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美人眸 > 第 139 章(而我将会是万人之上。...)

第 139 章(而我将会是万人之上。...)

作者:蒋牧童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三十九章


谢没想到沈绛不仅没随着人群跑出去躲避,  居然还冲到自己身边。


“阿绛,你快走。”谢挥刀砍翻一人,伸手将她拉到怀中护住。


沈绛仰着脸望他:“你忘记了,  我可从不是只需要你保护的小姑娘,我是能跟你并肩,  一起杀人的小姑娘。”


她的声音朗然而潇洒,身上繁重而华贵的衣衫,  却束缚不住她的本心。


沈绛从来都不是,  京城这些穿着打扮华丽,  遇事只会哭哭啼啼的小娘子,她生长在青山绿水间,  有一颗比男人还从容坚定的心。


说罢,她挥刀迎上。


谢望着她的身影,  突然笑了起来,哪怕再多次,他都永远会被眼前的小姑娘惊艳。


她从不是菟丝花,  她是能并肩站在他身边的姑娘。


大殿内的打杀声一片,  虽然有沈绛帮忙。


可他们到底只有十来人,想要硬生生抗住对面上百人的冲击,  实在太难。


“宫门破了,宫门破了,  何统领带人杀进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大殿里还未逃出去的人,哭喊声更大。


那些无辜的官员,谢他们早已经护不住。


不少人在逃出去的时候,  被杀成性的护卫,一刀砍死。


鲜血顺着地上的金砖流出,  很快填满了金砖之间的缝隙,染成一片血红,触目惊心。


“公子。”清明终于在人群中杀了进来。


因为是宴席,所以很多人的护卫都被留在了外面。


谢转头看着他,问道:“晨晖人呢,他有没有跟任郁联系上?”


“晨晖已经去找任郁了,按照你的计划开始行事。”清明着急说道。


谢将手中皇上交给他的龙佩扔给清明,吩咐说:“你现在立即再去找任郁,告诉他,皇上已将此间事情交给我。何崇先密谋叛乱,不堪为御林军统领,从现在开始,任郁为御林军统领。”


“跟随何崇先造反的御林军,只要有迷途知返者,我保证对他们既往不咎。”


清明紧紧握住手中龙佩,朗声应道。


谢又道:“还有告诉任郁,现在可以发送信号,让北大营进宫勤王救驾。只要他撑上一个时辰,一切便可迎刃而解。”


谢一连三道命令,急促却不失从容。


一旁的沈绛一边替他挡着杀过来的太子护卫,一边听着他沉声吩咐。


显然对于太子的逼宫,他并非毫无准备。


毕竟自己先前已经给了他预警,谢一向沉着谨慎,不会对这么重要的消息,置之不理。


沈绛悬着的一颗心,算是彻底放稳。


清明顺着刚才皇上离开的那条路,也出了大殿。


现在谢带着锦衣卫,就是要死死守着这条路,不让太子的人追上去。


给皇上和太后他们争取进入密室的时间。


此时太子被侍卫护在周围,朗声喊道:“程婴,你真的要与我作对到底吗?你可知父皇究竟对郢王府做过什么。”


“太子殿下,多说无益,你我各为其主。”


谢手握沾满血迹的长刀,声音冷漠。


各为其主,太子是为了他自己。


而谢也并非是为了皇帝,他,同样是为了自己。


今日他的刀要出鞘,谁都挡不住他。


宫里面早已经乱成一团,任郁没想到太子真的会在今日造反,虽然他早早按照三公子的吩咐,集中了自己的兵力。


可是他能调集的也不过只有五千人。


宫门外,何崇先身为御林军统领,他还带着一部分本该拱卫京城的禁军。


显然他们是早已经密谋造反,御林军和禁军勾结在一起。


皇宫外足足有三万人,现在正在全力进攻皇宫各门,其中兵力布置最多的便是东华门、长安门、玄武门这三处。


只要何崇先带人打进来,抓到皇上和太后,逼迫皇上写下退位诏书。


那就是大局已定。


现在看的就是哪边的后手更为厉害,究竟是御林军先攻入皇城,还是北大营进宫勤王救驾来得及时。


又或许,太子狠心杀了皇帝,北大营拿下皇上。


那么整个朝堂将彻底成为乱局。


余下的几位皇子,谁登基都说不准。


清明一路狂奔,他知道任郁在东华门守着,宫里乱成一团。


锦衣卫也一分为二,指挥同知袁乘杀了尹晋之后,忠于尹晋的锦衣卫并不在少数,在先前的惊慌失措之后,现在已经跟袁乘的人杀成一团。


原本袁乘的人应该去东华门等处,跟何崇先打一个里应外合。


但是袁乘低估了傅柏林,他没想到自己杀了尹晋之后,傅柏林迅速跳了出来。


将他杀死指挥使的事情诏告天下。


使得一部分忠心尹晋的锦衣卫倒戈。


清明知道公子在苦苦支撑,他得去带人回来救公子。


好在清明孤身一人,他又对皇宫十分熟悉,一路上避开耳目,直奔着东华门。


任郁正在让人死死抵着宫门,可是外面已经动用了攻门的装备,厚实的铁门发出咚咚咚的闷响,每一下都以为宫门要倒下。


却又死死支撑住。


任郁瞧见晨晖的时候,问道:“宫里现在什么情况,我看照这么下去,再有半个时辰,宫门就该守不住了。”


晨晖大喊:“不行,世子吩咐,无论如何,要死守宫门。万一真让外面这些叛军进来,咱们都得死。”


这个道理,任郁岂有不明白的道理。


他本只是个御林军的小校尉,后来得世子殿下青眼,成了副指挥使。


现在生死富贵,就在眼前。


他站在城墙上,看着底下乌压压的人头,咬牙喊道:“弓箭手。”


事发突然,他们的装备都是从库房里临时搬运过来的,此时弓箭手手持弓箭,站在女儿墙旁,一轮箭羽急射而下。


底下的人太过密集,哪怕就是箭术不好的人,都能射中。


“什么人?”任郁听着这时候居然还有吵闹声,立即喊道。


清明立即喊道:“任大人,殿下急令。”


“快说。”任郁急切道。


清明拿出先前谢交给他的龙佩,朗声道:“陛下将此物交给世子殿下,令世子殿下全力平定此次叛乱。”


“殿下说何崇先身为御林军统领,密谋叛乱,身负皇恩,革去何崇先御林军统领一职,任命你为御林军统领。”


“殿下还说,何崇先蛊惑人心,不知者无罪,凡是跟随叛乱的御林军迷途知返,既往不咎。”


任郁脸上豁然一笑,“太好了。”


他望着城墙下黑压压的人头,这些跟着叛乱的士兵,很多压根什么都不懂。


这么多人,真要杀,只怕他的手也得杀麻了。


如今殿下说出既往不咎的话,便可让一部分士兵动摇。


毕竟造反并非儿戏。


这些兵卒并不能在皇朝更迭中得到什么实质好处,真正奔着泼天富贵去的,也只有这些带头造反的。


“还有,殿下命你,即可发送信号,让北大营进宫勤王。”


任郁就等着这句话,立即喊道:“拿信号弹来。”


很快,信号弹从空中升起。


紧接着距离皇宫十里的地方,也跟着升起一发信号弹。


距离在第二枚信号弹升起,又是十里地的地方,再次升起信号弹。


火红信号弹将天际照亮了一片,连绵不绝的信号弹,仿佛是一个接一个巨大印记,从皇宫一步步走向城外,清晰传递到北大营。


这样一丝不苟的传递方式,全然是经过了事先的商议。


在第一枚信号弹升起后,第二枚、第三枚、第四枚信号弹依次升起。


每个人都守在自己的地方,只等着天空炸开的那朵红色烟火。


任郁手握龙佩,命人将铜吼拿了过来,漆黑的夜幕中,兵戈不止,他的声音却在铜吼中被放大无数倍。


“皇上有令,何崇先犯上作乱,即刻革除御林军统领一职。凡是现在放下刀剑者,圣心宽宥,可既往不咎。”


可是他的话,却犹如石沉大海。


底下那些正在进攻城门的兵士毫无反应。


任郁咬牙,气道:“我人微言轻,说此话毫无作用。清明,殿下现在在何处,若是殿下能亲自来,说不定这些人还有所顾忌。”


“殿下还在太极殿内,他让锦衣卫带着皇上和太后先行离开,自己只带了数十名锦衣卫拦着太子的人。”


任郁气得快要骂脏话,他说:“那咱们岂不是四面楚歌。”


“殿下说只要我们能撑着一个时辰,一切自然会迎刃而解。”清明说道。


任郁手握长刀,咬牙道:“我这条命本就是殿下救的,今天就将脑袋别在裤腰上,跟着殿下一路走到底。”


杀出一条血路,从此乘风之上。


他转头,望着守着宫门的将士,大喊道:“将士们,咱们要守卫的这道宫门,便是通往皇宫的最后一道防线。只要我们守住,一个时辰内,北大营先锋军必能及时赶来勤王护驾,所以哪怕战至最后一刻,我们都不能退后一步。”


“是。”


“是。”


城门将士齐声高喊,震天彻底。


这一夜,注定是要改天换地的一夜,无人敢退,亦无人会退。


*


大殿内,沈绛手中的刀已经卷了刃,殿内倒下的人越来越多,站在他们身侧的锦衣卫,也早已经减少了大半。


现在还能站着的只有三个人。


太子一直未离开太极殿,他站在不远处,望着谢带着众人垂死挣扎。


“程婴,你何必为了父皇做到这种地步。我若登基为帝,便让你当个手握实权的亲王,老三这样的算什么,到时候孤是万圣之尊,你便是一人之下。”


谢以刀撑着地面,一副力竭的模样,可他还是冷眼望着太子,轻笑:“太子殿下,你还在做什么□□梦呢。何崇先这个废物,到现在连东华门都没打下来,你还指望他帮你坐稳江山。”


一向内敛自持的谢,都忍不住讥笑。


太子被说中心事,恼羞成怒:“既然你非要挡在前面找死,今日就别怪我不念兄弟之情。”


夜空中陡然响起一声闷雷,轰隆隆,有种要炸开天际的感觉。


春日多雨,瓢泼大雨就这么轰然而至。


殿外电闪雷鸣,殿内火烛摇曳,光影交错,谢手持的刀刃,被身边的烛火投影在大殿墙壁上,变成一道巨大的黑影。


他手中指向太子。


不言而喻。


轰,一声巨响,穿透雨幕透过。


宫门破了,叛军还是打了进来。


皇宫大门本就不如城门那般,哪怕是防卫也是极其难,能守到如今,已属不易。


平时连走路都要轻手蹑脚的皇宫,彻底陷入混乱,厮杀声沸反盈天。


太子冷笑望着谢:“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今夜你犯下最大的错就是,”谢望向太子,嘴角弯起诡异的弧度,这一刻他身上的清冷圣洁尽数消失殆尽,眼神冷漠的不带一丝仁慈,“你犯下的最大错,就是不该还留在这里。”


“照顾好自己,阿绛。”谢这一声近乎低喃的叮嘱,只有沈绛一人听到。


她睁着双眸,眼睁睁看着他挥刀向太子。


他的身形如鬼魅,手中刀刃如收割的镰刀,人命在刀刃下,一条又一条被收割。方才谢露出的功夫,也仅仅只比那些锦衣卫好。


可是现在他仿佛来自地狱的修罗,身形、刀法都到了极致。


“太子殿下,快走。”太子身边的护卫看了出来,谢这是想要擒贼先擒王。


前面的护卫拼死抵挡,太子在众人的护卫下,逃出太极殿的大门。


外面大雨滂沱,视线一片模糊。


厮杀成一片的军队,早已经分不清谁是敌人谁是自己人,太极殿殿门前的广场上,雨水被流淌在地上的血水,染成一片红色。


乍然望去,他们仿佛置身在尸山血海中。


如此场景,宛如修罗场。


谢一人一刀,杀出一条血路,他身上穿着华贵衣袍,早已经被血水染的辨别不出原有的颜色。


他拎着刀追出去的时候,谁都没想到,他一人能将太子逼至如此。


太子身前身后,几十名侍卫,将他保护在中间。


谢将自己的身体用到极致,他自幼受的那样苦楚,咬牙忍着练就的功夫,都在这一日彻底被逼了出来。


他杀掉眼前的人,一个,再一个。


长刀的刀口划破喉咙,鲜血在一瞬间,喷溅出来,泼洒了他半身。


谢脸颊上溅满了血,身后的人趁势划破他的后背。


可是他转身再次割断对方的喉咙,太子怕了,太子的这些护卫也忍不住退后。


他挥刀冲到太子面前时,直直望着眼前,永隆帝悉心教养的儿子,终于忍不住发出讥讽的大笑。


谢盯着太子:“今夜之后,你不会是万圣之尊。”


他的刀再次划破雨珠。


“而我将会是万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