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陈江海林婉秋 > 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潜力是最重要的

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潜力是最重要的

作者:重生1998 返回目录

现阶段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的民营企业,华夏除了秋海没有一家有这个潜力。


就算是海信,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按照周侯建的估算,起码要等到千禧年过后才可以提出来并冲击一下。


至于具体要过多久,那要看海信自身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了。


其实对于这个目标,周侯建这个海信的掌舵人也是充满了怀疑。


世界五百强,海信真的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吗?


现在国内有秋海这样的家电巨头,海信的发展可以说十分的艰难。


如今,家电行业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市场份额,都被秋海给占领了。


而且剩下的不到百分之四十的市场份额,也是在秋海的不断发展之下变得岌岌可危。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入秋海的囊中。


实在是作为领导者的陈江海太睿智太具有远见,很多被旁人认为多此一举的布局,结果都展现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作用。


可以说如今秋海的每一项举措,都值得他们这些企业好好的学习。


做到其中的任何一项,同样能够为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只可惜,陈江海的这些举措更像是一个整体。


一环套着一环,仅仅学一样的话,最后很可能会弄出个四不像。


说回正题。


海信想要在剩下不到百分之四十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更为重要的是,想要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销售额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海信光靠国内的市场,那是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的。


唯一能够让海信突出重围的,那只有海外市场。


可是想要在海外市场有所作为,海信就必须掌握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


这是一个大前提。


不然的话,就算海信的产品真的运到海外去了,销量肯定也是惨不忍睹。


一想到这里,周侯建对于海信的未来,就充满了担忧。


在秋海没有出现之前,周侯建对于海信那可是相当的自信。


他认为在他的带领之下,海信绝对能够依靠技术的优势牢牢占据华夏市场。


然后并以此为资本,冲出华夏,走向世界。


冲向世界这个目标,秋海已经完成了。


此时的海信却还在研发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连国门都没有走出去。


这其中的差距,让周侯建感到了一丝迷茫。


两者之间存在这么大的差距,海信真的能后来居上吗?


对于这个问题,周侯建自己都没有答案。


或者说他内心有答案了,但是不敢去面对罢了。


像周侯建这样的企业家,一旦真正要面对这样的结果,对他的信心打击是巨大的。


他害怕自己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勇气与对手一争高下了。


摇了摇头,周侯建把这些全部抛之脑后。


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让海信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其他的东西不必太在乎。


新技术和新产品带来的市场红利,足够弥补海信现阶段的落后。


不得不说,周侯建对于海信的未来,是看的相当的透彻。


没有属于自己的技术,注定会落后,会挨打。


……


此时远在京城的陈勤山拿着报纸,中午饭都没顾上吃,急急忙忙的去找彭志勇了。


陈勤山找到彭志勇的时候,彭志勇也正在看着报纸。


“秋海的消息你看到了吧?”陈勤山着急的问道。


此时彭志勇一脸的呆滞,他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


“老陈,你赶快掐我一下,看一下我是不是在做梦?”彭志勇忍不住说道。


陈勤山也不客气,狠狠的掐了彭志勇一下。


这一下,疼得彭志勇是直叫唤,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他忍不住恶狠狠的瞪着陈勤山,抱怨道:“老陈,你下手还真狠呀!”


陈勤山则是一脸坏笑的说道:“你有这样的要求,我怎么敢不满足你呢?”


随后,两人看着各自手上的报纸,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陈江海真的给了我们一个天大的惊喜啊!”陈勤山充满嘘嘘地说道。


“是啊!”


彭志勇重重点了点头,“没想到秋海发展的这么快,完全超出了我们所有人的想象。”


作为京城大学和水木大学经济系的领头人,两个人对于经济这方面自然是十分重视的。


尤其是现在华夏正在改革开放,对于所有的企业而言,是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借鉴的。


在这种情况下,华夏的经济到底会如何发展,企业如何进步,这些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标准的答案。


几乎可以说,所有的人都是摸着石头在过河,谁也无法预料到未来会发生什么。


但是有一件事,几乎是所有人都认同的。


那就是华夏的经济发展是很快,可想要赶上西方发达国家是需要时间的。


关于这个观点,陈勤山和彭志勇都是十分认同的。


以现如今华夏的企业来看,他们的竞争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在国内他们或许还能跟自己人争上一争,可是一旦出国,立刻就被打回原形。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缺乏自主研发和核心技术。


华夏大部分的企业,现在靠的都是廉价劳动力或者代工来赚钱。


真正能拥有属于自己核心科技的企业,并没有几家。


当初秋海在国内崭露头角的时候,两个人就十分看好秋海。


因为秋海显得如此与众不同。


秋海这样一家民营企业,竟然始终坚持自己研发,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海量资金作为保障,并因此拥有很多属于自己的仙境专利。


那个时候的秋海,远不能跟长宏,海信这些老牌企业相比。


然而,两个人从秋海的身上看到了无与伦比的潜力。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评价一个企业的发展,潜力是最重要的。


起码在秋海的身上,陈勤山他们看到了足够的潜力。


这样的潜力,说不定能让秋海冲出华夏,走向世界。


短短两年的时间,秋海就直接走向了世界。


现在,它已经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了。


这样的发展速度,就算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都只能望洋兴叹了。