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在大唐开超市 > 第711章 都落榜了

第711章 都落榜了

作者:幸福的爬爬虫 返回目录

不良人的宗旨?


一个人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迟疑着开口:“是为民?”


张姓读书人点点头:“没错,就是为民。”


“细细想来,不良人其实和之前大唐的任何一种官都不一样。”


“和百姓走得太近了。”


“楚王殿下为何会受到我们的敬佩?为什么他会被我们尊称为圣人?”


“不单单是因为他做出来的那些功绩。”


“更是因为他身居高位却没有忘记百姓。他没有因为自己手中的权利而忘记自己的责任。”


说着张姓读书人转过身来,看向最先开口回答这道题目的那个人。


“你说重官罚民,若是楚王殿下做出来这种事,你还会这么尊敬他吗?”


“或者说任何一名官员做出来这种事,你会认为他是一名好官嘛?”


那名读书的脸上露出羞愧的神情。


何止不会认为那个人是一名好官,而是一定会把那个人当做一名恶官。


这种人若是落在史书上,都是要被口诛笔伐的。


就像汉末曹操,虽有大才,但徐州屠杀一事就足以让他背负千古之骂名。


就像汉末刘备,协同新野百姓一同渡江逃难,纵然可能是有他的政治目的,可谁也都得称他一声仁义。


张姓读书人又转过头来看向第二个回答他问题的人。


“你说要向百姓道歉,可若是百姓错了呢?仁爱是善,那溺爱是善吗?”


这同样是一个注定了答案的问题。


溺爱不是善。


孝经中有言,从父之令,焉得为孝?


一味的顺从父亲又怎么可能称得上是孝顺呢?


放在这件事上是同样的一个道理。一味的顺从百姓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善呢?


第二名回答的那个读书人也羞愧的低下了头。


张姓读书人偏了偏脑袋,看向第三名回答那个问题的人。


“至于你的想法,那是纯粹的懒政。居其位不谋其政,是大恶。”


“如果是抱有这样的想法,别说是考入明德太学,或者是科举中第,就是堂堂正正的做个人都很难了。”


这话说的很重。


但那个读书人一点都没有气恼,脸上的羞愧之色比刚才那两个人还要更重。


“张兄教训的是,小弟受教。日后定会夜夜将这件事拿出,鞭策自己。”


陈姓读书人拍掌大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你的学问又要有长进了。”


他们几个人说笑着离开,听到张姓读书人能说出来这样的话,让他们放心了很多。


想来被录取一定是十拿九稳的事,说不定还会名列前茅。


这是大喜事,得好好庆祝一下。


他们破天荒地去了一家还算可以的酒楼,从下午一直坐到晚上。


一千多份试卷批改起来并不困难。


甚至林深都抽出了时间,把这些试卷一一过目。


可越看这些人的试卷,林深的眉头皱的越紧。


不满意。


他很不满意。


在这些试卷中,他看到了张扬跋扈,看到了阿谀奉承,看到了不思进取。


真的愿意成为不良人,为百姓奉献一份力量的,太少了。


如果真的去按照他心中最低的标准来录取的话……


这一千多人恐怕只有不到两百,才能通过这次考试入学长安城不良人综合学院。


虽说林深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但看到这幅凄惨的模样,还是让他有些心惊胆颤。


倒不是说大唐人就把仁义礼智信当做了耳旁风,林深还是相信大多数读书人都有做读书人的资格。


但参加这次考试的读书人太少了,大多数都是平民百姓。


他们识字也是这些年来,扫盲运动的成果。


只是识得字还说不上,他们是读书人。


林深重重叹了口气。


若是合格的再多一些能到四百多人、五百多人。


他也就硬着头皮只录取这些合格的人。


可惜不到两百人的数量太少了。


挑挑捡捡,林深又选出来几百份试卷。


这些虽然是不合格的,但最基本的方向还是好的。


四年时间的培养应该也能把他们塑造成林深想要的模样。


在考试之后的第七天。


新城区,长安城不良人综合学院的门口,放出了通过考核被录取的人的名单。


这份红纸黑字的名单放出来,让过来围观的群众们都有些大跌眼镜。


他们最先注意到的是这份榜单上,写在首位,最大的一行文字。


“录取人数六百七十一人。”


没有录满!


参考人数一千多人,准备录取一千人,可结果只有六百七十一个人被录取。


这说明剩下的那一千多个人,连被录取的资格都没有。


不是都说这次考试的试卷很简单吗?


为什么结果会如此的凄惨?


不少胸有成竹,在考试结束后就觉得自己已经被录取了的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份榜单。


他们反反复复、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几遍,就是没有在这六百多人中发现自己的名字。


张姓读书人看着榜单也有些失魂落魄。


倒不是因为他没有被录取。


他考中了。


导致他失魂落魄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名字排在了榜单首位。


而且整个榜单只有他的名字后面,写着一个大大的“甲”字。


其他人的成绩最好的一个也只是“乙中”。


他的朋友们也有些惊讶。


不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向他拱手道贺。


“恭喜了张兄,高中状元。”


“张兄,这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陈姓读书人一边道贺,一边继续看了下去。


很快,他就发生了一件比自己朋友高中状元,还让他更加惊讶的事。


先前他在报名的榜单上看到的那些勋贵家族的名字。


在这张榜单上竟然没有全部出现。


不,甚至是可以说几乎全部阵亡。


除了卢国公的儿子程处节,赵国公的儿子长孙净,以及一名杨姓五品官员的公子以外。


就再也没有任何一名勋贵家族成员的名字出现。


发现这一点的不止他一个人。


那些过来看榜的勋贵家族的公子们,一个个面如土色,满眼惊慌。


怎么可能?


他们竟然都落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