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美人眸 > 第 156 章(重要到胜过她自己的性命。...)

第 156 章(重要到胜过她自己的性命。...)

作者:蒋牧童 返回目录

第一百五十六章


西北大营的这场大捷,  很快便被八百里急报,送到了京城。


永隆帝乍听闻此消息时,开怀大笑,  谁知待他拿起军报,仔细读了一遍,  脸色却是不太好。


殿内还坐着朝中重臣,内阁的几位大臣,  纷纷面面相觑。


怎么打赢了,  皇上还是这副表情。


直到永隆帝将军报,  递给坐在下首第一个位的顾敏敬,说道:“阁老,  你来看看。”


顾敏敬恭敬起身,双手接过军报,  略浏览几行,居然也是乍然变了脸色。


“这……”他发出一丝难以置信的低呼。


为何连顾阁老都是这等神色?


这惹得众人越发惊讶。


随后顾敏敬将军报重新呈给皇上,永隆帝倒是没藏着掖着,  直接让人宣读了军报。


殿内众人听罢,  这才发现何处不对劲。


此次奔袭夜战,乃是沈绛与林度飞共同指挥。


这二人名不见经传也就罢了,  偏偏这位姓沈名绛的姑娘,不就是皇上前几日刚赐封为长平郡主的沈家三姑娘。


将门虎女,  竟如此厉害。


西北大营这一年多来,与北戎的战役,乃是互有胜负。


先前仰天关大败,对于大晋来说损失了五万将士的性命,  但是北戎也并未落得好处,他们同样死了四万左右的士兵。


大晋的人口和土地远胜于北戎,  西北大营损失的五万兵士,可以立即从别处征集兵员填充。


可是北戎人口基础在此,一下子失去四万青壮年。


对于他们来说,乃是伤筋动骨之事。


这也是为何,看似是北戎赢了,他们却没在后续时间里,持续进攻大晋边境。


因为他们同样需要休养生息。


沈作明战死沙场后,朝中上下无不都在担心,西北大营失了主帅,无法抵挡北戎人的铁蹄,生怕中原大地再次迎来异族人的侵略。


没想到这突如其来的一场大胜,竟打消他们所有的疑虑和担忧。


只是这女子带兵打仗,实乃是罕见。


古往今来,即便是有女将军,也是屈指可数。


“皇上,虽说此次大胜实在难能可贵,可是我朝历来并无女子为将的先例,女子带兵打仗,这岂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兵部尚书头一个出来说道。


倒是一旁的礼部尚书睨了他一眼:“女子带兵打仗,怎么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难道这大胜还是错了?”


就这还是兵部尚书呢,为人之迂腐,倒是还不如他一个礼部尚书。


“我以为不可开此先例,便说赏赐之事,该如何封,又该如何赏,全然没有先例。”兵部尚书依旧不依不饶。


他乃是兵部之首,虽早已经不掌兵权,却也是一步步走到如今。


皇帝之所以让人当众宣读此战报,也是为了让众人讨论,该如何对待沈绛。


若是继续让她留在西北大营,与礼教不合,与世情更不容。


可她刚率部打了胜仗,皇帝却突然下旨将她调离,难免会打击西北大营士气。


这场夜袭战中,大晋军队不仅彻底摧毁了北戎前哨营,沈绛更是孤身深入敌营,斩杀敌将阿思兰,理应记下头功。


别说朝臣争论不休,便是皇帝自己都头疼不已。


只是这头疼之后,他竟有些不寒而栗。


沈绛乃是女子,却有如此孤勇,在沙场上更是成熟、冷静,并不像鲁莽的新人。


莫非,这便是家学渊源?


若是先前永隆帝心中还有所疑惑,如今他竟是已经确定。


只是他再也没有机会,去质问沈作明,也无法质问那人当年为何要那么做。


一直冷酷的帝王,在这一刻居然也有些迷惘。


*


雍州城内的气氛,似乎一下松弛了下来。


原本不少百姓,正心有彷徨,甚至还有人已经打算背井离乡,前往别处。


可是北戎人前哨营被毁的消息传来,所有人惊呼的同时,都在打探此番战事究竟是哪位将军指挥的。


边关乃是最前线,年年都在打仗,不少人即便没当兵,也成了在酒馆、茶楼指点江山的‘民间将军’。


一提到战事,各个吐沫横飞,倒是颇有种,也就是老子没上战场,要不然早把北戎那些蛮子赶跑了的轻狂。


沈绛难得休沐,这些日子她一直都在驻扎地,几乎还没逛过雍州城。


此番她换上一身女装,带上清明还有卓定。


虽然她还在孝期,却并未戴素花,只是在衣裳选择上简朴了些。


雍州城若是论繁华,自然比不上京城,更是比不上扬州那样的富庶之地。


只是雍州身处边关之地,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人文,都充斥着一种豪爽大气的风范,就连路边小贩吆喝的声音,都比旁人要高上不少。


沈绛带着他们一路逛下去,甚至还去了胭脂水粉铺子。


开店的是位老板娘,风韵犹存,瞧着极会说话,一看见沈绛,眼睛便瞪直了,连连惊叹道:“我鸢三娘,也算是走南闯北,见过不少市面。却从未见过姑娘这等模样的,想来姑娘是从江南之地来的吧。”


“老板娘倒是好眼力。”沈绛轻笑。


鸢三娘笑说:“雍州乃是苦寒之地,风大沙大,这儿的姑娘长年风吹日晒,可养不出姑娘这等水嫩的皮子。你这样的,一看便是那江南和风细雨温养出来的。”


虽然知道商人多巧舌,沈绛却还是被她逗笑了。


直到她问道:“老板娘,你这里可有南边来的好东西?”


“瞧着姑娘您便是识货的行家,我这几样好东西,平常可是不轻易拿出来的,除非是城内里的几位官太太来了,我才会给瞧上一眼。”


鸢三娘神神秘秘,将她领到了后面厢房。


最后她拿出一个极精致的盒子,待打开之后,这才发现,居然是口脂。


还是朱颜阁年初便推出的一个早春系列。


若是在京城,只怕这早已经过时了。


可惜雍州实在是偏远荒凉,这样的口脂能到此处,便是没人会计较是不是过时,能买到便是赚到。


此时四下无人,沈绛也懒得再继续演戏,直接将一枚印鉴拿出。


鸢三娘有些奇怪的接过,待瞧清楚,立即变了脸色,朝沈绛俯身行礼:“鸢三娘见过三姑娘。”


“不必多礼。”沈绛起身,将她扶起。


鸢三娘实在有些激动,忍不住打量了沈绛几眼,见她也望着自己,连忙道:“妾身无礼,还请三姑娘海涵。”


不过她很快回过神道:“如今倒是不该称呼三姑娘了,应该是郡主。”


“三娘子何必这般客气,我早就听说,雍州城的三娘子生意做的极大,人脉更是极广,”沈绛似笑非笑的望着她,淡淡道:“只是我没想到,三娘子居然能将生意做到北戎。”


鸢三娘大惊失色,便要跪下请罪:“郡主,妾身该死。”


这次沈绛却没去扶她,而是任由她跪在地上。


“说你该死,倒也不至于,这次若无你的帮忙,我又岂能轻易混入北戎前哨营,”沈绛坐在位置上,居高临下的望着对方。


原来之前沈绛跟随的那个商队,便是借着鸢三娘的帮助。


而且商队的消息,也是通过鸢三娘之口,传到了阿思兰的耳中。


要不然草原那么大,来往商队,更是数不胜数。


阿思兰堂堂北戎前哨营的主帅,岂会轻易离开前哨营,只为劫掠一支普通商队。只怕鸢三娘没少夸大其词,这才让阿思兰动了心思。


这也有了阿思兰和沈绛的相遇。


当然,鸢三娘并不知晓整个计划,她只知道有人想要借她的手做事。


这下她才恍然大悟,抬头说道:“妾身原以为,是商队里的人得罪了旁人,才会有人让我故意传消息给阿思兰。没想到这竟是郡主的计划。”


“所以阿思兰是郡主所杀?”鸢三娘消息极其灵通。


要不然沈绛被封为郡主的消息,她不至于立即便知道。


沈绛并不想让她知道,更多的细节,只是说道:“现在我要知道更多关于赤融伯颜的消息,我知你与北戎人有生意来往。不过有些钱虽然好赚,却也烫手。”


“郡主,妾身虽是女子,却从不敢忘记自己的身份。我乃是大晋子民,与北戎蛮人有生意来往,也只是迫不得己。妾身从未做过一丝一毫,有损于大晋的事情。”


沈绛微抬下巴,她道:“你既能入得朱颜阁,我自然是信你的。”


原来沈绛从创立朱颜阁这个口脂铺子开始,便有意在大晋各地组织一个消息网,虽说女子总是固守深闺,可是并不代表,她们什么都不知道。


毕竟能够用得起朱颜阁口脂的女子,都是非富即贵。


这些女子的父亲、兄弟、丈夫,或是封爵拜相,或是为官做宰,俱都是人中龙凤。这些女子又岂是那些旁人能比较的。


收集起消息,自然是方便。


于是沈绛特地在各地设立一个负责人,若是此人能提供有效线索,便可在朱颜阁拿到更多、更便宜的货物。


因为姚羡如今做着海上贸易,不少市面上罕见的舶来品,朱颜阁都有。


于是这个原本只是松散的消息网络,如今越来越紧密。


每个月,都有连绵不绝的消息,传至沈绛身边。


至于这个鸢三娘,沈绛早已经注意到她很久,她每次在朱颜阁的进货量极大,可是她所在的雍州城,不过是个边关之城,岂有这样大的需求。


终于在北戎前哨营内,阿思兰为了讨得她的欢心。


给她拿来了不少珠宝首饰、胭脂水粉,其中居然便有朱颜阁所出的口脂。


据她所知,朱颜阁从未有过异族卖家,除非是有人在跟北戎人做生意。


先前她在北戎前哨营内,不敢轻举妄动,可是回来之后,她便上心此事。


当初为了避免朱颜阁的假货盛行,沈绛采取了代理商制度,每处城市她都选择一个实力最为强劲的人,作为合伙人。


只要此人缴纳一定数额的银钱,便可以成为此地唯一的朱颜阁口脂售卖商。


当然这笔银钱,可是不小的数目。


不过因为朱颜阁的口脂,名声极大,所以也不怕无人来抢。


每座城池的资格售卖时,那可是引来不少人竞争。


价高者得。


这也是沈绛为何能在短时间内,积累大批现银的原因。


至于此人拿到口脂之后,是自己卖还是分给别人卖,她并不干预。


只要对方能够保证,在当地不出现朱颜阁的假货,她便会一直将货物发给此人。


这种方式,避免了沈绛在大晋各地开设铺子。


毕竟开铺子的成本极其高不说,她还得雇佣一批可靠且老实的掌柜和伙计。


当初这个法子,还是姚羡先想出来的。


便是沈绛都不得不佩服,姚羡这人,简直就是天生的奸商。


鸢三娘此人,便是雍州城的朱颜阁经销商,在雍州买到的朱颜阁口脂,皆是从她手中流出,所以北戎出现的朱颜阁口脂,也是她所售卖。


沈绛倒对这个并无恶感,银子嘛,谁都喜欢赚。


况且胭脂水粉这等东西,并不涉及机密,卖了便是卖了。


“关于赤融伯颜,你了解多少?”沈绛问道。


鸢三娘略有些吃惊,但还是如实说道:“妾身虽与北戎有些生意来往,却从未接触过赤融伯颜,此人害死了沈侯爷,乃是我们大晋百姓的死敌,人人得而诛之。”


“你只需与我说说,你所知的便行。”


于是鸢三娘如实将自己所知的,都说了出来。


沈绛听完之后,只是点了点头。


“既然你与异族人一直有生意往来,可听过‘牵丝’,”沈绛坐在椅子上沉默了许久,最终还是问出了口。


谢身上的‘牵丝’之毒,一直是她牵挂的。


因为阿鸢之死,她迁怒与他。


可是若世间在没有谢这个人,沈绛不敢去想象。


本来她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谁知她问完,鸢三娘却许久没说话。


沈绛看着她欲言又止的模样,心底不由升起一丝希望。


这么多年来,不管是郢王爷还是释然法师,都在通过不同法子,去寻找牵丝的下落,可是s伊族好像早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


古往今来,一个民族的消散、一种文明的遗失,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时间太过可怕,它能吞噬一切。


在荒原大漠之上,像s伊族这样的小族,聚聚散散,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我知道‘牵丝’乃是一种奇毒,本是一个名为s伊族的部落所制,不知郡主为何要寻?鸢三娘仔细斟酌,小声说道。


沈绛没想到她居然真的懂。


她脸上露出迫切而惊喜的表情,连忙问道:“你可有s伊族的下落?”


鸢三娘突然苦笑一声:“妾身也不过是听说过而已,听说s伊族本就是游牧小族,已经有十几年都没听说过这个民族的消息。想来是彻底灭亡了吧。”


沈绛原本心底升起的希望,在逐渐凝聚时,却又被陡然戳破。


那种一脚踩空的失落感,无法释怀。


鸢三娘见她表情变化如此之巨,也是不免惊讶,她低声问:“郡主为何要找s伊族?”


她听沈绛又提到牵丝,又道:“难道郡主认识的人里,有中了‘牵丝’之毒?”


“嗯。”沈绛没再隐瞒,低声说:“是对我极重要的人。”


重要到胜过她自己的性命。


即便她因为阿鸢之事,恨他、怨他,却还是无法阻止自己去想他。


以及重新见到他那一刻的欢喜和雀跃。


他越过万水千山,前来寻她。


她心底是那样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