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在大唐开超市 > 第421章 我的好儿子呀

第421章 我的好儿子呀

作者:幸福的爬爬虫 返回目录

如果是搁一般人之间的谈话。


你要是琢磨他话语里的细节,思考他的话里,有没有蕴含着什么更深层次的意思,那一保准,人会把你当一个傻子。


除了阴阳怪气的时候,普通人谁不会直勾勾的把自己要说的话给说出来?


可若是搁林深这个层次。


谈话的时候,要是不去思考话里有没有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意思,只是按照表面透露出来的信息去理解的话,那一保准,肯定也会被当成是个傻子。


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们产生出误解,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林深笑了笑,拍了拍手。


几乎是所有人,都严肃的看向他。


林深张了张嘴,想了一下,开口说道:“我这个徒弟,可没少向我这个做师傅的抱怨,多大一个人,都当一县之地的父母官了,还那么孩子气。”


“所以我想让我徒弟也跟着一块去出出气,也好在范阳立下威信。”


“我这个徒弟,还真是学了我的几分模样。”


说着,林深笑了笑,转头看向李世民,开口道:“我这个徒弟,做了三个阶段的范阳五年计划,你这个做父亲的,要不要看一看?”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他自然是呈给我看过,朕很欣慰,那三个五年计划,做的十分出色。”


“朕像治儿这么大的时候,还做不了这么出色的政务工作。”


说话也是很需要技巧的一件事。


林深不可能大大咧咧的说出来“李治不想当皇帝”这种话出来。


即便是真的。


万一出现什么意外,让李治不得不当上皇帝,此时的话就成了污点。


况且这么直白的说,也一点美感都没有。


所以,林深用了另外一种方式,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给说了出来。


他直接忽略了李治皇子的身份。


而是直接把李治归在了“徒弟”这个人畜无害的角色上。


把李治同自己之间的书信往来,定性成“徒弟向师傅撒娇”。严师如父,既然是半个儿子向“师父”撒娇,自然就没有了任何的政治色彩。


当然,仅仅如此是不足够的。


只是“师父”和“徒弟”的说辞,还不足以说服这些人,让他们相信李治的确是一个人畜无害的小可爱。


所以,林深在接下来,就以一种长辈的语气,把李世民当做是一名父亲,宽慰的说出来了李治做了“三个阶段的五年计划”的事。


李世民是皇帝。


一县发展的重大事情,又怎么可能不会经过他的审批,更何况这还是他亲儿子的事,李世民尤为上心。


所以李世民又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这一件事。


林深要的就是李世民知道。


徒弟、师父的身份,无法证明李治无心于皇位。


那么这三个五年计划呢?


这个消息,就足以证明,李治是准备在范阳,至少沉淀、耕耘十五年的时间。


十五年。


这并不是一个漫长的时间。


但对于一名皇子而言,远离长安这片政治中心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除非他之前就是太子,他是唯一的皇位候选人,除了他之外,再无其他人可以当皇帝。


否则,他和皇位半文钱的关系都不会有。


李治这个举动,就已经宣告了,他是真的无意于皇位。


作秀也不是这么作秀的。


若真是想要通过当县令的方式作秀,给自己积累政治资本,无论是万年县,还是说长安县,甚至是长安城附近的蓝田县......


都是极好的选择。


边陲之地的范阳,自卢氏落寞之后,那个地方,几乎和“谪贬”是划上等号的。


太和殿上,不少人都暗暗松了口气,脸色缓和了几分。


李世民不动声色的撇过去。


把这些松了口气的人,都牢牢记下来,准备接下来弄清楚,这些人是真的不想让大唐、不想让太子之争变得更混乱。


还是说......出于某些原因考虑。


这些都是李世民很看重的点。


既然李治无心皇位,太和殿上的人,开始真正思考起来,该不该同意林深提出来的这两个人选。


薛仁贵毋庸置疑是合适的。


唯独这位李治殿下,让不少人犹豫了起来。


不管怎么说,那毕竟是一位皇子。


他的长兄,现如今的太子李承乾,都还没有这样的功劳,他这个作弟弟的,就有这样的功劳,会不会有些太过于不合适。


他们当然希望太子李承乾,或者是他们中不少人看好的李泰,拥有这样的功劳。


在许久的沉默一下。


长孙无忌站起身,朝着李世民恭恭敬敬的行礼之后,轻声说道:“臣以为,楚王殿下之提议,自然是十分的恰到好处。”


“区区契丹,弹丸之地一小国耳,便交由年轻人去练练手,自然是再恰当不过。”


不少人愕然的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没去理会这些目光,继续说了下去:“再者说了,李治现如今不是皇子,是范阳县令。”


“契丹屡次骚扰我大唐边境,范阳便是首当其冲,一县之令不以身作则,首当其冲,莫不是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冲在最前面吗?”


“楚王殿下提出他的名字,自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


大殿上,气氛渐渐沉默起来。


长孙无忌这一番话,自然也是说话的艺术。


他是皇亲国戚,长孙皇后便是他亲妹妹,李治他们几个也是他的亲外甥。


这几个人中,相比较起来,他更钟爱李治一些——李承乾的不成器,李泰的阴戾都不是很得他的欢心。


做舅舅的,不一定想要自己的外甥多么有出息,至少是一个仁义的人。


皇帝这个位置,就让李承乾、李泰争去。


自己这个外甥,都说了不去参与皇位的争夺,只是想给自己为政的一方土地出口气,这群人还唧唧歪歪,考虑那两位争夺皇位的人。


都是嫡子,凭什么他们两个就该享福,自己这个仁厚的外甥就得吃苦?


长孙无忌这一番话,是“臣”开口,可偏偏,就是从一个亲舅舅的角度说出来的。


李世民也有些心烦,不等其他人开口,就摆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