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唐:开局掳走李世民 > 正文卷 第一百六十三章 抄写金刚经

正文卷 第一百六十三章 抄写金刚经

作者:我本无忧 返回目录

宝物?


李世民大喜,从椅子上起身走了下来,期待的小眼神看着中宫内侍。


佛寺中出土的,该不会是什么金尊佛像吧?


陛下李世民依稀记得,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皇帝梁武帝信仰佛教,在全国各地广建佛寺。


一些有钱的世家大族们,为了投其所好,便大肆地捐赠香火钱。


佛寺香火兴旺,金尊佛像可都是不折不扣的上等纯金,哪像隋唐?只是给佛像镀了层金罢了。


对!八成是个小巧玲珑的佛像吧?


长孙皇后亦是饶有兴趣地走过去,一听是佛寺出土的东西,满满的好奇涌上了心头。


难不成是?


这时,中宫内侍呈上了一个小巧精致的、雕满金色莲花的小盒子,轻轻开启。


只见一块金黄色的丝绸,将这佛寺出土的宝物,包的结结实实。


李世民迫不及待地上手,展开一看!


唉……


李世民叹了口气,还以为是啥珍奇异宝呢?


就这?方才的满怀期待,此刻化为了无尽的失落。原来,不就是几页泛黄的纸嘛!


不过,毕竟是佛家的经典,该收藏还是要收藏的。


陛下李世民并没有一丝的兴趣翻阅,便向中宫内侍随口吩咐道:“将此佛经,交给大唐弘文馆抄录保存,若有僧人需要,再行借阅。”


“慢着!”


中宫内侍正欲领旨转身离开,就听得长孙皇后叫道。


陛下李世民只见长孙皇后,十分虔诚地朝佛经走了过去,小心翼翼地捧于掌间。


真的是?《金刚经》!


无比的兴奋与激动,在长孙皇后脑海萦绕着。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前几日,长孙皇后还在为《金刚经》的失传而痛惜叹惋,想不到今日?


脸上按捺不住的喜色,长孙皇后又随意翻了翻。这泛黄的经卷,也太……经典了吧?


字字珠玑,句句佳言啊!


长孙皇后高兴地对李世民说道:“陛下,你瞧,里面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这是劝百姓们多做善事,不要为非作歹?要是咱大唐的百姓们能做到这一点,那盗窃乱贼还能肆意横行吗?”


李世民微笑着点点头,附和道:“观音婢所言极是。”


不愧为佛家之瑰宝啊!


长孙皇后心中一边相恨见晚,一边爱不释手地翻阅着此书。


陛下李世民见皇后,早已将自己晾到了一边,轻轻地咳嗽了一下。


“观音婢,朕瞧着你如此喜爱,不妨就拿至凤仪阁中,慢慢品读?”


长孙皇后听言,目光才从《金刚经》转移至了陛下李世民身上。


“陛下,臣妾有个不情之请。”长孙皇后恭恭敬敬地朝李世民行个礼。


“哦?”


李世民赶紧站起了身来扶了上去,好奇地问道:“婢儿免礼,不知是?”


“陛下,此乃不可多得的经典,臣妾怎能独自翻阅?”


“故特向陛下建议,将此《金刚经》批量印刷,下发百姓。”


李世民心头一愣,这《金刚经》虽好,但,也不至于批量印刷吧?


况且,若是以雕版印刷的话,制作起来费时费力。更重要是,前段时间已让不少人力派在了印发三省六部的文件上。


岂不是?


“臣妾想着,若是百姓手头,能常常读到这样的经典,势必人人求善,多做好事。”


可又见长孙皇后亲自开口恳求,理由无可辩驳,难不成我李世民要不支持百姓求善?


何况,我方才也十分赞许这佛家的精髓。若是断然拒绝,难道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陛下李世民虽觉得为难,沉思许久后,便信誓旦旦地承诺道:“观音婢所言极是,朕也正有此意。”


“传旨!”


……


几日后,陛下书房内。


陛下李世民双手背后,头上顶着一片愁云,来来回回地在房中踱着步子。


这?可如何是好!


一方面是堆积如山下发的政令需要刊印,另一方面,这可是满满一卷的《金刚经》啊!


对!朝廷国事不可误。


可,难不成要失信于朕的观音婢吗?金口玉言,我这做皇帝的,若是连这也办不成?


陛下李世民闷闷不乐,在书房之内,硬是急出了一头大汗。


“启禀陛下,太子和四殿下前来求见!”中宫内侍跑来禀报道。


“传他们进来吧。”李世民轻声地说道。


李承乾和李泰一齐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李世民并未多言,随手挥了挥。今日本打算要考考他二人近期功课,可为这印刷一事,李世民头疼至极,哪里还有啥心思呢?


李承乾见父皇眉头紧锁,言语也不多,准是有什么不顺心之事了吧?


方才从母后那儿出来,也听说了点儿,莫不是?


李承乾便率先关切地说道:“父皇,您日夜为国事操劳,若有难事,儿臣愿为您分忧。”


李泰也不甘落后,赶忙说道:“儿臣也愿分忧。”


见这两兄弟都挺孝顺,李世民微感欣慰。可他们,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