了满嘴的菜,也顾不得其他,赶紧含糊不清地解释道:“老杜主要是卖粮食的,河津一带今年大旱,灾民不少,粮食也缺,可不就是在解决遗留问题嘛。”


苏墨笑了笑,这老杜说话太有意思了。


自己也听说了近来有朝廷官员在查贪官污吏,好奇地问道:“听说河津是贪官查处的重灾区啊!”


老杜一听聊的是自己最近办得案子,正好来话题了。


“一共查办了贪官38位以及几位侯爵,搜出黄金10万两,白银60万两,粮食9000斤。”


苏墨震惊地说道:“贪得这么多!不过,这可是朝廷的机密大事,老杜兄弟是如何知晓的呢?”


老李见苏墨这么一问,赶紧给补充道:“河津一带的百姓全都知道了,这次办案的官员,数据公开透明,所以不是什么机密之事。”


老李再一次恶狠狠地瞪了一眼老杜,甚至都有点儿麻木了,就不能少说几句吗?


老杜根本没在意,反倒觉得跟苏墨寨主越聊越来劲儿。


苏墨继续问道:“不知这次,可有听说什么有趣儿的案子没?”


老杜也放下筷子不吃了,将自己最近遇的一件烦恼之事,细细地道来。


“办案的过程中,有位侯爵,贪污数额实在是不小,竟达黄金两万五千多两。”


嘶!


老李倒吸了一口气,这个侯爵还真是不少贪!只听杜如晦说道。


“第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以侯爵身份论处的话,因为这位侯爵虽说是前朝封的,但是毕竟爵位是货真价实的。”


“所以说,这位侯爵贵族,自然是花点银子,就能破财免灾,大不了削去爵位。”


虽然听着是有点儿不太公平,可是爵位确实是在隋朝所设的,我唐也从未将此规定废除掉,大唐的律法确实说过侯爵之位,可以破财免灾。


说到这里,苏墨急切地问道:“那另一种观点呢?”


“第二种观点是,让这位贪官,按照平民的身份论处。”


“不管怎么说,大唐律法规定,他所贪的金额,足够流放三千里。”


“此案涉及我唐律法的根基,毕竟又是涉及世家贵族的,须得慎之又慎。”


说到此处,杜如晦停顿了一下,观察了一下苏墨的表情。


发现苏寨主竟是十分淡定,静静地聆听着,不由得从苏墨身上感到了一股强大的自信。


李世民忽然也想起了此案,杜如晦曾经上报其疑难点,刑部也说一时无法裁定。


因为两种观点的判决,都是符合大唐律法的,作为皇帝和各部尚书,也不能大手一挥,随意处决。


所以,这个侯爵的官员,至今还暂押在大牢之内。


这一桩悬而未决的案子,大唐律法的解释判决,皆没有什么差错,老李此刻也特别想知道,连“房谋杜断”都能难倒的事儿,似乎无所不知的苏墨,会给出怎样的判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